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的春天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落

作者 ︰ 梅青

這時候就算要躲也沒地方躲了。

然而就在這時,劉永安伸手將王菁拉開了,自己補站在了她剛才的位置上。

老太太的拐杖「砰」地一下落在了對方的身上,又猛然將拐杖扔在了地上。

一個老頭冷笑道︰「有人願意找上來被打,你把棍子扔掉做什麼?」

「這娃的皮真糙,震得我手發麻。」老太太甩著手腕道。

那老頭不相信,伸手要撿拐杖,卻發現拐杖已經踩在了劉永安的腳下,恁他怎麼使勁,也沒將拐杖拽出來。

「倚老賣老!不想活了找塊豆腐撞了完事,跑到我家來發什麼瘋?就算我妹妹姓王,是王家的姑娘,她從一出生就在我們家長大,跟你們有什麼關系?」劉永安不甚是不屑地看了那些人一眼。

這孩子,真不懂規矩,怎麼說話呢?

那老太太拍著大腿,振振有詞的地嚷道︰「我是她長輩,她不敬老,我就打得她!」

「你沒生她,沒養她?憑什麼打她?你們說她是你們家的姑娘,有證據嗎?」。劉永安冷聲道。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冷下臉來似乎有一種肅殺之氣,讓人不由自主的有些害怕。此刻他又盯著剛才打他的老太太,讓她突然之間,沒來由的一陣心虛。

「她是姓王沒錯,但她是滁州王家的姑娘。我已經將她哥哥和她三叔公都請過來了,他們也帶來了王家的家譜,你們說她是你們王家的姑娘,有何證據?」劉永安的聲音更冷了,也不知腳怎麼抬了一下,那拐杖就到了他的手中,似乎一言不合就要動手打人。

雖然他們早就想好了,只要有人動手,他們就坐在劉家耍賴,但對方畢竟是知府,會不會把他們抓起來?

說到底,還是有些底氣不足,猶其是這個年輕人口口聲聲要什麼「證據」,他們若有證據,只怕早幾年前就來打秋風了,何必等到現在?

老人面面相覷,依照李家對他們說的話,他們只管坐在這兒就行了,餓了有人會送飯,渴了有人會上茶,晚上住最好的客棧。鬧上幾日,劉家若是舍不得將人還給他們,必定會給他們大把的銀子,說不定知府老爺一害怕,還會許他們兒孫個官做,哪想會突然冒出一個滁州王家!

王衛平適時站了出來,「菁菁是我妹妹,她一出生就記入了我們王家的族譜,為了她內人還專門在劉家住了幾年,我實在想不通她跟各位有什麼關系,更想不通各位為什麼要冒認她,甚至有人還想拿著棍子欺負她。真是親人,對于自己素未謀面的親人會做得出來這種事嗎?」。

剛才埋怨扔棍子的老頭兒站了起來,「你說她記入滁州王家的族譜,可有證據?」

王衛平二話不出,從一塊綢布里取出厚厚的一本像書一樣的東西來,一頁一頁的翻給他看,一直翻到王家敬、趙氏,才開口道︰「家父生前正二品的朝廷大員,沒想到死後有人連他的兒女也敢冒認!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再鬧下去,咱們就衙門里見!」

濠州王崗這一支姓王的,本來就是滁州王家的旁支,怎會不知道王家敬?

這份族譜又記得十分詳細,連趙氏的生父、生母都有記載,根本不可能做假。若論輩份,這老頭還得問王衛平喊叔父。

再听听他這些威脅的話,老頭的額頭上止不住冒出冷汗來,又偷偷地瞄了眼王三保,「那位就是咱們的族長,先帝的師傅?」

王衛平微微點頭。

老頭二話不出,轉身就走。

哪想卻被人一群人攔住了。

只听有個人慢吞吞地開口道︰「王濟堂,你跑什麼,我把你兒子媳婦孫子都帶來了,你看看還少哪個。」

卻是劉永輝帶著一群人過來了。

一個穿得十分體面的老太太,當時就指著一個老頭的鼻子道︰「熊大牛,王家認閨女,你混在這里干什麼?難道也要讓人認了你做干兒子?」

她指認完熊大牛,又指認了好幾個不姓王的人出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家里有多缺吃缺喝呢,為了一頓飯來幫人家認姑娘,若那家真有這個姑娘倒也罷了,偏是影模不著的事,也跟在後面亂起哄,一碗飯就把良心全喂狗了?」那老太太腔調又高,講話又快,跟掃機關槍一樣。

偏她就像個活著族譜一般,有人敢開口,這家人的祖宗三代名字都被被她念叨出來,說完了還道︰「你家啥時候有個十三歲的姑娘流落在外頭,從來沒听你說過呢?真要想認下她,早些年的時候嘴坐到屁.股下面去了?」

被她罵到的人,莫不臉紅得像猴屁.股一般低下了頭。這老太太是個寡婦,王崗有名的母老虎,家里有六個兒子,根本沒人敢惹。

劉家在劉張灣本來也屬于大戶,一灣子人大部分姓劉,這會兒不知有多少人跑來看熱鬧。

等那老太太吆喝累了,劉成貴笑道︰「要說我四哥這個人,真是沒話說,自打他做了知府,發生的瘟疫的時候還不是菁菁帶著人去給大伙治病?這書院還不是他自己掏錢辦置的?就連年前下雪你們喝不起粥吃不飽飯,也是他賣了自己家的地換來的錢,你們還不知足,竟然來他家鬧!要不是這爛攤子沒人管,朝廷會派他來管?只怕三年任期一到,換個知府,到時候你們再鬧著看。」

被他這麼一說,鬧事的人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一個長得高高壯壯的滿臉橫肉的男人走了過來,對著剛才打劉永安的老太太「啪」就是一口痰,「就憑你,你敢打我從弟,他見了縣老爺都不用跪的,你來打他!若不是我四嬸交待過的,我早把你扔河里喂王八了。」

被吐口水的人本想發火,一看吐她的人是劉永祿這個二愣子,只好又忍住了。

余下的人都把尾巴夾得緊緊地,恨不得都躲到椅子下面去,就怕一不小心惹口水上臉。

直到現在,鬧事的人才深深地覺得自己錯了!

劉家可不僅僅只有個知府,還有一群喜歡惹事生非的人,都怪李家許下的好處讓他們忘乎所以了。

之前他們本來覺得王家認下王菁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卻沒想到這姑娘早上了滁州王家的族譜。更何況族長還在這兒坐著,無論是族規的處罰還是劉家的報復,都讓人有些吃不消。

「我坦白,這事情是李家老板娘找到我們,許了好處讓我們做的。她說了,只要我們坐在兒什麼都不做,每坐一天給五兩銀子。她還說,知府老爺過不了多久不僅會為這事給我們發銀子,還會給我們家里人升官,還要請我們去食百味吃飯。現在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腦門一熱,沒想那麼多就來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童養媳的春天最新章節 | 童養媳的春天全文閱讀 | 童養媳的春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