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女狀元 第六十章 父子分歧

作者 ︰ 樂德音

潘家前院書房

「爹,你今天為啥攔著我?」潘大舅對他爹今天在宴席上的行為很是不滿,等眾人走後,爺倆來到書房。

潘老爺子新沁的茶葉還未泡開,就听見兒子粗聲粗氣的質問自己。

潘老爺子擺擺手,「這事兒不能提了。」

「咋就不能提了?」潘大舅顯然不同意他爹的說法。

潘老爺子左手握右手,長嘆了一句︰「不般配。「

兩個孩子不般配,以後會成怨偶。

「不是還有義哥兒麼!「潘大舅不甘心,還想繼續努力說服他爹。

「義哥兒也不行。「潘老爺子撩開茶碗蓋兒,撇了撇浮在面上的茶沫子。

「義哥兒「潘大舅想為小兒子辯駁兩句,被潘老爺子一句話澆得透心涼。

「義哥兒不是那塊料。」潘老爺子看的分明,善哥兒性子太老實綿軟,義哥又太過仗義急躁,孩子是好孩子,但配晴晴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不是他對外孫女評價過高,而是晴晴的模樣性情,不是自家那倆孫子能配得上的,他甚至覺得,連丁家的那個獨苗苗都夠嗆,更別提入二女婿的眼了。

「可是」潘大舅煩躁的抓了把頭發,他心里清楚,外甥女的前程只怕不止于此,他的兩個孩子確實沒大出息,但一個閨女孩子,最重要的不就是嫁個知冷知熱、老實有責任心的男人麼,在這一方面,他對兩個兒子還是很有信心的。

若外甥女以後嫁給旁人潘大舅打心眼兒里舍不得。

他有四個妹妹一個姐姐,沒有兄弟,二娘跟自己最近,性子潑辣又敞亮,從小當個男娃子養,所以潘大舅最喜歡這位大妹,兩人的關系也是兄妹中最好的。

後來大妹生了晴晴,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外甥女,忽閃忽閃的大眼楮,總是透出喜氣兒;白里透紅的臉蛋子,看起來粉撲撲的;還有一張能說會道、招人稀罕的小嘴兒,一張嘴就能把人逗樂;難得的是,家里如此嬌寵,外甥女不但沒有恃寵而驕,還很懂事,讀書也厲害。

所以他和範氏老早就商定好,以後聘晴晴當兒媳婦兒。兩家關系這麼好,孩子們也是一塊兒長大的,範氏甚至還說,倆兒子隨妹妹妹夫挑,可見媳婦兒對晴晴有多喜愛。

可晴晴太優秀了,才九歲就是全府的案首,別說九歲,就是十九歲的案首都沒幾個。潘大舅夫妻倆心里有些打鼓,外甥女這樣厲害,下一回考個舉人還不輕松啊?所以潘大舅想趁今天把事兒挑明了,晴晴已經九歲,這時候定親也不算早。

潘大舅看重大妹一家,自然也不能委屈了外甥女,他都打算好了,這幾年多攢點錢,把聘禮撐的足足的,怎麼也得裝滿十八台(丁大小姐的聘禮就是十八台,全縣最高規格了),把娘留下的那些首飾都陪給晴晴;再把後頭那兩進宅子買回來,重新修葺了給小兩口住,到時候孫子多了也不怕住不開。

可自己才開了個頭,就被親爹擋了回去,潘大舅無法,只好作罷,想另挑時間再提,誰知爹根本不同意此事,完全將自家這麼些年的打算給否了。

潘大舅和範氏一夜未眠,這麼好的兒媳婦還沒開始議親就這樣沒了,人家根本不知道自家的心,擱誰誰睡得著啊。

******

舒老二一家五口從潘家出來並沒有叫車,而是溜達著往回走,誰也沒有開口,各自想著心事。

那日在舒家老宅的晚宴之後,眾人坐在堂屋里喝茶,舒老二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舒老爺子。

「我還沒死呢!」舒老爺子一拍桌子兩瞪眼,「不準去,你敢走試試,我上縣衙擊鼓告你去!」說著還威脅的朝趙秉生的方向瞄了瞄。

「爹,這麼好的機會,我不能耽誤了孩子啊,晴晴一個姑娘家,自己在外頭我們也不放心。」舒老二急急朝舒老爺子辯解。

「那正好,都別去!」舒老爺子開始蠻不講理,他才不管啥機會不會,反正他不讓二兒子一家離開濰縣。不就是個孫女子,讀不讀書有甚關系,難不成讀了書就不嫁人了?!

「那哪行呢!人家季先生好不容易找山長求來的名額,全省就一份兒!」舒老二眼看說不通他爹,急的汗都下來了。

舒老爺子眼珠子骨碌一轉,「怕啥,叫大郎頂上唄,大郎年紀也正好,還是個男娃子,出去家里人也放心。「

舒老二听的青筋直冒,憑啥她閨女的名額要讓給別人!

潘二娘也氣的不行,都分家這麼久了,還惺惺念念的巴望著佔自家便宜!不說別的,這酒擺在老宅,禮都是公公和肖氏收,可人情全得自己還,還有讀書的事,憑啥讓給大郎,有本事讓他自個兒考去啊!

「我不去!「大郎沖他爺爺的方向喊了一嘴,他學醫正學的來勁呢,才不去什麼泰山書院。

「你閉嘴。」舒老大呵斥了兒子一句,舒大朗不再開口,氣鼓鼓的瞪著舒老爺子。

旁邊的秦氏有些坐不住了,若這好事兒能落在自己兒子頭上再不濟,她還有倆佷子

舒明冉握住晴嵐的手,大眼里滿是不舍,小聲問道︰「姐姐要走了麼?「

晴嵐撫了撫堂妹的小臉,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泰山書院,她是一定要去的,但爹娘晴嵐不滿的掃了一眼舒老爺子。

按理說,舒老二不是長子,而且已經分家,每月還出養老銀子,人在不在濰縣,其實沒多大差別。

但舒老爺子就是不按理出牌的主兒,他倒不是舍不得二兒子,而是為了肖美圓,為了他的小兒子。

他已經計劃好了,等小兒子下生,就叫三個兒媳婦輪流來伺候月子,尤其是潘二娘,她會做飯,到時候把媳婦兒的身子調的好好的,這女乃水足,孩子也壯實不是。

雖然舒老爺子有五個孩子,但他在養孩子這方面卻是一竅不通,更別提幫忙了,前頭這幾個長大的孩子,他一點兒手也沒沾過,都是舒老太太自己把扯大的。

而且舒老爺子還有自己的一點小私心,想借著二兒子的這條線,把小兒子送到季先生那兒讀書,連孫女子這樣的女女圭女圭都能考個案首,說不定他小兒子以後還能中個狀元呢。

老二一家不能走,舒老爺子咬緊牙關不肯松口。

******

丁家

「爹,你跟爺爺說了麼?」小寶期待的望著他爹。

「說了。」丁老爺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

「那爺爺同意了麼?」小寶小心翼翼地觀察著他爹的表情變化。然而——

丁老爺未有表情,眼皮都沒抬,回了兒子三個字︰「同意了。」

「真噠?!那太好啦,那爹,你」不待小寶說完,丁老爺用眼神打斷了兒子興奮的話。

「咋啦?」小寶不解的瞅著他爹,等待下文。

「我不同意。」丁老爺抬眼,正好對上兒子錯愕的目光。

「啥?!」這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啊!

「我說,你爹我不同意。」丁老爺耐心的重復了一遍自己剛才的話。

「為啥?」小寶完全不能理解。

「書院里不是有宿舍?」哼,以為你爹啥都不知道啊。

「是有,可是」宿舍管的多嚴啊,好不容易離家獨立生活了,怎麼也不能虧待自己啊,住宿舍?豈不是又會被管?!

「人家住得你就住不得?」丁老爺語氣沉了下來,這孩子,真是被寵壞了!

「我」小寶完全不是他爹的對手,被堵的說不出話來。

「就這麼定了,要麼住宿舍,要麼,」丁老爺嚴肅的警告了兒子一眼,「你就去府學讀書吧,听說府學也不錯。」

「不要,」小寶嚇得不敢再爭,要知道,去泰山書院讀書這件事對自己特別重要,絕不能有差池。「我住宿舍。」小寶只得妥協,比起買房子,還是去書院更重要。

沒錯,因為晴嵐和季先生要去泰山書院,十三和小寶也打算去那里讀書。十三是權貴,只需要他爹去封信打個招呼,而小寶顯然麻煩多了。

其一,他祖父和父親都不是官,他曾祖父雖官至青州知府,但蔭恩蔭不著他;其二,他不是舉人,按正規途徑進去不夠資格;其三,他家亦不是權貴,享受不了貴族子弟的待遇。

好在丁家還有點兒錢,也幸虧丁老爺的一位關系甚密的同科保舉,加上季先生的推薦信,小寶這才有機會進入書院讀書,每年除了正常的學費,還得交三千兩銀子的「捐建費」。除非小寶年年考核排全院的前三甲,否者這「捐建費」得一直交下去。

晴嵐知道了直咂舌,好家伙,三千兩,夠蓋個學校的了。你還別嫌貴,好多人想交還沒這個資格呢!

自打小寶確定了能去泰山書院讀書,就開始張羅起自己的住處,他想買棟宅子,在書院附近,上學方便還來去自由。

丁大夫人和丁老太爺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家里就這一個寶貝疙瘩,離家這麼遠去讀書就夠辛苦的了,怎麼還能讓他住書院里,凡事自己動手呢?

但丁老爺思前想後,覺得兒子一個人住在外面實在不妥,還是送到書院里嚴加管教,省的將來連自理能力都沒有,一點兒苦也吃不了,就是考上狀元,也做不了好官。

看著垂頭喪氣走進來的小寶,十三立馬猜到,肯定是買宅子的事兒沒戲了。

十三也覺得沒必要買宅子,他已經叫人去濟南府打听,在書院附近賃兩座小院,一棟自己和吳十住,一棟留給晴嵐他們家,到時候自己這邊根本不用開火,去隔壁吃就行了。想到這兒,十三暗暗記住要讓吳十開個小門,這樣方便進出。

(晴嵐︰你到沒把自己當外人兒)

「沒事兒,到時候沐休你來我那兒住。」十三這樣安慰小寶。

小寶嘆了口氣,也只好如此了。

******

「父皇,恕兒臣不贊成此舉。」五皇子李德晟悄悄回京,喬裝打扮入宮,此時乾元殿只有爺倆兒,連施公公都被屏蔽出去了。

「晟兒,」景泰帝眼尖的發現長子瘦了一圈,臉色有些蒼白,受傷的事情果然有蹊蹺。「幕後之人藏得如此深沉,恐怕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找出來的。」

「兩位皇叔」李德晟還是不能排除對兩位皇叔的懷疑。

「不是他二人。」雖然不能完全肯定,但兩個弟弟的勢力絕對發展不到那種程度,否則自己哪還容得下這兩人?倒是自己的幾個好兒子,開始跟前朝頻繁接觸

景泰帝不想看著兒子們再繼續錯下去,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他們能懸崖勒馬,他願意給他們一個該過自新的機會。眼前最重要的,是自己回到前朝,至于幕後之人,只能從長計議,暗中查訪了。

五皇子感到一陣無力和挫敗,接二連三的失手,怕是已經驚動了幕後之人,如今張懷遠也已經暴露,確實不應該再繼續追查下去,否則到時候陷入彀中,就不是幾條人命的事了。

「父皇,兒子想帶朱氏去趟山東。」五皇子出京好幾個月,把新婚妻子一個人丟在京城,心下對她有些愧疚,想帶她出去游玩,想來高門大戶出身的朱氏,這輩子還沒出過京城。

「去找十三?」景泰帝挑了挑眉毛,一個二個的都往山東跑,那地方到底有啥好瞧的。

「是,兒臣曾答應過十三,會抽空去山東看他。」順便看看弟弟,一舉兩得。

「十三來信說,他要去泰山書院讀書。」景泰帝想到小兒子前兩天運來的雪糕,心里熨貼。

「泰山書院」李德晟腦海中開始迅速搜索起來,收集他听說過的一切關于泰山書院的訊息。

「山長是孔愣子的那個書院。」景泰帝喜歡給讀書人起外號,比如林倔驢——林老翰林;季大傻——季二季昭雅他爹(季先生︰皇上形容的很貼切);孔愣子——孔尚賢。

「父皇同意十三去了?」李德昊有些好奇,早年父皇召孔尚賢入宮教皇子讀書,遭對方拒絕,父皇當時怎麼說的來著,「朕的兒子,沒你還成不了材了?!」怎麼如今

景泰帝頗有些得意,哼,當年你拒絕入宮,現在小十三進書院讀書,至于以後嘛嘿嘿嘿嘿,景泰帝笑的像個奸計得逞的老狐狸。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第一女狀元最新章節 | 重生第一女狀元全文閱讀 | 重生第一女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