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國相 第二十三回 南苑射箭爭長短

作者 ︰ 修儀

正月初三這一日,皇帝請各國使節往南御苑玉熹園參加射箭比賽。皇帝親自選了一批善騎射的武將為伴射,忠親王亦在其中。眾皇子宗室子弟,除卻正在禁足的二皇子外都一同前往。

玉熹園在延壽宮的南邊,車隊在御街上行駛,但听得街道兩旁十分熱鬧,吳青忍不住挑起車簾向外望去,四殿下也湊過來擠在一起東張西望。街面上到處扎著彩棚,擺著一應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靴鞋等等,小販們賣力招攬著過往的行人。人人穿著新潔衣裳,處處可聞歡聲笑語。舞場歌館,車馬來往,絡繹不絕,城中各處無不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車馬隊伍出了外城,仍一路向南,又行了約半個時辰,人煙愈稀少。田園茅舍,樹林溪流隨處可見。

入得玉熹園,但見其視野寬闊,土地平整。有一小河引入園中,流入一方池中,池中有一小島,岸邊盡植柳樹。在林間水濱有很多殿宇亭榭掩映其中。

在花木池塘之外,有大片的樹林,想來是射獵之處。另有一處空地,是皇家檢驗諸軍騎射的校場。亦是這次安排招待眾使者宴射活動的場所。校場一旁,扎著彩棚,設了御座和茶床。茶床上有酒有茶,有果有點心。茶床周圍設了高座凳,供不上場的官員作為觀看席。

射箭比賽分三個環節。先是靶場步射,再是跑馬場射柳,最後是在樹林水濱射擊飛鳥。

北狄王子似為了一洗前日在國宴上蒙受的恥辱。一改前日倨傲的態度,神情凝重,全力以赴的參與競賽。

第一場步射,靶場上設了十個箭靶,擺在八十步遠的地方,用現代的標準來看,大概一百二十米。太子、忠親王、北狄王子、西戎正使、大理正使、高麗副使,另四個吳青不認識的大興武將齊齊上場。

第一輪每人三支箭,十個人齊中靶心。北狄王子高聲道︰「皇帝陛下,這樣比分不出高下,不如將箭靶放遠一些,定能高下立判。」

皇帝捻須笑道︰「貴使認為擺多遠合宜?」

「至少一百步,不!一百二十步。再換上一石二的強弓。這樣才算的上勇士的比賽。」

「好,便如貴使所願。」皇帝心情很好,便由著他,也不加計較。

內侍們重新丈量了射距,將箭靶擺好,又奉上象牙裝飾的一石二強弓。三箭下來,北狄王子箭不虛發,齊中紅心。得意的環視一周,見忠親王、西戎正使,還有三名武將都射中三箭。北狄王子心中氣悶,又高呼道︰「皇帝陛下,小王還能射得更遠,可否將箭靶擺在一百五十步遠的地方。」

吳青听了心里直咋舌,一百五十步,那豈不是二百二十多米的距離,古人的弓箭真有這麼遠的射程和殺傷力嗎?

皇帝听了直呼︰「一百五十步遠,貴使沒有說錯吧!能射中那麼遠的箭靶,非天生神力者不能為之。」

北狄副使上前一步行禮道︰「尊貴的皇帝陛下,我朝王子殿下,猿臂善射,可挽兩石強弓,能射中天上的雄鷹,是草原上最強的勇士,陛下無需懷疑。」

「那朕就拭目以待。來人,給各位換上兩石強弓,將箭靶重新擺好。」

第三輪,只剩下忠親王、北狄王子、西戎正使和另三位武將。六人手挽強弓,六箭齊發。奈何西戎正使和其中兩名武將力有不逮,未能將弓拉滿,羽箭沒有射中箭靶便跌落在地。另一名武將,羽箭堪堪中靶,卻未中紅心。

北狄王子果有神力,頭一箭便正中紅心,得意地看向忠親王,卻大驚失色。但見羽箭已將靶心射穿,箭身沒入一半。

北狄王子年輕氣盛,再發一箭,又正中紅心。忠親王氣定神閑,連發兩箭,第二箭正中頭一箭,將已經沒入箭靶的頭一箭釘落。第三箭緊追第二箭,射中箭尾,羽箭從尾劈開,兩箭合一,穩穩釘在靶心。

北狄王子面如土色,手一松,強弓落地,俯首認輸。

大興在場官員無不鼓舞歡欣,喜不自勝。皇帝嘴角抽搐了一下,很快又大笑道︰「九弟技冠群雄,撼天動地,朕心甚慰。」轉頭又吩咐道︰「來人,斟御酒,朕敬忠親王一杯,共慶此刻。」

忠親王謙恭道︰「皇兄盛贊,臣弟愧不敢當。此番比試,臣弟僥幸獲勝,不敢居功。皇兄九五之尊,合該臣弟敬陛下。」說完舉起酒杯先干為敬。

皇帝見他如此,胸中忌憚之心稍平,舉杯飲畢。

北狄王子亦上前向忠親王敬酒,忠親王躬身作揖,接過飲之,笑道︰「王子殿下年少有為,未及弱冠便能勝過我朝諸位悍將。假以時日,恐怕本王也不是殿下的對手了。」

王子正色道︰「忠王殿下英武不凡,小王衷心佩服。我們草原的漢子,最敬重強者,忠王殿下便是大興第一勇士。此番能和您比試,實不枉此行。但願我們今後還能再見,到時候再比個高下。」說完又敬了兩杯,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場的步射比賽,忠親王贏得漂亮。整個過程表現得淡定從容,器宇不凡。一身玄色勁裝襯得整個人雄姿英發,瀟灑俊逸,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荷爾蒙。吳青看得滿眼冒星星,嘴巴都沒合攏過。四殿下見她這副樣子,微泛酸意,暗下決心,今後要苦練騎射武藝。

第二場射柳,十位參與者都換上輕弓短箭。規則是選手騎馬挽弓,在規定跑道上,限定的時間內,發三輪九箭,射中插在場上的柳枝最多者為贏。

比賽十分精彩,眾選手要在顛簸的馬背上完成拿弓、抽箭、搭箭、發箭等一系列動作,不啻于現代的高難度雜技動作。

其中屬北狄王子表現最精彩,北狄副使驅趕一匹白馬入場,白馬疾馳而至,王子縱身騰躍,飛身上馬。真可謂一騎如飛電,狂走馳如風。玉勒雕鞍,雙帶雙鞬,左右馳射,弓不虛發。

第二場射柳,北狄王子、西戎正使、忠親王及一名大興武將皆九箭齊中,四人打成平手。

第三場射擊飛鳥,十名選手就地分散,或入密林,或奔馳在湖濱。半個時辰後回到校場,有內侍上前檢視獵物,一一登記。

忠親王獵獲蒼鷹一只,白頭翁一只,松雞十只,野鴿十三只,鸕鶿兩只,全部是眼楮中箭,在場之人無不嘆服。

北狄王子獲白頭鷂一只,魚鷹一只,畫眉兩只,翠鳥,黃鶯兩只,松雞八只,野鴿五只。其余眾人皆有所獲,但都不及忠親王。

三場比賽,忠親王毋容置疑地獲得了冠軍,皇帝親賜御酒。又賞下彩帛,命人將忠親王的坐騎披紅掛綠,裝飾一新,謂之掛彩。

慶功宴上,皇帝賜下宮花,群臣與使節將花簪在冠上。以羅花最貴,宰執親王及各國正使方得之。欒枝次之,賜與卿監及各國副使。絹花賜與將校以下官員及使節隨員。

吳青算是見識到了古代男子簪花的風尚,有詩正合今日簪花盛景︰「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芍藥牡丹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回城之時,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看。坐騎掛彩的忠親王走在車馬隊伍的前頭,最引人注目。他身坐高頭大馬,冠插玉花,觀其風貌可謂是「沈腰潘鬢,器彩韶澈,龍章風質,冠絕群伍」。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爭相傳頌,齊獻口號。

忠親王端坐馬上,向人群頻頻招手。入得外城門,已是觀者如潮,萬人空巷。吳青方知,當年「看殺衛玠」的典故,所言非虛。百姓追捧伴射得勝的忠親王,比之現代人追星的瘋狂勁頭也毫不遜色。

四殿下坐在馬車里,幽幽嘆道︰「珠玉在側,覺我形穢。今日九皇叔英姿颯爽,愧煞我輩。吾當學九皇叔建功立業,保境息民,但有一日棄身鋒刃端,馬革裹尸還,吾猶未悔。」

這廂里四殿下猶發感嘆,車外又響起一陣呼聲。原來是一群市井游俠兒在攔路呼喊口號,慶賀忠親王為國爭光。這番動靜攪動得人群像受了驚的馬蜂一般騷動起來。

車隊旁護衛的幾百名禁軍,面對幾千之眾的人潮,顧此失彼,左支右絀,前後奔波,疲于應付。終于,四殿下的馬車與其護衛被擠得四散。人群擁擠撞擊著馬車,吳青心中升起一絲莫名的懼意。

果然,拉著馬車的四匹棗紅馬齊齊受驚,發足狂奔,帶倒踢翻了幾十人眾。電光石火之間,吳青一個沒坐穩,從馬車中滾落在地。尚未來得及反應,一方帕子捂住了她的口鼻。一陣似花非花,似麝非麝的氣味直沖腦門,很快吳青便失去了知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顏國相最新章節 | 紅顏國相全文閱讀 | 紅顏國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