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國相 第六十九回 獻良策以解錢荒

作者 ︰ 修儀

過了五月,天也就越來越熱了,很快便是六月底,莊園里的西瓜開始收獲頭茬瓜了。吳青請來京城幾位相熟的果子行掌櫃來地里現場收瓜。

幾個見多識廣的水果商見到這一大片西瓜地都嘆為觀止,稱奇道絕。吳青也不多話,讓佃農摘了幾個瓜請他們試吃。眾人見那瓜兒外皮青翠欲滴,內瓤紅潤可愛,早已按耐不住,爭先恐後取來品嘗。

這大熱天,西瓜吃起來卻甘甜爽口,眾人交口稱贊,都有意大量采購。吳青說道︰「這西瓜在大興朝只有我這兒有,大家想收購的話就給我一個滿意的價格。」

眾掌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先開口。猶豫了許久,終有一個掌櫃伸出一個手指說道︰「一斤十文錢。」

吳青嗤笑道︰「十文錢,在京城只可以買兩個菜餅,你倒說的出口。」

那人羞慚道︰「那=.==便一斤十五文吧,這一個瓜兒少說就有十五六斤,一個下來便要兩百多文了。」

吳青搖搖頭不說話,幾個掌櫃猶豫不決。不一會兒,有一個掌櫃月兌口說道︰「一斤二十文,能賣便罷,再高的話我們也出不起了。」

吳青點點頭,說道︰「這個價格倒還公道,我敢說,這個西瓜只要擺出來便會有人問。但有人嘗過,便不舍得不買,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那人點頭說道︰「這話倒是不錯,物以稀為貴,就是不知道價錢能不能賣的上去。我這便回去雇上幾十輛太平車來收瓜了。」

其他人一听便急了,紛紛也說要買。吳青笑著說道︰「不急,我這里有一百三十畝西瓜地,你們這里有六人,一人分個二十畝地也不少了,剩下十畝我要送人的。」眾人听到吳青這麼說,都滿臉喜色,忙趕回去雇車了。

緊接著吳青讓佃農開始摘瓜,她準備運十車西瓜送到宮里孝敬給皇帝,再分別送兩車到東宮、忠親王府、惠親王府、誠意郡王府和安順郡王府,另外還準備了兩筐給各位同僚,聊表心意。

西瓜送到宮里,皇帝顯然十分滿意,著意嘉獎了吳青一番,賜下不少糕點美酒、錦帛珍玩。自此之後,京城里也開始風行吃西瓜,人人以能吃到西瓜為榮。還有不少文人墨客為西瓜填詞作詩,好似吃西瓜成了一樁風流雅事。

到了七月中旬,地里的西瓜也收獲結束了。兩茬西瓜一百二十畝共收獲西瓜一千二百多石,得錢二萬四千多貫。另外十畝地,頭茬瓜分別送了皇宮和同僚,第二茬瓜就分別送給了佃農、工場工人以及書肆職工。

叔叔嬸子知道這一季西瓜賣了這麼多錢,都驚得合不上嘴。嬸子直接說,明年也不種別的了,全種西瓜就得了。

吳青笑道︰「哪能再有這麼好的事,明年種西瓜的人多了,價錢肯定會降下來的,用不了三五年,西瓜的價錢就會跌到現在的兩三成。再說,西瓜不能在一塊地上連年種,至少得讓田地歇個四五年,明年至多能再種兩百畝。」

西瓜能賣這麼多錢,雖然是在吳青意料當中,但也十分欣喜。吳青想著這兩年佃農們辛勤勞作,功勞不小,干脆拿出一筆錢,以每人三貫的標準分發到各戶,讓每家都重新蓋新房。

佃農們拿道這筆不小的獎金都喜出望外,在這個年代,十貫錢可以蓋三間草房,二十貫就可以蓋三間嶄新的磚瓦房了。于是家家戶戶都計劃著自己再添些錢蓋個漂漂亮亮的院子,就仿著東家的房子來建。

雖說莊園里共八十多戶,佃戶四百五十多號人,這筆獎金發下來,花費了吳青一千三百五十余貫,但看到佃農們歡天喜地的樣子,她的心里著實舒坦暢快。

一晃眼又到了千秋節,今日不同以往,皇帝做四十整壽,外國使臣和眾文武百官都絞盡腦汁為皇帝遍尋珍寶進獻。當然,吳青的禮物仍然是皇帝最感興趣的,輪到吳青進獻禮物的時候,皇帝見吳青手上空空如也,笑道︰「今日吳卿又帶來什麼稀罕禮物,快拿出來讓朕瞧瞧。」

吳青躬身一禮,道︰「微臣先給陛下道賀,皇上千秋大喜,四方來賀。如今我大興國力強盛,中原物產在北狄、西戎、倭國、高麗等國大受歡迎,只是有一事不美。」

皇帝驚疑道︰「吳卿說的是何事?」

吳青回道︰「FJ江南、兩浙之地,銅錢數少。農民困于輸錢,工商窘于射利,謂之錢荒,人情日急。」

皇帝點頭道︰「朕已听聞此事,吳卿有何見地,不防說來听听!」

吳青回道︰「概因為我大興與周邊諸國商貿日頻,銅錢流至海外,難以阻扼。金國、西戎、高麗、倭國之民皆用我大興銅錢。一朝所鑄,五朝共用,大興億萬銅錢,便如同水入沙地,流入境外,難以回收;加之南方日益富庶,銅錢供應不足,錢尤難得;又有大家富室,喜貯銅錢,甚至私熔銅錢鑄造器皿。銅錢日少概莫這三種原因。」

皇帝撫須點頭道︰「吳卿此話有理,前番廷議,眾臣已議定,鑄造鐵錢以解錢荒。再發嚴令,所有邊境、海船皆不得私放銅錢,往來皆以物易物。民間也要收繳銅器,嚴禁私鑄銅器。」

吳青回道︰「陛下,鑄造鐵錢之事,臣以為不妥。貨幣隨意變動易使國家人心不安,政局不穩。鑄造鐵錢即使面值不變,但實際上價值不如銅錢,如果大量鑄造會導致劣幣泛溢,錢多為患,這樣反而會加劇民間貯藏銅錢。微臣以為此法實為飲鴆止渴,至于禁錢和禁銅之法,短期可能有效,但藥不對癥,治標不治本。」

皇帝皺眉道︰「吳卿這樣說,可是有更好的法子?」

吳青點頭道︰「回稟陛下,臣有兩個方法,或能對癥。一則增鑄銅錢;二則將國庫內的銅錢大量投放到民間。」邊說吳青從袖籠中掏出一張輿圖,繼續說道︰「微臣翻閱書籍偶然獲悉,東衡州始興郡所屬的曲江縣或藏有銅礦,且貯量巨大。附近的YS縣或有鐵礦和石炭礦,貯量也十分可觀。」說完恭敬地呈上輿圖。

吳青知道這些都是來源于上一世讀過的《宋史》,據載︰「慶歷末,韶州大興銅大發,歲采二十五萬斤,詔即其州置永通監。」吳青還曾根據這些史料查閱過相關資料,又獲悉附近YS縣還有大量鐵礦和煤炭。

皇帝接過輿圖御覽之後,對吳青所說深信不疑,大喜道︰「吳卿的賀禮總能解朕的燃眉之急,開采此礦定可解我大興錢重物輕之渴。」說完皇帝想了想,復又問道︰「五嶺之地山路險峻,恐不易開礦,吳卿可有相應的對策?」

吳青回道︰「陛下聖明,梅嶺古道始通于秦漢,自古山路險峻,難以通行。微臣以為可開鑿拓寬此道,開通庾嶺新路,北接章水,南連湞水。茲路若開,山川之氣疏通,與中州清淑又相接,蕩然坦途。嶺南人才,販夫走卒,礦產財貨皆可由此路流通南北。通此路可謂一舉多得,礦產、人員、財貨以及賦稅皆可由此過,時日一長,還可設立榷場、驛站,繁榮一方經濟。」

皇帝邊听邊點頭,說道︰「連接章水和湞水,便是連通了粵江和長江,從此京城可由水路到達嶺南。此地的礦石物產皆可由此路送至北方。果然是良策,吳卿真乃秒人,聰慧機敏勝過堂下無數男兒。諸多賀儀,唯卿所獻最能讓朕開懷,吳卿有心了,朕重重有賞。」

吳青忙推辭道︰「陛下所賜,臣便是十世也花用不完。微臣實在不能再領,還請陛下收回美意。陛下,臣所說的第二個方法還未細說,請容臣細細道來。」

皇帝笑道︰「吳卿說的第二個方法,朕沒記錯的話,是讓朕把國庫的銅錢大量投放到民間。這可難辦,國庫若是無錢,何以應付軍隊開支,何以賞賜臣工,何以開展各項工事。」

吳青回道︰「啟稟陛下,微臣的意思是,今後可以用現錢支付軍費和所有工事。陛下對臣工給賜過優,常以萬計,今後可以以物賜之,限制百官囤積銅錢。再有,可在東衡州置鑄錢局,錢幣制好之後,一部分經庾嶺往北運至京城,另外一部分經由水路運至江浙兩淮FJ等地,換回稻米、布帛、茶葉、瓷器等物產再送至京城和北方諸地。此法可解南方錢荒之急。」

皇帝沉吟片刻,說道︰「此事朕會讓眾臣再議,吳卿思深憂遠,堪為百官楷模。朕欲以財物賜之,吳卿卻又屢次辭拒。朕便特賜你紫袍玉帶,佩金魚符袋,今後可以參加垂拱殿視朝。」

吳青趕緊謝恩,三呼萬歲後緩緩退下。經過忠親王身邊的時候,吳青擠了擠眼楮,忠親王點頭微笑。看到心上人終于回來了,吳青心中雀躍,比得了皇帝嘉獎還要高興百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顏國相最新章節 | 紅顏國相全文閱讀 | 紅顏國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