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高一籌 第206章 謀反大計

作者 ︰ 香椿芽

小陶氏到了東海,還是有了依仗,東海王還是听她擺布,小陶氏那些個財寶就是來幫東海王招兵買馬的,可惜丟了,小陶氏疼壞了。

她也不會把路上被匪禍害的事說給東海王,豈不是自己找屎盔子。

把那樣丟人的事掩蓋起來,小陶氏是很會裝相的,就住下來給東海王出謀劃策,東海王認為這個老丈母娘神人一般,把她敬之如神。

小陶氏算找到了施展謀略的地方,每天精神得很,恨不得奪了大夏江山。

穆眠的人送來了消息,小陶氏到東海的時候,像叫化子一樣,盛錦妍猜她是要飯去的,許是被人劫了,盛錦妍猜東西是一猜就中……

陶貴人正在上躥下跳,在皇宮東串西走,謀劃謀反,因為穆眠不控制這些太妃們,連陶貴人也是得逞的。

穆眠就是讓她們上躥下跳,就看出來誰的野心,在皇宮蹦想取代皇上,是一幫多瘋狂的人。

為了讓她們暴露野心,穆眠就讓她們使勁兒蹦。

蹦得最歡的就是太妃,她那個五皇子就是東海王,恨不得兒子立即起誓,現在五皇子已經人馬兩萬,太妃樂得夠嗆,只等人馬五萬,就打進京城,東海只要坐上輪船,登岸很快就打進京城,只要把京城的大門攻破天下就是她兒子的了。

京城的侍衛軍才兩萬,比太上皇的時候減少了三萬,這三萬人都調到了南詔的邊境。

太妃覺得真是萬幸,她的兒子是大福氣的帝王,穆眠把京城侍衛軍調走,就是給了東海王的大好機會,太妃起碼是這樣認識的。

太妃經常跟東海王通信,就在里邊大談謀反之事,她的信件被穆眠看了多少回。

貞太妃,淑太妃被陶貴人鼓搗的心急,她們想聯合起來對付穆眠,

貞太妃抱的讓她兒兒子做皇帝的心思,淑太妃抱的是讓她兒子做皇帝,陶貴人是想她的兒子做皇帝。

這樣摽著幾股繩,到底誰能坐上皇帝?推翻了穆眠,他們四個還得爭,誰能把誰爭死,把三個都爭死的,才是勝利者,最後一個才是皇上。

幾家子也都在動心眼,都想當領頭的,得了天下一定是這個領頭的。

幾家商量幾天,以誰的兵馬多為主,幾個王爺的在拼命的招兵,東海來信,東海王現在就不是招兵,干脆就是抓兵。

把一個東海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其他幾個皇子,也在招兵,她們缺少錢財,只有抓兵一條指望。

太妃的另一個兒子燕王穆睿,在燕京一帶,也在招兵,燕王怎麼會保東海王?燕王是老四,怎麼會服氣老五,五皇子得了盛錦玉的嫁妝錢,招兵已經三萬,要是這次小陶氏帶來的銀錢不被搶,東海王就能養五萬兵。

燕王沒有這樣的財路,還不甘心保自己的弟弟,他只招了一萬兵,得錢養活,兵馬是張口物,日進斗金的養一萬兵也不容易。

東海王為了四萬兵,把東海的地皮都搜刮光,把漁民的稅務翻翻,漁民不堪重稅,紛紛反抗,東海王就用這些兵鎮壓漁民。

東海戰亂紛起,漁民組織了隊伍反抗,被抓兵的漁民家里老小饑困交加,父母妻兒凍餓而亡的不凡幾。

沒有推翻皇帝,自己的轄區就亂起來,穆眠知道這些,就充耳不聞,讓他瞎鬧吧,徹底失去人心,老百姓就會殺了他。

燕王知道了東海王的胡鬧,很想控制他,可是他也不敢隨便走動,燕王奸得很,他才不會書信來往,兩王不許串通勾結,他才不想露餡兒,他要慢慢蓄積勢力,可不敢像東海王那樣胡鬧,東海王是在找死,他怎麼養得起五萬兵?發不出軍餉,沒有飯吃,就會奔逃,軍營留不住餓死鬼,誰也不會等死。

淑太妃之子六皇子穆璨封南海王,封地在東廣一帶。

淑太妃一心惦記給兒子奪天下,六皇子還沒有到去封地的年齡,在京城他們不敢招兵買馬,只有個東海王做內應,沒有兵馬的王爺怎麼能奪天下?他們怎麼會甘心?

淑太妃給南海王請了軍師門客一大幫也是不小的開支。

淑太妃跟盛錦妍說︰「南海王也到了去封地的年齡,還是讓六皇子去封地吧!」

盛錦妍知道她的心思,還不就是想讓六皇子招兵買馬,就是惦記奪皇位。

盛錦妍回她說道︰「淑太妃放心,皇上會答應的。」

南海王穆璨幾天後就去了南海封地。

貞妃程美華的兩個兒子,八皇子穆瑗,九皇子穆瑍。八皇子、九皇子只差兩歲,八皇子比七皇子小一歲。

七皇子今年十五歲,八皇子今年十四歲,九皇子十二歲

八皇子封青州王,封地在山東一帶。

九皇子封豫州王,封地在河南一帶。

貞太妃的兩個兒子和陶貴人的兒子都不能去封地,就是急的不行,她們沒有人馬,又在京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能干什麼?就是支持了東海王,能得到什麼?

貞太妃和陶貴人都是想兒子稱帝,可惜他們不能去封地發展,還得幾年呢,穆眠的勢力就鞏固了,推翻他就更難。

貞太妃心思最急的,她的兒子最小,恐怕這江山被人搶光,才能趕到她兒子去封地的年齡,這可怎麼辦?

陶貴人看淑太妃的兒子南海王去了封地,她也找到盛錦妍︰「皇後,幾個皇子都去了封地,求你也讓七皇子去吧。」

盛錦妍怎麼會不明白她的心思,還不就是想去封地招兵買馬︰「這個我可不敢答應,後~宮不準干政,皇子的分封也是政事,是國家大事,你找皇上去吧!」盛錦妍說的是實話,陶貴人喪氣的走了,這就證明了她的野心在膨脹。

她不敢去找皇上,穆眠的威嚴也是很讓人怵的,陶貴人就會在暗地活動暗里使壞,瞪眼跟皇帝較真兒她還沒那個膽子!

陶貴人只有找貞太妃使壞,讓貞太妃直接找皇帝。

只有貞太妃的兩個兒子和陶貴人的兒子三個沒有到了去封地的年齡,貞太妃直接急眼了,恨不得兒子立即當上皇上。

陶貴人攛掇貞太妃去找皇上,貞太妃比她還奸,讓她自己去得罪皇上,真是會巧使人,貞太妃怎麼會讓陶貴人得逞?

陶貴人的兒子過年就到了年齡,自己的兒子還得兩年,九皇子還得四年呢,還得怎麼會批準她的倆兒子走,她著急也是白著。

陶貴人是等不住的,只要皇上批準陶貴人的兒子走,自己的兒子過年就是那個歲數了,等幾個月還等不了嗎?他雖然急,可是想到奪位的艱難,還是觀望一陣好,看看穆眠都是有什麼手段對付她們,自己再出手。

出頭的椽子先爛,在前邊鬧事的,一定會先死,自己的兒子絕不會給人當墊背,這個機會也不錯,讓那幾個皇子先跟穆眠搶江山,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就是漁翁得利。

貞太妃搖頭︰「我的兒子年齡太小,我怎麼放心他們去封地?」貞太妃和顏悅色地說道,她想明白了,就不著急了,如果這些人都死在穆眠手里,她有倆兒子,再徐徐圖之。

陶貴人一向是玩轉人的定律,兩宮太後都被她玩的滴流轉,玩著小陶氏吧,玩著她的兄弟,玩了太上皇幾年,玩著宮里的嬪妃,以前她也能玩動貞太妃,這次就玩不動,陶貴人感到極端的憤怒。

這樣更加強了她人兒子去封地的決心,他自己也務必跟去,陶貴人咬牙恨恨地去找皇上,盛錦妍看陶貴人來了,心里偷笑,她早把陶貴人想讓兒子去封地的事兒告訴了穆眠。

穆眠她倆眼想到一塊兒去了,陶貴人把來意一說,穆眠就笑了穆眠對她的稱呼很恭敬,這又人陶貴人得意看了一把,面現矯情之色。

穆眠說道︰「太妃,朕也體會各位的心情,望子成龍之心是父母的願望,其實皇弟們一個早早的出去鍛煉,她們有了本事,都是輔佐朕的,為朕的江山做貢獻,朕是很感激的,只是怕太妃們舍不得兒子遠離,祖制還不許後~宮之人跟去封地,太妃要是舍得兒子,朕就準了。」

陶貴人大喜,隨即就打蛇隨棍上,滿臉可憐巴巴的說道︰「皇上,我是想讓兒子出去鍛煉,可是有些舍不得,主要是孩子心野,看到哥哥們都出了皇宮這個大籠子,他就心慌了,整天愁眉苦臉的,我也是心疼,皇上能不能允許我也跟去,管束著這個孩子,不能讓他學壞,我會知情不過。」

穆眠故意沉吟,想了一陣子,他抱歉的態度說道︰「太妃,這個事情是祖制,朕不想違抗祖制。

朕也想把祖制改善一下兒,只是不易。」

陶貴人說道︰「從我這里改善一下行嗎?她伸出手說道,我還是個殘廢,還惦記兒子,住在這里,我也傷心,也想出去透透空氣。」

穆眠在遲疑,……盛錦妍給陶貴人幫忙了︰「皇上,您家既然有改變祖制的心意,現在就改吧,太妃們都跟兒子去了,兒子養老也是應該的,哪位太妃走,就把俸祿免了,就交給王爺們贍養,這樣朝臣和御史們就不會強管了。

如果太妃同意,皇上可以跟群臣試試。」穆眠的眼楮一亮。

這都是做給陶貴人看的。

陶貴人眼里閃過喜色,她怎麼會在乎那些俸祿,只要兒子得了天下,什麼不都是她的,不舍得那點兒俸祿?怎麼會丟了西瓜撿芝麻?

「皇後說的有道理,群臣和御史不看到,利益怎麼會改變觀念。」陶貴人趕忙贊成。

次日穆眠果然在早朝提出陶貴人要跟兒子去封地的事,朝臣自然有陶貴人的人,馬上就出來幫腔,有的御史提出反駁,穆眠已經授意虞呈祥和諸葛瞻跟群臣講道理。

穆眠又說了太上皇允許的話。

最後敲定太妃們可以跟兒子去封地。

這一下兒就熱鬧了,太妃首先要跑,穆眠不會攔她,她也不想用太妃要挾四皇子,五皇子。

穆眠批準了她,又批了陶貴人,貞太妃看到陶貴人成功了,她怎麼還坐得住,要帶著九皇子跟八皇子走,穆眠卻沒有批準她,穆眠不想讓她害了八皇子九皇子,太上皇的兒子要是死的只剩了他,太上皇能不難過嗎?雖然他對太上皇不是骨肉親情的心,雖然太上皇傳位的心是給前穆眠的,總之是他得了天下,他就該回報太上皇親情,

雖然皇家親情淡薄,可是那些個兒子要是都死了,也是人生一個大劫,他跟太上皇還是處出了感情,太上皇人不錯。

這次就是故意放陶貴人走,不包括其他人,太妃借機逃走,她的下場是注定了兩個兒子都讓她鼓搗的謀反,她也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貞太妃被穆眠扣下,想走也得到了來年。

貞太妃氣得撓牆,憤恨恨地天天罵人,八皇子、九皇子哪個也沒有到歲數,貞太妃跳腳也沒有招兒,硬跑,也不是可以跑的。

只有等來年八皇子和七皇子一樣的歲數,再走了。

八皇子和九皇子還小,穆眠要看看二人有沒有能力,貞太妃老鼓搗兒子謀反,看看他倆是什麼樣的心態,要是他們的野心沒有貞太妃那樣狂妄,能不能培養出自己的助手,還不一定,穆眠是希望皇家的人能幫他一臂之力。

他這一生決定了一雙人,就是盛錦妍生不出皇子,他也不會納妃,如果出來一個好兄弟,他就會早早地把皇位讓給他,他就和心愛的人,天高水闊了。

陶貴人走了,把多年的積蓄分毫不落的卷走,臨走=去了兩宮太後的住處幾次,不知道她們都謀劃了什麼?

盛錦妍猜兩宮太後會把銀錢支持她的兒子,兩宮太後很有錢,這就是陶貴人緊貼兩宮太後的意圖,可以給她當旗幟,打著拯救兩宮太後的大旗,討伐穆眠,為兒子奪皇位。

這樣的狀況不管是哪個皇帝都不會放陶貴人走,穆眠卻不同,一個現代人要是對付不了謀逆者,就是一個活廢物了。

穆眠已經給他們挖好了大坑。(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高一籌最新章節 | 嫡高一籌全文閱讀 | 嫡高一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