民國血鷹 第五章節——巴東二年的變遷

作者 ︰ 沙漠之鷹

在忙碌中轉眼又過了二年,到了1934年底,巴東保安團經過嚴格的幾期訓練與挑選,現在隊伍基本上有了以團為建制的兵員,快返部隊三千九百人,為六個營三個大隊的大團,三個步兵營,一個機炮營(600人),一個由警偵連,通訊連,衛護連(衛生隊)的混編營,每營四百人。只有工兵營是五百人,另外三個大隊是裝甲大隊三百人,三十輛坦克,飛行大隊三百人,二十六架飛機,其中有六架是運輸機,特戰大隊五百人,(特戰大隊共一千五百人,另外一千人主要任務是保護野雞嶺基地),這些部隊都在基地上秘密進行訓練,好在野雞嶺山大人稀,加上這幾年巴東的權利己被徐家人掌握,最主要的還是保秘上做的好,當然了,明表上的保安團也有三千人的人員,主要是從一年訓練期滿較優秀的兵員中挑選,另外的要麼成了工業區治安隊二千隊員中的一員,要麼成為工業城的管理干部。差點忘記了受過特訓的還有五百人成為鷹組隊員,這只對志志誠一人負責,主要進行情報工作,可以說是這二年多近二萬中最優秀的士兵。總之,每名基地上受訓的兵們都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要想到基地一年的文化課與軍事訓練都較有針對性。素質不提高都難。

近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從1933年開始,在部隊各項工作走上正規,部隊又有了一定的戰斗力後,開始在巴東變相的打擊土豪地主,所獲的資金與土地對于工業城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作用,近三年的時間,現在的巴東一步一步的建立起了一小型工業城,集生產,養殖銷售于一體的工業體系,這三年來,工業城的產品中,煙草與食品開始遠銷海外,特別是三峽牌香煙,很受西歐人的喜歡,間接直接為工業城創利年過億元,為之帶動相關產業工人就業十多萬人,現在的巴東,城市人口達到五十萬左右,工業城工人有二十多萬,加上家屬過三十萬了,這是不在城市人口內,一系列工業經濟的發展,讓志誠的私人金庫存款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何況還有他表哥海外給他經營的產業,特別是在1933年找到弗來明後,盤尼西林的生產,在拉姆于M國注冊成功後,更是開始了日進斗金的日子,現在錢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是在亂世,他把資金主要換成了黃金等貴重物品與戰備物質,現在的野雞嶺基地,己有一個集團軍十來萬人的按歐洲軍事發達國家的火力配置,另外還儲存了近十萬支98K步槍,現在基地仿制的D國武器生產線己有了五條,雖說還只是輕武器,不過重機,高機與迫機炮開始了研發生產,月產一百門與二百挺,一百挺左右,步槍98K。M33的仿達到月產五千支,這些軍火有百分之八十用來銷給國內各路軍閥,而且只是市場價D式武器的七成,性能比上並不差,這好在亂世的人多忠誠度也高,兵工廠的二萬多人雖說過著近于世隔絕的生活,只有每月的二天假期,不過在所謂愛國精神教育下,都很負責的執行自己的職責。

現在的巴東,志誠的隊伍在編的近萬人,但以他的經濟實力,與這二年多受訓的民兵與預備役退伍士兵,可以隨時拉起一支三萬人的隊伍,畢竟,現在的巴東縣總人口有一百多萬人,而且是按志誠意思作為軍事重鎮打造,現在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國民政府一時也管不到這里,再者,徐家每年上次的稅收可是達到三百多萬,所以對這小小的巴東與恩施施紅廟鎮,其國系政府工作人員有了放任的態度,只要不反中央,一切好說,再者,徐家的發展,在表面上並沒有多少隊伍,只有一個三千人的保安團與一個為牽制四川軍閥增設的暫編師5000人,而且軍隊開支還是由徐家自掏腰包,當然了,指揮權在這上面國民政府也沒有摻沙子,在那些高層看來,幾千人沒有上過戰場的家丁不會有什麼戰斗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為其獲得幾百萬的稅收,就算是交易也無不可,對這些,軍政部的官員也只是湖北省的負責人就搞定了,也就導致在全面抗戰發生時,南京高層在宜昌會戰時還不知有一個暫75師,就在宜昌對面,從而也解了守衛部隊之圍,那個時候中R雙方都是戰斗了好幾日,誰的援兵到的快,誰就增加獲勝機會。可能有人會說,一開始怎不調動了,那不更有勝利的可能,不是不想,而是暫75師本就是湖北軍政部官員為了幾百萬大洋,所設的黑軍。以至成為雙方戰爭的變數。這都是後話,暫是不扯了。還是說正文是大道。

近三年來,來自後世的志誠看到自己的努力終于開始收獲,部隊訓練由張要國,候飛,王鋼銀搞得有聲有色,工業城的經濟由表哥覃金杰負責也是在穩步發展,海外呢,也不要他*心,張干軍與他的堂哥徐武誠做的之好更是出了他的意料之外。靜下來看到時間己快到1935年,後世的歷史所謂偉大的長征也將開始,這個時候的志誠因為不想走進內戰的圈子,更重要的是想尋求心中的那份寧靜,所以決定過完春節就去上二年大學,對工業誠與部隊,現在遙控就可以指揮了,要知道,快返團的電台配置可是到戰斗班。這雖說花了大量資金,但匯報率也很高,這不,給咱們的主任公有機會偷懶去游玩。

靜下來,有時他也會想,來到這個時代好幾年了,我能做什麼,又能做到什麼,眼下的一點成績根本改變不了八年抗戰血性的結果,那我還那麼努力干嘛,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十八歲的保安團長,沒有改變歷史戰爭腳步的能力,就是優勢也就知道那麼一點點走勢,可自己都來到了這個時代,那還會那樣發展嗎?有時又想,想這麼多有什麼用,先做好能做的事,盡最大的努力為抗戰準備,自己是一名軍人,前世是,這世也是,軍人的職責就是為國防奉獻青春熱血。想太多只會增愁,眼下自己要做的是把隊伍訓練訓練,再訓練,另外前陣給國民政府由家族捐了一萬支盤尼西林,另外老爺子也沒問這炒的很火特效藥數量這麼大是怎麼購到的,只是笑了笑說︰「三娃,不管你做什麼,家里都支持你,這次你在給國民政府的捐贈上家里決定再捐二百萬大洋,現在國家內憂外患,為國盡力是每個國人的責任。我們能力是小,但要做到能做到的,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為國家富強努力,但能力所限,只能做到在這小地方為民眾做點事,前陣南京政府在你舅姥爺張敬齋的活動下,巴東縣的縣長提名你父親擔任己獲得了通過,你決定開年去學,我也同意,知識才可以讓人真正獲得質的改變。努力吧,你的產業我會調人看管好,到時主要由你父親負責。那時你的心血,我們也會看重的……」

想到家人的關懷,志誠心中很甜,更感到肩上的擔子重,更不敢放松前行的腳步,那麼就不得不去學習,接下來的二年,將是自己人生路上夢中天堂的歷程——大學校園求索。至于基地的那幾千人秘密部隊,也只是讓老爺子與父親有限的幾人知道,這是他發展的真正資本,不得不慎重,亂世嘛,有槍就是王道。不過想到近萬人隊伍一年的開支近千萬,就是現在的中央軍,也是其數部,說不心疼是假,不過志誠知道自己要的是精兵,就得花錢讓其戰士苦訓,提供好的條件是必然。當然,這筆錢對于年收入過億的他來說也算不上什麼錢了,不過在想到全面抗戰時數十萬部隊的投入,自己如果立下戰功,有機會帶更多的兵時,就不得不計劃有節制的去開支了,凡事不能僅看眼前。

現在的快返團普通士兵的津貼是每月十個大洋起,特戰隊是二十大洋起,保安團五個大洋起,快返團有一個二門105炮,六門75MM炮,迫機炮八門,30挺高機60挺重機的混編機炮營,其步兵營每個戰斗班12人,配置二支沖鋒槍,一挺重機,二挺輕機,一支狙擊步槍,一部電台,三支98K步槍,就是保安團也有二門75MM火炮與六門迫機炮及十挺重機,六挺高機,其戰斗配置每個戰斗班也達到了每人一支98K步槍外,還有一挺輕機,一支沖鋒槍民國血鷹五

,只是每個排二挺重機與一支狙擊步槍一部電台,人員都是每個戰斗班十二人,這樣的火力配置這在當時來說,就是D國陸軍也不過如此,中央軍呢,想的不敢去想。想到隊伍的這些建設與發展,志誠還是有點成就感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血鷹最新章節 | 民國血鷹全文閱讀 | 民國血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