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穿書守則 043 趕著過小年

作者 ︰ 冬雪傲梅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一百兩銀子其實不算少了。

放在普通的農家,一年不吃不喝,也能攢下二十兩銀。可一家老小都得吃喝拉撒吧?還要走個人情什麼的……便是能干的人家,一年能攢下五兩銀子已經很多了!

便是成了縣丞的夏慶,一年俸祿也不過四十兩銀!

當然了,像夏家這樣的人家,是不可能指著俸祿過日子的。

家里有田產,有莊子,還有鋪子,這些都有進項,公中的花銷大多來自此處。大伯夏彥的俸祿也歸公中管,其實也沒多少,就是那麼個當家人的意思。

大伯母吳氏和鄭氏的嫁妝里也有鋪子和田產莊子,這就是私房了,她愛怎麼花怎麼花,別人是管不著的。

ˋ倒是大房的那些個妾,一個兩個都窮的很,指著月銀過日子。

不過她們沒有開銷,只用在穿著打扮上,也盡夠了。

姑娘們的私房也都是月銀里攢下來的,還有各自父母給的首飾,爺女乃賜下的。

這就是宅斗的起源了,更得寵愛的自然更有錢,為了銀子也得爭一爭。

但夏家這種事兒不多,主要是一家子也沒多麼枝繁葉茂,斗倒了哪一個都心疼,自然也就不用斗了。再說家產不豐,老爺子老夫人手中也沒那麼多的金銀散出來。

姑娘們手頭並不算寬裕。

所以這一百兩,對夏挽秋來說,也不算少了。

可是這遠遠達不到她的預期,心里落差太大,難免就有些蔫蔫的。

做生意是得不到家里支持的,哪家姑娘家的敢哭著喊著要自己開店,家里人能把她打死,打不死的也送了廟里「清修」去。

夏挽秋試過一回,她是想好了月復稿,信心滿滿的跑到自家父親面前去說的。結果被罵的狗血淋頭的回了房,還被罰抄佛經,累的好幾日手臂都酸的抬不起來,得了教訓,便再也不敢了。

幾張圖稿,自然算不上什麼生意。

在大人們的眼里,不過就是哄孩子玩的事兒,這才沒人阻止。

她倒是想繼續賣圖稿,只是再能干,腦容量有限,也折騰不出什麼來。她倒是知道不少現代流行的衣服款式,可那些哪能照搬到古代?

改了那一本,就已經是極限了,想自己創新,抱歉做不到,她又不是服裝設計專業的。

攥著一百兩銀子,還被教育了一通,夏挽秋忽然發現,自己好像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在古代掙錢……真沒小說里寫的那麼容易!

經了這麼一遭,她才算是徹底消停了。

夏挽秋不折騰了,府里倒是安生了不少。

趕到快過年時,鄭氏把夏初拘在自己身邊,看她寫禮單。

翻了年,夏初也就虛九歲了,原先她沒想著這麼早就開始教自家姑娘管家理事,卻不了還能有這樣的轉折。現在想教一教,也只能學個囫圇吞棗,就看她悟性了。

等他們走了,誰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老太太看著對夏初好,可誰知道內里怎麼想?

鄭氏會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唯有血脈二字才是最親,老夫人憑什麼放著親孫女兒不教,反倒對她一個小毛丫頭好?

她心里也知道老夫人是好人,也不過就是求個心安。

她寫一點,就問兩聲,再講解幾句,不求她全明白,只消知道個大概就好。

夏初裝著吃力,記一點,忘一點,就像個真小孩似的,沒叫看出一點破綻來。

這些她都懂,甚至能比鄭氏做的更好,唯一需要記下的就是家譜族譜上的人,外祖父家的人情往來,自家的人情往來,是什麼官兒,有什麼樣的習慣,這些比較細致的東西。

一般來說,女兒家是不用特意去記這些的,等嫁了人,過上幾年,自然就都記得了。便是自個不記得,也自有人幫忙記著。

唯有培養宗婦,才要學這些,但也多只是記下族譜上的親眷即可。

夏初不同。

她小時候就是準皇子妃,需要記住的人不計其數,從朝堂官員,到各個皇子派系的人手,樣樣都要往腦袋里擠,免得一不小心開罪了,給自家找麻煩。

等當了皇後,那也是各家大人、命婦、少爺小姐們的習慣統統都得了解清楚。

當皇後容易麼?過年整個宮宴,從訂菜單,到安排座位,怎麼個流程程序,都得她一一安排。誰家的不能吃什麼,誰誰對海鮮過敏,她統統都得熟稔于心。

就連平時也不得消停,嬪妃們的習慣,皇子皇女們的飲食,太後的日常,她樣樣都得關心……哪天皇帝要問她個什麼事兒她答不上來,抄過來就是一句「你這皇後怎麼當的」!

說多了都是淚!

所以,鄭氏這廂教著她以為重要的事務,夏初真正記住的反而是旁的細枝末節。

鄭氏只能搖頭嘆息。

到底是年紀還小……能學多少事多少吧!

到了小年的時候,忙得陀螺轉的夏府才算松快下來。

該送的年禮基本上都已經送到,自家也收了不少。最打眼的就是定國將軍府上又給送了一回,要說人家能有多感激,真說不上,畢竟孩子也不是老夫人救下來的。

這里頭就很有些深意了,夏家沒想著高攀,你一個二品將軍,湊什麼熱鬧呢?

宋家卻是往年就相熟的。

當初救駕的那一位,當然不可能只救了先帝一人。先帝身為皇子,身邊能每個侍衛護衛什麼的?其中就有那麼個姓宋的護衛,傷的可比先帝重多了。

等塵埃落定的時候,這位宋護衛倒也感恩,比起先帝給的那華而不實的獎賞,人家送上的卻是真金白銀,連帶莊子都給齊備好了。

可以說,夏家人真的發達起來,實則都是宋家之功。

可惜宋家子孫不肖,那位還能在皇子身邊當個護衛,又有從龍之功,余下的卻是一代不如一代,恰恰跟夏家反了過來!

如今那位宋守備,能當上官,還是當今看在顧家和先帝的面子上念的舊情!

不過,宋夏兩家卻是十年如一日的關系。

宋家雖沒有出息的子弟,為人做事倒是忠厚人家的做派。

也正是腦子不夠活絡,不懂鑽營,才混的越來越差。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贊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贊賞票,最後沖一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貴女穿書守則最新章節 | 貴女穿書守則全文閱讀 | 貴女穿書守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