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表妹 第二章 夫人訓老嬤 姑母接佷女

作者 ︰ 微微呆王

武氏突然的呵斥驚的李嬤嬤微愣,隨即她竟是撲通一聲重重的跪了下來,那聲音真是讓听的人都覺得疼,而她本就嚴肅的神情此時更添了一分僵硬︰「夫人贖罪,是老奴僭越,老奴說錯話了,請夫人責罰。」

又是這樣!

武氏默默的深吸了一口氣,冷眼看著面前直挺挺跪著的婦人。

大戶人家里閨房子嗣這些私密的話題,真正的近親哪個不是私下里避著人才會提起的,這樣大庭廣眾的,甚至還當著稚兒的面就大咧咧的說出來,講究的要面子的正經婆婆也沒這麼干的,何況只是一個家生子出身的嬤嬤!

這李嬤嬤仗著是自己婆婆的女乃姐,受過婆婆的囑咐照顧丈夫姐弟,就真當自己是他們一家人的正經長輩了,處處都要看著、管著不說,稍有不順就這麼面卑實硬的給他們擺臉色。

以前候府由她大姑&lt姐主事時,這老婆子聲兒都不敢多吱一下,她生了閨女漸漸掌家以後,反倒是越發的拿架子事兒多,武氏真是忍這老婆子很久了!

在李嬤嬤突然跪下的時候,姚萱也在心里暗暗翻了個白眼,但她母親在座呢,輪不到她出聲,所以姚萱只是乖乖的被捂著耳朵不動,由著武氏處理。

廳里的氣氛有一瞬的靜默,武氏正想訓斥李嬤嬤兩句再讓她下去,姚侯爺卻大步流星的走進了廳中,像是沒看到李嬤嬤似的徑直到了武氏跟前,從她懷里抱過了姚萱︰「晚膳好了沒?今天光忙著待客,我都沒吃多少東西。」

「侯爺快放下團團,看這一身的灰。」武氏也沒提李嬤嬤的事,好笑的起身要接過姚萱,卻被姚侯爺舉高女兒給避過了。

「我閨女才不會嫌我呢,是不是啊團團。」姚侯爺笑眯眯的看著姚萱逗趣,好像根本沒感覺到旁邊盯在他身上的委屈視線。

「是!」姚萱配合著脆生生的應了,被姚侯爺放到地上後,還主動踮起腳去摟他的腰,笑嘻嘻圍著爹爹轉不讓娘親抓到,一副幼稚調皮的模樣。

武氏別看長相柔弱,實際上體質好著呢,快準的一把揪住閨女的衣領,就給拎回了自己的懷里︰「看把你皮的,一帆,帶姑娘回屋整理整理,一會兒直接吃飯了。」

姚萱被自己的大丫鬟抱在懷里後,也就安靜了,笑眯眯的跟爹娘擺擺手,先回自己屋里去休息。

姚萱如今還沒有挪出主院,也沒有兄弟,所以閨房是設在主院的東廂房的,她回屋後讓丫鬟略略收拾了一下,就放松的倚靠在了窗前的榻上。

她今天可是一大早就起來給帥爹請安,又當了一整天的吉祥物,小身板也很乏了呢。

不過姚萱也沒有干躺著,她招過丫鬟二同小聲吩咐了一句,才閉上眼楮養起了神。

二同出去了一會兒,就帶回了姚萱想知道的消息,笑眯眯的湊近了她耳邊︰「姑娘,剛剛侯爺也沒問李嬤嬤為什麼跪著,只跟夫人說今天是好日子別敗了興致,讓李嬤嬤回去閉門思過兩天,其他的,就不罰什麼了。」

姚萱聞言噗嗤一笑,揮揮手讓二同下去了。

帥爹這話說的看似是替李嬤嬤求了情,實際上卻是定了她的過錯,李嬤嬤還只能謝恩領受著,誰讓她自己先跪了的呢,要是姑母知道她掃了寶貝弟弟的興,還不定怎麼罰呢,所以這次李嬤嬤是只能老實的閉門思過去了。

姚萱不是身份變了就不懂尊老愛幼了,像是他爹身邊的老管家,姚萱就一向是很尊敬的叫著管家爺爺的,實在是這李嬤嬤太愛孝道綁架,也太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想當初她才兩歲多的時候,大熱的天這老婆子還非說節氣沒到,不讓給她換薄衣,姚萱鬧著不穿李嬤嬤給套的厚衣服,人家就砰地一聲跪下了,臉黑的什麼似的,氣沖沖的直說老了、沒用了,對不起老夫人的托付吧啦吧啦。

這要真是個小孩子肯定得嚇著了啊,姚萱那次真生氣了,撒潑裝哭裝受驚,鬧得她爹娘哭笑不得的圍著她團團轉,硬是讓這老婆子真跪了兩個時辰。

後來鬧到她姑母那,她姑母還派人傳話打了李嬤嬤十板子。之後這人就再不敢跟她使這招了,甚至都很少往她跟前來。

可惜,她小時候能借著年幼無知這麼教訓李嬤嬤,她父母卻是不能的,這個時代雖說不至于長輩身邊的阿貓阿狗都得敬著,但李嬤嬤這種曾深受主母信重、托付的老人兒,確是得敬重幾分的。

不過她姑母如今松了口,那這李嬤嬤要是再不識趣,就真的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

姚萱這里歇了一刻鐘,武氏身邊的大丫鬟就來請人了,姚萱不在想那些有的沒的,去了正房吃晚飯。

次日清晨,因為姚王妃囑咐過讓姚萱睡夠了再起,所以親王府雖然很早就派了人過來,但只是候在待客廳,並沒有急著拜見。

等姚萱睡飽起床、打扮妥當,又陪父母一起用了早飯,領頭的僕婦才進了主院請安。

姚王妃雖說已經給姚萱準備好了東西,但姚萱也不可能真什麼都不帶的就上門,隨身的幾套衣服,用慣了的物件,以她的角度給王府人等備的禮,林林總總的也裝了六箱子。

另有跟去伺候的人,一帆和二同兩個大丫鬟都帶著,四個二等的丫鬟里帶了擅醫藥的四平,另外就是一個打雜跑腿兒的三等丫鬟七星。

姚侯爺昨天借著是自己壽辰,送姐姐回王府而不入門還算有理由,今天要是去送閨女也不登門拜見的話,那就真是有些失禮了,所以他借口有事外出,只把王府接人的車隊送出了侯府,就依依不舍的跟女兒告了別,沒有再跟著了。

姚萱穿到的這個時空,可以說跟她所熟知的世界都是歷史長河的一個分流,這里是從初唐開始就不同了的,唐太宗更為英明睿智,朝廷機構組建的更加成熟完善,繼承人也很聖明,領土面積最大的時候,比姚萱知道的那個唐朝大了近一倍,而且沒有武後沒有武周,唐朝足足承襲了十三代,才因子孫不肖而使得山河破碎,被宮家的大周朝替代。

而周朝雖然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抵御住了外族入侵,使得神州大地沒有再現隋前五胡亂華的悲劇,沒被蠻夷禍亂太深,但統一華夏卻是力有不逮了,只是佔據了中原最多最好的城池土地,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的好幾個國家,而且邊關一直都沒有真正平靜過。

提起這些,是因為姚萱很慶幸,生在了諸國中最強大安穩的周朝,而且大周的風俗禮儀,跟她印象中的古代相差都不太大,這就避免了她在常識方面的邏輯混亂。

比如說親王府可以用宮女和內侍,府內前院重要的建築可以稱殿,還比如說親王府的大門五間可開三,而她身為王妃的娘家小輩兒,侯爵府的嫡出小姐,馬車是從王府側門進的,家下人和馬車則是繞去了偏門……

身為後宅女眷小輩兒,姚萱自然看不到王府前院那些莊嚴的殿堂,甚至連馬車的車簾都沒掀開,直到了二門換轎之後,一路迎她進來的姑母的陪嫁嬤嬤,才主動掀起轎簾,笑容親切的跟她介紹起沿途的景致。

轎子一路走了約有兩刻鐘,才到了姚王妃現在所住的院子。

因是繼妃,姚侯府在被賜婚後就表明了不住前王妃院子,已示對前王妃的敬重,現在的這處院子,是謹順親王的母親淑太妃親自吩咐改建的,比之前王妃的那處雖少些莊重大氣,但勝在景色秀麗宜人,面積也要更大一些。

姚萱所乘的轎子進到院門前,通報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進去,且另換了四個院內伺候的婆子抬轎,直到了正房門的台階前才停下。

姚萱扶著姚王妃身邊大丫鬟的手下了轎,就見門外候著的宮女僕婦都福身向她行禮問安,待她走過之後才躬身後退著散去。

對她這麼個小孩子,這些僕婢的神色間都滿是恭順,不見一絲輕慢,由小見大,她姑姑在這個王府里地位還是挺穩的。

姚萱在侯府生活了五、六年,古代貴族家的規矩已算是很了解和習慣了,不過侯府人口簡單,她爹又沒有什麼侍妾通房的,一家三口和和美美,下人間也少了很多爭斗,所有姚萱對那些深宮後院的認識,還大多來自前世的小說和影視。這會兒自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以免丟了侯府和她姑姑的臉面。

姚萱被丫鬟引著走過堂屋和西側外間,直接進了臨著北側主臥的西內間,透過珠簾可見,姚王妃正坐在窗前的榻邊上逗孩子,白女敕女敕的小胖娃兒趴在軟軟的榻上,正扭動著像是想往姚王妃那爬,結果卻並沒動過什麼地方。

待候在門邊的丫鬟挑起珠簾後,姚萱走進去剛要行禮,就已經被姚王妃一疊聲的免禮制止了,姚萱便只是微笑著福身喚了一聲姑母,就順著姚王妃的手偎進了她的懷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繼表妹最新章節 | 繼表妹全文閱讀 | 繼表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