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與子偕老 第九十九章 婚事

作者 ︰ 西南邊陲

「怎麼樣,到這里五日了,你適應這里的生活了麼?」二樓某房間里,結束了正廳里的短暫休息的陸紹雲,跟著林熙然進入了面前這間,他們倆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共同使用的臥室。隨後,他壓低聲音問道︰「村子周邊的情況,你目前了解了多少?」

「村子周邊的情況不用說,我每日清早借著晨練的功夫,基本已經模清楚了。就是這戎族人的生活方式,我一時之間還沒能完全適應。」

一邊回答著陸紹雲的提問,一邊在房間里走動著,順帶將各種生活用品的擺放位置示意給身邊的「堂兄」看的林熙然,稍感郁悶道︰「別的不說,就說這戎族人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記了!進村五日,哈茲魯伯父一家人的名字,我好不容易總算是記住了。可鄰居們的名字,我卻張冠李戴,完全給記混了。」

「記混了也沒事,反正往後的日子還長,慢慢來總會記住的。」從肩膀上卸下行囊的陸紹雲,依照林熙然的示意,將布包里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歸置到合適的位置,之後再拿起一整套換洗衣物,詢問道︰「剛才哈茲魯伯父和我說,沐浴要到公用的免費澡堂去,這澡堂,你去過麼?」

陸紹雲所問起的澡堂,是由娜鳴村全體村民集體出資,一同在村東頭的天然溫泉上建造的。

娜鳴村所在的丘茲山區由于環境條件所限,植被較少,因此如果將木柴用于燒水洗澡而不是取暖、煮飯,實在是太過浪費。故而,娜鳴村的所有村民如若有沐浴的需求,總是會帶上洗浴用具和換洗衣物,到村東頭的澡堂去解決。

「那澡堂我去過,水溫適宜,沒有硫磺味。如果澡堂里的地板不是那麼滑,且采光條件能更好一點的話,我認為那里就算得上是十全十美了。」

于是就這樣,帶上換洗衣物的陸紹雲下樓尋了塔魯克,隨後便和同樣風塵僕僕,急需好好泡個熱水澡以緩解疲勞的芭麗雅及夏霜寒,四個人一起往澡堂走去。

行走在所有村民都是發色、瞳色與漢人不同的異族人的村落里,黑頭發黑眼楮一身漢服的陸紹雲無疑是非常打眼的。

狹長的小道上、敞開的門扉里,那些曾經到京城走商故而與陸紹雲、林熙然相熟的村民們,在見到他的那一刻,總會彎起嘴角,朝他露出友善且帶有歡迎意味的微笑。而面對著這些善意的笑臉和其余好奇的目光,陸紹雲也總會彬彬有禮地回應一個得體的笑容。

胳膊彎里挎著裝有洗浴用品的竹籃的夏霜寒,邊走邊不動聲色地瞥一眼那些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陸紹雲的村民。而在這些村民中,夏霜寒則很快就發現了好幾張前世的她根本不曾在娜鳴村里見過的陌生面孔。

「難不成,他們就是那些所謂的‘哨兵’?前世的他們因為在明年被庭軒帶人剿滅了,所以等我來到邊關的時候,才不曾見過他們?」把這個突然閃現的念頭在腦子里仔細地過了過,很快就發現了邏輯漏洞的夏霜寒,禁不住自嘲地笑了。

病逝、離家,三年的時間,太多太多的原因可能會永久性地改變這個村子里常住民的人數和面貌。自己前世沒見過的人就一定是「哨兵」?這樣的推測未免太過武斷了。

更何況,就算他們當中當真就有人是「哨兵」又如何?陸紹雲和林熙然此行的目的是來偷畫丘茲山內部的地圖,所以只要「哨兵」們沒有對他們二人的身份產生警惕或者懷疑,在來年大部隊出兵圍剿案犯之前,無視、規避和蒙騙「哨兵」,才是他們三人小隊最正確的做法。

于是,想到這里的夏霜寒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娜鳴村的每一個村民,當我面對他們的時候,都必須把他們當做「哨兵」來對待;但是,真正的「哨兵」究竟是誰,這件有關他人真實身份的事情,對我來說卻並不重要。

「那麼,霜寒妹妹、芭麗雅,一會洗完了,我們就在那里踫頭好麼?」澡堂門口,胳膊彎里同樣挎了個竹籃的塔魯克抬手指著路旁的一塊巨大岩石,提出了關于「踫頭地點」的意見。

「好的哥哥,那麼霜寒姐姐,我們進去吧。」

飄逸的水汽從澡堂的兩個出入口逸散出來,朦朧的白色霧氣中,分別走向兩個不同的出入口的陸紹雲和夏霜寒,在進門前無聲地互道了一句「一會見」,之後便抬腳邁進了熱氣氤氳的澡堂。

夜幕降臨,搖曳的油燈照射下,木質的矮腳方桌上,裝滿了烤 餅和各式菜肴的餐盤散發著熱騰騰的香氣。

耶宏一家以及陸紹雲、夏霜寒、林熙然三位客人,共計十四個人,就圍坐在這由多張矮腳桌拼接成的巨大方桌邊,享用著豐盛美味的晚餐。

戎族是一個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的民族,在他們看來,只有「在飯桌上邊吃邊聊」這樣熱鬧的用餐方式,才是人丁興旺、家庭和睦的最好證明。于是,作為今日剛剛抵達村子的客人,陸紹雲和夏霜寒基本上只來得及在餐桌邊回答問題,而根本顧不上用飯了。

談話的內容一路從陸紹雲與夏霜寒如何在京城結識與定情,到夏敬之如果允許他倆逃婚並把女兒托付給了未來的女婿,再到陸紹雲和夏霜寒的婚事以及他倆和林熙然接下來的生活計劃。

成親,這是潛伏三人組在京城時就已經探討過的內容。畢竟,陸紹雲目前作為一個已經得到女方長輩允許,又和心上人逃婚在外的男子,終身大事可以自行決定的他,根本沒有理由不與夏霜寒成婚。

故而,在與耶宏一家人商討過後,夏霜寒和陸紹雲的婚禮,被定在了一個多月後的九月份。

九月,這是娜鳴村絕大多數村民成親的月份。而為什麼非要選在九月辦婚禮,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關外的冬天漫長而且寒冷,每年十月中旬到次年二月中旬,整個丘茲山區都一直是冰天雪地的冰封期。在飄著鵝毛大雪且車馬不通的日子里成婚?相信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做。

其次,每年三月初至七月中旬,全村六成以上的男子都要加入到南下京城走商的商隊中去,不可能待在村子里。七月下旬和整個八月份,從京城歸來的他們又要將從關內帶來的商品賣到更為西北的地區去,同時還要為來年的行商定下貨品、做好準備。故而,想要在這麼忙碌的日子里擠出時間準備婚禮,無疑是很困難的。

最後,整個九月和十月上旬,除了要為即將到來的漫長冰封期做準備而人員齊全外,九月初三開始更有戎族人為期五日、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因此,在九月這樣一個喜慶熱鬧的月份里舉辦婚禮,就成了絕大多數村民的最佳選擇。

「世軒啊,廿五清早,我們就得帶上商品往波斯方向去,所以這兩日,你要抓緊時間好好休整一下。」餐桌邊,作為一家之主的哈茲魯,向陸紹雲傳達了接下來離村行商的具體安排。之後,餐桌上的話題便又轉回到了陸紹雲和夏霜寒的婚事上。

陸紹雲和夏霜寒的婚禮沒說的,自然是在耶宏家按照戎族人的習俗來辦。

婚服、婚房、主婚人這些事情,即將離村的陸紹雲不需要操心。因為接下來將一直留在村里的夏霜寒,會在和她一樣留在村里的芭麗雅,以及成婚之後就不再走商的卡莫拉,還有經辦過眾多兒女的婚禮的薩妮莎的幫助下,完成婚禮的前期準備。

而陸紹雲,他則只需要在結束走商後趕回來進行求婚,並參與到後半部分的準備活動和婚禮中來就可以了。

「這個,我不會唱歌啊!」當談話進行到求婚部分,被要求向心上人演唱情歌並獻上自己獵到的最好的獸皮的陸紹雲,無能為力地傻眼了,「一定要唱歌嗎?能不能用別的什麼替代?」

「什麼,你說你不會唱歌?!」圍坐在桌邊,天生就能歌善舞的眾位戎族人全都驚呆了。他們完全沒想過,原來這世上是有人不會唱歌的!

「不會唱那就算了。」忍俊不禁的夏霜寒深知,要讓不通樂理的陸紹雲按照戎族人的傳統,自己譜曲填詞再演奏著樂器來向心上人唱歌求婚,這實在是太過困難。于是,她提議道︰「不會唱歌,情詩總該會寫吧?世軒,你就寫上三首情詩,來代替演唱情歌吧。」

對于夏霜寒的提議,陸紹雲欣然接受了,而耶宏一家人也在考慮到陸紹雲的漢人身份後,寬和地笑著贊同了。

于是就這樣,潛伏三人組在娜鳴村的生活,總算是正式開始了。

七月廿一,小鳥的啁啾與雄雞的啼鳴將睡夢中的耶宏一家人喚醒了。與此同時,先一步起床的陸紹雲、夏霜寒以及林熙然,也已經在前院里完成了各自的晨練。

洗漱以及早飯過後,原本打算留在家中幫忙家務的夏霜寒和陸紹雲,遵照長輩們的意見,被芭麗雅帶出家門,開始了邊逛邊熟悉環境的娜鳴村半日游。

而與「堂兄」多日未見的林熙然,也在主動承擔了今日的打柴任務後,同前面三人一起出了家門。

娜鳴村里的主要道路和集會廣場,這些地方陸紹雲已經在昨日進村以及往返澡堂的路上認識過了。于是,決定帶隊到村子外圍走一走的芭麗雅,領著身後三人一路沿水渠往村外行去。

「霜寒,那個應該是水井吧?」出村的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會在水渠邊出現的某種石砌的三層階梯式構築物,引起了陸紹雲的好奇。

「是,那是水井。」看一眼那每層均呈抹角方形,最高一層及至腰部,剩下兩層呈階梯式與第一層相連接的構築物,夏霜寒解說道︰「口徑和普通水井一般大的最高的第一層,是飲用水層。地下的泉水從第一層水井的底部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在裝滿第一層後自動從豁口處流進第二層。」

「長丈余,與髂骨同高的第二層,是清洗層。第一層中沒有被喝掉的泉水在流入第二層後,會成為人們淘米、洗菜以及洗漱用的清洗用水。」

「再下面比床鋪還要大上一圈的及至小腿高的第三層,是洗衣層,當然除了清洗衣物以外,牲畜的飲用水也大多取自這一層。三層水井結束後,剩下沒有被用掉的水,會從豁口處流進一直延伸到村外的水渠里,並發揮灌溉和滅火的作用。」

「霜寒姐姐,看來你對娜鳴村很了解嘛!」回過頭來的芭麗雅,用悅耳的聲音阻斷了陸紹雲沒能說出口的,對水井巧妙結構的贊嘆。

而聞听此言的夏霜寒則立馬意識到,自己無意間將今生本不該知道的前世的所見所知說出了口。不過,水井這樣的小事只要推說是母親在生前和她說起過,就不會有任何人對她產生懷疑。故而,夏霜寒很快就把心放了下來。

結束了水渠邊的談話,一路上與洗衣服的姑娘們和出村放羊的小伙子們打著招呼的芭麗雅,很快就領著身後三人上了山。

娜鳴村村外,坡度較為平緩的山坡上,成片成片由木頭搭建的曬場一般的構築物,引發了陸紹雲的好奇與疑惑。在邊關呆了那麼些年,長時間和漠北人打交道的他,怎麼也想不到,原來娜鳴村里竟然會有如此奇特的東西。

走在陸紹雲身後,手拿柴刀順道打柴的林熙然,很快就察覺到了發小的疑惑與好奇,于是他主動開口做起了解說︰「世軒哥你記不記得,當初在京城東市里我曾經問過芭麗雅,商隊里有沒有人為了鹽和鐵而去逛過黑市。當時霜寒搶答說,娜鳴村的村民根本不需要買鹽。而他們之所以不需要買鹽的理由,就是我們面前的這些鹽田。」

密密麻麻的木柱支撐著上方用木板拼接成的鹽田基部,泥土鋪底並且用高約兩寸的石磚砌邊的曬場上,無數勞作者正將從鹽井里背上來的鹽水倒進鹽田里四處擺放的竹質簸箕,開始進行曬鹽(簸箕是用來分散水流力量的,如果直接將鹽水倒在泥土鋪成的鹽田池底上,水流的力量會將泥土池底完全沖毀)。

床鋪大小的無數個曬鹽池密密麻麻地擠挨在一起,一層層地沿著平緩的山坡呈階梯狀鋪陳開來,構成了面積廣闊的鹽田。蔚藍的天空和柔和的雲朵倒映在猶如鏡面一般光滑平整的鹽田上,鹽田基層的木板下,則懸掛著無數如同冰凌一般透明的食鹽結晶體。

「這這些冰凌一樣的東西也是食鹽?」

「是,是特等食鹽。」幾日來已經將娜鳴村內外逛了個遍的林熙然,看一眼和前幾日的他一樣驚嘆不已的陸紹雲,補充道︰「村民們說,鹽田出產的食鹽共計四等。」

「特等鹽,也就是你說的這些‘冰凌’,一年只能長四寸左右。故而每年九月收獲‘冰凌’後,除非是慶典和婚宴這樣的重要宴會,否則村民們是不會有人使用特等鹽的。」

「一至三等鹽,則是在鹽田里晾曬出來的。用小木板刮擦白花花的曬場收鹽時,最上面一層鹽是最為白淨的一等鹽,供村民們食用以及出售;中間層含有泥土和沙粒的二等鹽,用于牲畜的飼料加工;最下面含有大量泥沙的三等鹽,則被投放進溶鹽池,等待再次曬鹽。」

林熙然所說的溶鹽池,是一個個散落在鹽田中的浴池一般大小的石砌水池。三等鹽被投放進這些水池後,重新溶解出來的食鹽會在使池水達到飽和程度後,再次用于曬鹽。

「那麼也就是說,在泥土被一層層地刮下來之後,為了保證鹽田的正常使用,池底還必須時常進行修復?」

「是啊,」深感曬鹽之艱辛的芭麗雅待林熙然的解說結束後,指著那些高高的,用于背送鹽水的水桶道︰「而且那些運送鹽水的水桶在裝滿之後還非常重,其重量完全不亞于一個普通成年男子。」

「所以,以每兩桶水灌滿一個曬池計算,這漫山遍野的鹽田,上千塊曬場,可想而知需要多少村民付出怎樣艱辛的勞動與努力,才能保證食鹽的正常出產。」

聞听此言,深感關外生活不易且很是開了一番眼界的陸紹雲,繼續跟著領路的芭麗雅繞村而行。午時差兩刻,基本已經完成「參觀半日游」的一行人,終于到達了最後一個需要客人們了解的地方——娜芙迪廟。

「霜寒姐姐,娜芙迪廟你應該知道吧?」指著山坳里一座體量小巧的石質廟宇的芭麗雅,一臉打趣意味地朝夏霜寒擠了擠眼楮,捂嘴笑道︰「那座廟我就不去了,你帶世軒哥進去就好。至于我和杍然哥,我們就先回去了。」

「知道了,我會帶他去的。」說不清心里是什麼感覺的夏霜寒,看一眼笑個不停的芭麗雅,沒好氣地抬手捏住她的臉頰道︰「你再笑,你再笑,等你成親的時候,我也絕對會笑回來的!」

站在一旁,看一眼打打鬧鬧的兩位姑娘,深知戎族人不信鬼神的陸紹雲感覺頗有些莫名其妙,「杍然,那座廟你進去過嗎?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明啊?」

「哪路神明也沒有。」回想起自己在廟中所見景象的林熙然忽然漲紅了一張臉,神情尷尬地低聲道︰「當初阿吉爾告訴我讓我不要進去的時候,我沒把他的勸告放在心上,硬是在隔日清早沒人注意到的情況下悄悄模了進去。」

「只是,等進去之後,我很快就後悔了。阿吉爾是對的,這座廟確實不是現在的我應該進去的地方。當然,它也根本不具有探查的價值。」

「???」聞听此言越發疑惑的陸紹雲蹙眉追問道︰「里面究竟放了什麼啊?居然能把你弄成這樣?」

「這個你還是自己進去看吧。」依舊面紅耳赤的林熙然吞吞吐吐地捆綁好一路打來的柴枝,隨後便與同樣不打算進入廟宇的芭麗雅一同先行離開了。

「霜寒,這廟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我問熙然,他說什麼也不肯告訴我?」

「嗯想讓他告訴你確實挺難的,因為這座廟宇暫時還不是一個適合他踏足的地方。」

「何出此言?」陸紹雲納悶地挑高了半邊眉毛。

「因為,這座廟宇是以一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性之名命名的。娜芙迪,她是一位誕生于兩百多年前的戎族女性。在她有生之年的七十余個春秋里,她接生並照料過的嬰兒,總計超過五百個。」

「因此,從廟宇的名字可以看出,我們面前的這座建築物之所以會叫‘娜芙迪’,其原因就是因為里面記錄有娜芙迪結合畢生所學、所知而總結出來的,各種有關行房、求子、安產和哺乳的知識。」

「即將成婚的戎族男女,在婚禮前要一起到廟宇里去學習正確、清潔且近乎無痛的行房方式;已經成婚且求子心切的夫妻,則會到里面學習各種有關助孕的知識;當然,各種經期的、孕期的、哺乳期的注意事項以及正確做法之類的知識,也被記錄在這座廟宇里。」

「所以,你認為以芭麗雅和熙然這樣的情況,他們現在適合進去嗎?」。

「」大概猜到林熙然面紅耳赤的原因的陸紹雲蒙住了,他不明白,熙然不是不認識戎族文字嗎?那麼,在根本看不懂廟內文字內容的情況下,他面紅耳赤地羞澀個什麼勁啊?難道說,這里面不光有字,還有圖畫嗎?!

石質的娜芙迪廟宇中,立著一座娜芙迪的等身塑像,塑像後面,則是如同迷宮一般狹窄曲折的通道。

通道兩旁的石壁上,密密麻麻的戎族文字和線條簡單的彩繪覆蓋了絕大部分牆面。而牆上記錄著的這些文字和繪畫,就是娜鳴村的戎族人之所以會踏入這里的原因。(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與子偕老最新章節 | 重生之與子偕老全文閱讀 | 重生之與子偕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