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棠春暖 第18章 晚街金轡聲璁瓏

作者 ︰ 六寶兒

喝茶哪能不配點心?夏師傅就是安家靜心茶坊的寶貝之一了。

安家的靜心茶坊在東市,卻與主街很有些距離,因而並不十分熱鬧。不過這條街以茶葉、書本、字畫之類的生意為主,也引得不少愛好風雅不喜喧嘩的客人。

這鋪子買的年份早,位置也不算很好,鋪面倒足夠大。一樓專賣茶葉,也擺了幾方桌椅給客人試茶。正經喝茶在二樓,聘了茶博士和樂伎。

正宗新鮮的江南茶葉,配上好的點心師傅,加上經營的年頭久了有足夠的老顧客,靜心茶坊在京都不算頂有名,生意卻很是做得。

安錦寶惦記著靜心茶坊斜對面的紫薇書局,晚上很是盤算了半天自己的私房錢。

雖然安錦寶才這個年紀,卻畢竟是有丫頭伺候的正經娘子,月銀還是有的。

安錦寶打小瞧著吳氏采買東西、∼打賞下人,對物價有個大概了解,打從接了月銀,竟也似模似樣,沒有胡亂花過銀錢,倒很讓吳氏驚奇了一陣。

吳氏哪里知道安錦寶上輩子一個村鎮姑娘在城市打拼的艱難,就是後頭寬裕起來了,又本不是視錢如命的性子,才慢慢敢由著自己性子買些不必要的小玩意兒。

看著匣子里的錢串子和碎銀塊,安錦寶心里感慨莫名。

「娘子,一共十六兩二錢銀子,還有五串銅錢。」這是六娘所有的積蓄了,要不是支援了三郎幾回還能更多些,安老爺最喜歡給小孫女塞私房了。

竹青點完數,試探著問︰「娘子想買什麼東西嗎?」。

怕走漏了風聲讓順娘來嘮叨,吳氏是嚴格要求保密的。六娘也不說,只道︰「你先收好,我要用的。」

說到銀錢,大寧的銀子並沒有安錦寶印象中的那麼金貴,一兩金可換百兩銀,一兩銀子分作十錢,一錢銀子兌一串銅錢,十枚就是一串。

安錦寶還見過一種小錢,只正常銅錢一半大小,價值也小一半。小時被安老爺抱著在市集閑逛的時候見過,自己卻是沒有的。

安錦寶默默算了算,大寧的朝廷似乎比正常的歷史多挖了個大銀礦的樣子,不然這普遍流通的銀子是哪來的呢?

總歸這與她的小日子無關,想一想也就放下了。

一夜安眠。次日一早,用完膳吳氏若無其事地跟安真未提了提要去鋪子里的事,安真未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銀朱看自家郎君沒當一回事的樣子心里又嘔出一口血來——就知道郎君是指望不上的!

用完早膳六娘趕緊回自己小院里指揮竹青︰「給我揀出十兩……不,十二兩銀子,一半放我荷包里,一半你拿著。銅錢讓彤兒帶上。」

書籍在古代似乎是一種很昂貴的東西,六娘做好豁出自己大半家當的準備了!

竹青只當自家小娘子是在家悶太久了,所以憋著勁要買東西,不由失笑,想著跟著一起出去哪用得著娘子花這麼多錢,看好了別丟,好好帶回來便是。

于是只當哄安錦寶高興,也依言去準備了。

等套好騾車,順娘果然沒有出現。安錦寶正要高高興興地跟吳氏上車,吳氏卻掃了一眼一圈婢子︰「不必去那麼多人,彤兒跟杏紅留下吧。」

杏紅老實和軟,這種時候還是帶著精明潑辣的銀朱更合適些。

彤兒的小臉兒立刻垮了下來,六娘不忍,揪著吳氏的衣袖撒嬌︰「娘,帶彤兒一起去嘛!」

吳氏被她纏鬧得沒法子︰「你不嫌擠就帶上吧。」彤兒這麼小,總不能讓她跟著車走,少不得要擠在車內。

幸而騾車還算寬敞,六娘和彤兒身量還小,吳氏坐在中間,六娘和彤兒在一側扒著蒙著窗紗的車窗看外面,銀朱在另一側,居然也不十分擁擠。

竹青與趕車的車夫在外面坐。

吳氏卻沒有如六娘她們預料的那樣直撲茶坊,而是先去了安記布莊。

有好料子肯定送去安宅給主家看過了,吳氏只大概巡了下店面,檢查了庫房,與掌櫃的聊了聊這大半年的生意。如此直到巳時過半(十點)才從鋪里出來。

生意不同,布莊的位置比茶坊要熱鬧得多,出來的時候騾車行得很慢,過了兩條街才快起來。

騾車一停,六娘模了模荷包,下車的時候故意掃了眼斜對面的書局,可巧,那書局外面正有個貨郎挑著架子賣些女孩兒愛的荷包絡子之類的︰「娘,我要買那個!」

「竹青……」

「不要,我要自己去!」

吳氏看了看那攤子,實在就在自家茶坊眼皮底下,卻還是不敢放心︰「讓竹青陪著你去。」

六娘痛快點頭,笑眯了眼催吳氏趕緊去茶坊,吳氏原要看著女兒了再進去,卻跟女兒磨不起——干站在街上可不是個事兒。

到底遂了六娘的心願先進去了。六娘笑眯眯帶著竹青和彤兒到貨郎擔子前,那貨郎正招呼另兩個姑娘,打眼一看這小娘子就比那兩個富裕,正要殷勤招呼,六娘已轉身欲走。

「哎?娘子,不買絡子了嗎?」。彤兒回頭看那一架子花花綠綠的,十分不舍。

六娘哪有心管她,只管往書局走︰「我先看看有沒有哥哥們喜歡書。」

竹青愕然,娘子才念完《千字文》能選書?

……可是妹妹對哥哥的孝心似乎又應該鼓勵?

沒等她糾結完,街面上突然一陣喧嘩,六娘住腳一看,茶坊隔壁的重香坊里出來一個面色難掩焦灼的婆子和一個哭哭啼啼的婢女,門外守著的四五名健僕連忙圍上去,婆子不知吩咐了什麼,一個家僕翻身上馬疾馳而去,余下幾個分作兩頭,進了兩側的店鋪。

不消說,其中一個正是安家的茶坊。

「娘子?」彤兒有些擔心。

六娘看那婆子訓了婢子幾句,婢子垂頭抽嗒,卻不敢再哭。婆子見圍觀的路人愈多,又交待了幾句,領著婢子上了後一輛馬車,避到人少的地方去了。

六娘卻看著前面那輛馬車若有所思。

馬車沒甚明顯標識,六娘只能看出馬車用料裝飾無不精致,但那馬**上的烙印卻與尋常不同。

大寧有四大馬場,每個馬場的烙印不同,其中進貢皇室用的馬都要再經御馬監教過的,原有的標記上頭會再加一個小一些的標記,六娘隨祖父出來蹓時見過一回,當時心下還替馬疼一回,故而印象深刻。

拿御賜的馬拉車,這一行少說也得是個郡王府上的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棠春暖最新章節 | 錦棠春暖全文閱讀 | 錦棠春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