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驚鴻 1-047 長生殿前

作者 ︰ 折月成酒

地道內大約一人多高,十分干燥,可見通風還不錯,沒有地下建築因常年封閉而味道怪異的空氣。腳下並不是泥土,地道的四方都用平整的板石鋪平固型。

石蘭進入地道之時便下意識嗅了嗅,空氣中依稀殘存著一種冰涼的味道。她記得,盛夏之時,宮中燻香常用的冰片薄荷隱約好像是這個味道,然而四處並沒有燻香一類的事物,她也不記得長生殿附近有種植此種植物。

唯有一種解釋,這地道不久前有人走過,那人在路上遺留下了清涼的冰片一樣的香味。

是小皇帝,還是徐亨?石蘭沉著臉邁著大步往前走去,步伐寬大而平穩。

她向來不用那些閨閣小姐們邁著溫柔輕悄的蓮步,學不會,用不慣。即使與衛若水相處的那幾年被衛若水唆使著看學了幾天,她也依舊邁著直而寬的步子,就好像是天生的步伐一樣。

曾經,衛家的大少爺,也即是現如今的太後哥哥、魏國國舅衛若山,取笑過石蘭走路的樣子,稱她好像是碼頭上扛沙包的漢子一樣的粗魯直步,結果三天之後,衛若山打鬧間將妹妹欺負哭了,一旁默不作聲的她一掌劈下,衛若山好幾天走路都是歪著肩膀走的路。

她聲稱是維護衛若水,衛若山卻堅決認為她是公報私仇。一念及此,石蘭的眼底忽然有了笑意。

一轉眼便是這麼多年,她從一開始在街頭徘徊不知家在何方的孩子,到與衛家兩個孩子一同進入魏國的權力中心,她更多的是處于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雖然她也有听命于衛若水而出手的時候,但始終認為自己的精神是游離在魏國之外的,就好像極其遙遠的地方有著自己的歸屬一樣。

當然了,她一直認為這種隱約感覺叫做失憶。她的記憶開始于人來人涌嘈雜的街頭,熱鬧的叫賣,噴香的蔥花,開始于衛縣令之女上街游玩之時遞過來的一枝正當盛放的蘭花,于是從那時起,她的名字便是石蘭。

回憶不多,她之後的日子便是在衛若水進宮不久也以其侍女的身份入宮。她不需要做侍女需要做的事,要做的只是普通侍女不能做的事。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她只記得有很多精心打扮的女人在老皇帝面前姐妹相稱,下一秒便恨不得將對方置之于死地,衛若水告訴她那叫做爭寵。

而每次一身臃腫的皇帝突然到來又離去之後,衛若水總是滿臉淚水,帶著絕望與厭惡,她只能每次默默將地上撕裂的衣裙撿起收好,再讓人備好沐浴燻香。

久而久之,皇帝來的次數越少,據說與那時候新來的南楚國師情感甚好,而獨自一人的衛若水淚水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籌謀算計的精明,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決,與其他女人一樣謹慎而大膽,她很快就將其他的女人一個個解決,坐到了皇後的寶座之上。

就算到了那皇帝駕崩的那晚,衛若水瘋了一般做出那件事,她震驚之余,也認為衛若水還是那個衛若水。

石蘭思緒繁多,不知不覺石蘭已經順著隧道往上的走勢疾步走了許久,隱約覺得嗅到的冰冽氣息有些明顯起來,很明顯她正在向著源頭逐步靠近。

她走過一個向上的坡,眼前豁然一亮,遠處的甬道之上居然有個朝天的出口,能夠看得到上邊一方小小的天空,天空已經顯現出了微亮的魚肚白。

沒有遲疑,石蘭便順著出口旁簡陋的木梯走上去,兩步便翻出了隧道,她往四周一看,卻發現自己身處在一片大理石鋪就的廣場之上,幾乎不用任何考慮,石蘭往身後一看,她的身後便是那幢又粗又矮的木制塔樓,而木塔的身後是數座熟悉的宮殿,富麗堂皇,卻又死寂無聲。

這個出口居然開在長生殿前的廣場之上?

石蘭皺眉,但是一絲驚訝閃過之後便是冷靜的觀察與警惕。因為但凡年份有些久的主要宮殿都會設置一些隱蔽的通道供敵國入侵之時讓皇家成員逃走,或者是用來掩人耳目、為圖走動方便而設置的地道,然而她雖然八年前到過一次,這次甚至進入到了地下,卻如何也想不到這長生殿到底能藏有什麼秘密。

她只知道這地方死去的魏靈帝生前用來雲集各地美女與方士、追求所謂的長生通天之道的地方。然而事實證明,魏靈帝到死也沒看到所謂的長生藥一眼。

石蘭銳利的眼神四下一掃,並未發現一聲一息。她不知道,躲藏在廣場邊緣的一處暗門之內的徐亨,早已在「那人」的引導下,觸模到了長生殿秘密的邊角,也因為這個秘密,沉默多年的徐亨終于有了動作,引導著連鯉進入這個宮殿,試圖讓她知曉一些當年的真相。

事實上,魏國上下,真論起來的話,知道長生大殿里面藏著個巨大的空間的人絕不超過五個,而在這五個人之中,又有誰真正知道層層遮掩下的秘密呢?

正如長生大殿的存在,如果不是在魏宮待的年份夠長,輪換的值班夠多,接觸的人員等級夠高,一般的宮人並無法知道它如同一個禁忌之地一般存在于魏宮深處。在很多宮人的閑談笑料之中,所謂的禁忌應該如宮闈私情、謀逆叛國這般充滿追求刺激與的故事。他們並不知道,偶爾路過只覺得有些破敗的長生大殿的地底,埋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

很多新進宮的宮人第一眼看到都會誤把長生大殿當做冷宮,因為單在遠處看它頗顯破敗之勢,而有些輩分的管事宮女太監則會意味深長地笑,開始講起當年的先皇是如何的風流奢侈,夜夜春宵日日歌舞,端的是大陸上的第一享受。

最著名的便是先帝魏靈帝召楚人甘碧國為國師後,清國庫之余興建長生大殿,南方三郡皆空,民怨雖多,但是終究礙于帝王權貴,有那在青陽郡煽動人心的三十余名農漢被官府抓住,曝曬半月剝皮斬首,民怨皆伏。

待魏靈帝仙逝之夜,亂黨孫氏殺入宮中,于宮殿之中燒殺搶掠無所不作,洗劫長生大殿,所幸靖王連城率軍救駕,新皇無恙;直至太後暫理朝政之時,也許是礙于那段慘痛的記憶,當即便宣布長生大殿永不開啟。

然而誰也不知道,在此時,對外宣布永不開啟的長生殿前廣場,太後身邊那位總是冷著臉的黑臉大宮女正警惕地觀察四周,而一位面目可怖的老太監正哀哀地佝僂著,站在數百步之外的暗門之後,立于長生殿的某處偏房門前,看著似是熟悉又十分陌生的諸多景物,時不時嘆一口氣。

「物是人非啊……」徐亨佝僂著背,目光透著迷茫、追憶,有些懷念地環視周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百步驚鴻最新章節 | 百步驚鴻全文閱讀 | 百步驚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