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樓 第74章、雪泥鴻爪遍布天下

作者 ︰ 清蒸鱖魚

「這本情僧錄,不是你想的那本紅樓夢。」

小公主果斷給出了毓敏最想听到的這樣一個答案。

接著又道︰「皇帝適才所看的那本書,跟你心中所想所記的那一本,完全兩樣。」在之前跟毓敏之間展開的溝通之中,這位前世小公主表達意思的方式一向直來直去,毫無遮攔。此刻,她卻忽然變得不那麼痛快坦率起來。

猶猶豫豫,字斟句酌地審慎評說道︰「這本是仙俠魔怪小說,那本是宅斗小言,所以我才說,兩本書完全兩樣。可是……我卻不敢說這兩本書完全不相干。看上去……貌似……好像……兩本書之間還是有那麼一些關聯的關系。」

這孩子看起來也是個好奇求新的性格,對新奇語言特別有興趣。宅斗、小言什麼的說法,顯然是從毓敏自21世紀帶來的記憶之中,現學了去,現炒現賣出來。

但是,仙俠魔怪小說卻並非21世紀所獨有。毓敏印象之中大清朝的通俗小說出版業,其實是很繁榮的,既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又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還有馮夢龍的三言兩拍。

「這本情僧錄,是蜀山傳那種?還是拍案驚奇那種?蛇妖跟和尚兩個搶奪一只白面郎君,弄得來水漫金山寺,白娘子被永鎮雷峰塔下,這個故事好像就是警世恆言或者怕案驚奇里頭寫過的。」毓敏之所以忽然有此一問,是因為怡親王府上現如今的家學老師。乃是法海大師的兒子和女兒。

雖然大清朝佟佳氏法海大師跟白蛇傳里不懂愛的那個法海,多半僅僅就只是一個撞衫重名的關系,但是毓敏忍不住還是會產生奇怪的聯想。

「別扯淡了!」對方不屑哂道︰「墨愍齋主人馮夢龍乃是前朝的一個芝麻小官兒,自不量力想要螳臂擋車,終于死在了順治初年我大清八旗兵馬入關南下之際。三言兩拍里所寫的那些事兒,跟你念念不忘的那本紅樓夢沒啥關系。倒是蜀山傳跟這本情僧錄看起來更像一些。情僧錄里頭所講的那套故事,不過也就是一僧一道一個貴,還有幾個相好的巾幗紅顏俠女,一同尋仿仙家法寶和佛門重器。又捕捉了些成型成精的千年人參萬年何首烏,還有數萬年的肉芝。為了奪得這些異寶奇珍。大家結伙兒組團跟對手相抵廝殺。最後終于修得大道,紛紛駕鶴飛去。」

其實蜀山傳什麼的原是毓敏記錯了。還珠樓主的蜀山傳其實是民國前期的玄幻修真小說,作者雖然是出身在大清末年末年沒錯,當他寫成蜀山傳一書的時候。已經是民國年間了。蜀山傳其實是民國小說。只是還珠樓主這個筆名。拜了瓊女乃女乃的所賜。在毓敏眼里頭看上去好像古代作者的名字。不但是古代的,還很像是乾隆朝的。概因「還珠」兩字實在醒目得緊,一提起還珠。腦回路自然而然忍不住就跳台跳到了乾隆時代去。

前世小格格跟毓敏五感互聯心意想通,她也跟毓敏一樣大致能夠知道蜀山傳是一本怎樣的小說,卻拎不清此書是乾隆朝還是宣統朝乃至于民國時代的產物。

前世小格格雖然被毓敏拖下水里,一同搞不懂蜀山傳是怎麼回事兒。她卻比毓敏更加熟悉三言兩拍。

醒世通言、警世恆言、世言,合稱三言。初刻拍案驚奇,貳刻拍案驚奇,合成兩拍。這三言,這兩拍,恰好正是明末清初最有名的白話通俗小說,前世的小公主自是看過不只一遍。古人沒有電視和網絡,漫長悠閑的時光更加依賴看書來打發。

爺們兒還可以去戲樓听戲,又或者去茶館里頭听評書,再或者跑去青_樓喝著花酒听些評彈所唱故事。

女人出門不如男人方便,于是更加只能看些小說來打發日子。

白娘子跟許仙和法海,一人一僧一妖之間那段恩怨,卻是大明朝民間流傳的戲文,恰好被墨愍齋主收錄進了他的書中。站在前世小公主的立場上看,毓敏今日好奇打听起這個細節來,並非多此一舉,反倒是頗有可供八卦的余地。這個前世小蘿莉,跟後世的毓敏之間,至少有此一件事情的態度是一模一樣完全合拍的,她們兩個都熱愛八卦。

既然墨愍齋早在順治朝就死了,那麼三言兩拍成書的日子就是在大明末年,早在佟佳氏穆麟德大人的弟弟出家為僧之前。法海跟許仙和白娘子之間的那檔子破事兒,時人略有些閱歷見識的,都耳熟能詳。

既然對金山寺法海和尚激斗白蛇女妖一樁明末傳奇耳熟能詳,為什麼還要給自己擬出個法海這樣的法號來呢?這件事情越想越覺得挺有意思。康熙和雍正兩朝這位法海寺主持大師,他可是個巨有文化的大人物啊!胤禛、胤祥、胤褆三兄弟都是這位大師親自教導出來的學生。這位乃是個太子太傅和皇帝師傅的尊貴身份。只因為穆麟德隆科多大人一派勢力,便如昔日年羹堯大將軍一樣功高震主,盛極轉衰、紅極而亡,現如今這位皇帝老師看破世情,歸隱在西山佛廟之中避世為僧。

他既是如此這般的文化淵博,為什麼不給自個兒定下個更加靠譜的法號來呢?他偏要叫個法海……這啥意思啊?鎮妖用的那個雷峰塔遠在杭州,被大水淹沒過的金山寺遠在鎮江,跟揚州府隔著長江遙相對望。北京城外西郊西山的深處,卻隱居著一個身份極其特別的老和尚,這老和尚執意要管自個兒叫個法海大師。這件事情怎麼看怎麼透著些古里古怪的意思!

再加上如今雍正皇帝愛看的小說,正是仙魔斗法尋寶覓道的那套傳奇故事。不得不讓人把事情往那個方向去猜想。

前世小格格對穆法海大師的來歷,所知比毓敏更多。

毓敏卻又知道一些前世小公主不曾了解的事情——乾隆皇帝下江南,特別愛去的江南名勝之地,果然就有鎮江城外金山寺,也有杭州城外雷峰塔。

毓敏把此時尚未發生的乾隆皇帝南巡緋聞,趕緊分享出來,好讓前世小蘿莉曉得︰「咱們今日私議著的這場大八卦,很可能並沒有想得太歪!此事看起來還真有點生死攸關的緊要意思。」

前世小蘿莉死在十七年之後,那正是乾隆皇帝南巡之事剛剛開始不久的日子。正是十多年後的某次南巡,大清朝下屆皇帝陛下把結發原配的傅察氏元春皇後。巡得來暴斃途中。

毓敏看CCTV科考電視節目。述說乾隆南巡史話的時候,一再分說過乾隆南巡勾搭的民間女子,出在天津靜湖之畔。

可是傅察氏皇後卻是當真死在了大明湖畔濟南府。

乾隆帝後來多次南巡,四過濟南而不入。還賦詩悼亡說道︰「濟南四度不入城。只怕一入百悲生。春三月,十七年過恨未平。」

乾隆皇帝的打油詩中經常亂用些讓人看不大懂的奇葩典故,毓敏也就沒能把他的歪詩囫圇記得完整。反正也不是什麼好詩,便沒有細細推敲,只能記得大意如此。

看起來!雍正對鏡花水月空間秘寶的搜尋,一直未果。乾隆繼續是一輩子不懈努力搜尋。這場大搜大檢,所涉及到的關鍵所在,便包括了鄭家莊、怡王府、法海寺、濟南府大明湖畔某山莊、杭州府某豪門宅邸、以及鎮江金山寺,還有書劍恩仇錄里頭金庸老師提及過陳家洛出生所在的那處海塘。

乾隆皇帝大耗國庫銀兩,跑去浙江省的海邊修建海塘和防波大堤,此事初看起來那也是相當相當的不可思議。不過,這一切倘若全都跟漂泊流亡的某個餃玉王子關聯起來的話,再跟有助于長生不老的仙家法器聯系起來……這一切全都有了蛛絲馬跡可尋。

雖然是雪泥鴻爪,捕風捉影,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是,通盤俯瞰起來,一切其實全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在暗暗相斗。

現在回想起來,瓊女乃女乃對乾隆的熟悉程度也是非常之高,她能夠把夏雨荷安排在了山東濟南大明湖畔,果然是個挺有實力的天才三兒。大明湖畔什麼的,那正是乾隆皇後死去之地,此處正是乾隆皇帝四顧不入的傷心遺恨所在。只不過,乾隆的傷心倘若全都是真心的,那麼夏雨荷和她的女兒便沒有半點富貴前途可言!那是乾隆皇帝平生最不願意面對的一樁恨事!乾隆怎麼可能特別待見大明湖畔傷心之地孳生出來的小三孽種!這件事情反過來講其實也是可以的︰乾隆的悲傷很可能只是假惺惺裝出來的。倘若他對亡妻的眷戀和悲傷全都是偽善假裝,那麼乾隆這個老流_氓對于還珠格格的微服上訪,自然也可以是喜聞樂見的。

瓊女乃女乃在大明湖畔夏雨荷一案當中,其實是把乾隆皇帝的人品惡狠狠地黑了一把,直接把乾隆黑化成了一個偽善假裝的老騙子。

毓敏現在根本就不南巡濟南府發生的悲劇僅僅只是一樁民間小三逆襲原配案,彼時鏡花水月空間法寶,很可能恰好流落在了大明湖畔。毓敏這個前世自己也是死在十七年後,前世的固倫公主毓敏跟傅察氏元春皇後很可能出自于同一死因。

這可真是件要命的事情!

就這個情形看起來,從今晚開始就該切實去做一些有用之事。從現在做起,設法幫四爺延壽,盡可能讓弘歷不要成為皇帝,又或者不要過早成為乾隆皇帝。貌似……這還是一件必須努力辦好的事情了?即便只是為了挽救毓敏自己這條小命兒,毓敏和她的小伙伴兒也該合作努力,再不敢懈怠大意。

倘若歷史主線大事件最終不能被改變的話,是不是還得及早備下來另一個應急預案?假定雍正之死百般努力試圖阻止之後終于還是阻止不了,假定乾隆順利如期登基,那麼,有沒有別的辦法保住元春不死?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救下毓敏自個兒不要二十四歲這麼年輕就死?

穿越過來的這個毓敏對此事是半點把握也沒有的,不過,她的那個前世卻是重生來的,她應該比毓敏更加急切想要逆天改運,改變前世那個悲劇結局。

……(未完待續……)

PS︰推薦蘇莫茗的《重生影後》,30世紀古修涅盤重生,修身齊心治人成影後!即將完本,可以放心入坑,書號︰3308123。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紅樓最新章節 | 小紅樓全文閱讀 | 小紅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