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樓 第11章、不做無謂的掙扎

作者 ︰ 清蒸鱖魚

毓敏拿姓曹的沒有辦法,卻又不肯放棄,于是換了方式問他道︰「真傻又如何?裝傻又如何?」

其實毓敏心中七成還是為了打探紅樓夢背後的八卦奧秘,只不過帶上了三成充滿正能量的善念︰她想要繼承爺爺的遺志,替爺爺繼續保護好那些輾轉流浪的女配們。

沾邊了正能量之後做什麼事情都更理直氣壯,甚至在一個小屁孩面前丟盡了面子,也可以忍得住不亂發脾氣。

果然師出有名才是王道啊!純粹出自于私心好奇的八卦舉動,做起來就是沒底氣。一旦心中存著些見義勇為救助落難女青年的崇高善念,臉皮也厚了,吃飯也更香了,小腰板兒也挺拔有力了,繼續八卦的勇氣越發充足了,受到些許小小的挫折也禁受得起了,被人冷嘲了也不覺得有多憋屈了!

「真傻也好!裝傻也好!都不干我的事兒!」對方還是《無〈;「《小說拒絕合作,一邊動手收拾起自己的小書包,打算放學回家。

所謂書包,就是一只布兜,把幾本線裝書兜在里頭帶走,好像本地小販肩頭背的褡褳。

眼瞅著對方軟硬不吃,毓敏也略有點沉不住氣,帶了三分薄怒,瞪著眼楮威脅道︰「這就想走?也不問問本姑娘答應不答應?你把話給我說清楚再走!」

他卻一本正經的說︰「五姑娘!放學了,我要回家,我女乃女乃和我娘等久了會擔心的!還請姑娘放過了我!」

當日怡親王府雖然分家,只分出去了排在弘晈之後的兩個貝勒弟弟。小怡親王和安樂小郡王便如毓敏當初的提議一樣,隔街開府,對望而居,小一輩兒姐妹們的班輩兒略有改變,但前幾位卻是沒變動。四老爺弘晈前面的幾個哥哥,這時都已不在,所遺的孤兒孤女此刻都歸入了怡府,就好像賈惜春原是寧國府中賈敬的女兒,卻排在了榮國府四姑娘的班輩兒上。漢族文人自然私下會說這樣做于禮不合,可是滿族王爺並不在乎!因為根本就沒人敢跟王爺們面前提及這個話題啊!

郡王府的王爺弘曉現在也才十二歲,自然是無所出。這位王爺叔叔剛剛還跟毓敏格格在一起上學來著。下課之後,便帶著一眾家僕走馬觀花斗蟋蟀玩去了。

所以五姑娘雖然只排了個第五,卻是這兩個王爺府里小一輩之中地位最高的一個。在學堂里也是僅僅屈居于七老爺之下的第二號學霸。

曹霑雖然桀驁不馴,冷嘲熱諷,把關鍵問題避而不答,卻也只是個「避」的意思,並不肯正面頂撞這個小格格。

他拿女乃女乃和媽媽出來說事兒,原是大實話。這一家祖孫四口背負著永遠還不清的巨債,人生早沒了半點樂趣,唯一的念想就系在了這個獨子獨孫身上。到了該下學的時候,孩子沒有準點回家,當女乃女乃當娘的自然要倚門而望。

這個借口原本是無敵的,毓敏听了心里也就軟了一大半。

曹霑收拾了書包,偷偷斜視著小格格臉上的怒氣消了,便詢問道︰「我可以走了嗎?」。

卻不料毓敏雖然是投鼠忌器,不得不再各方面都容讓著他,終歸卻是個24歲的穿越客附了體的,豈能輕易當面放跑了一個七歲的孩子,毓敏當時就換上溫柔的笑容,笑說道︰「好呀!那就回家吧!我送你一程!」心里暗想︰好好地問你,問不出個答案來,我還可以去問候你媽你女乃女乃!

曹霑本來就是想回家,他也沒打算要趁著放學後的那半個時間溜出去玩個泥巴掏個鳥窩什麼的,他只是不願意正面回答小格格提出的傷心問題。既然小格格這麼說了,曹霑也就不再說話。默默的站在一邊,算是應允了。靜靜地等候著毓敏喚她的女書僮進來,收拾好了她的書本硯台毛筆匣子,然後一起走。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曹霑已經習慣了。

上次曹霑就這麼跟毓敏說過的︰「你不順路啊!」毓敏卻說︰「我說順路,就順路。」

他們放學回家,本不順路,但是毓敏倘若楞要說是順路,那也就是順路的。因為學堂被設在王府大院西頭的一進小院里,出了學院大門就出了王府大牆,不幾步就到了曹家——當怡親王府從阜成門內遷到阜成門外來的時候,曹家跟著也一起遷了出來,現在就住在怡府西側門外面的民宅里。

平時下了學,毓敏通常是走另一頭的小門。小門朝著王府之內的巷道里頭開去,曲曲拐拐的不用踏出王府半步就可以回到五姑娘的繡房。可是小格格一定要走府外的大路,倒也是個正經舉動,誰也攔不住她。

毓敏跟小曹胡謅說︰「外面這條才是正路坦途。孔夫子和孟夫子都是這麼教的︰君子擇善道而行。」

曹霑不服糾辯說︰「那你平時又多走後門小路?」

當然毓敏平時還是更喜歡去鑽小巷子玩的,那時候她就把自己當是女子,「子曰︰女子跟小人一樣。反正都不算君子,不必拘君子之禮。」

歪扯過幾回之後,他已經懶得再搭理她。一會兒冒充女中君子,一會兒又自詡女子和小人自甘墮落,真是個難養的家伙。

所以這一次毓敏說要送他回家,曹霑便默默的等著,沒有再說什麼。

毓敏也曉得曹家女乃女乃和媽媽倚門而望,殷殷深情一片,這並非誑語,于是也不收拾自己的課件匣子,一邊起身就要走,一邊把外面候著的小丫頭侍書喚了進來替她拾掇一應雜物。

拍拍小手,拉著小曹的袖口就走。

曹霑也沒有執著念叨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廢話,雖然教科書上一向都是這麼寫著的,但大清國根本就不吃這一套。老師上課遇到了這句,也會自動跳。因為八旗老祖宗們都沒遵守過這一條,念出來就是打了祖宗的臉,忤逆不孝!

怡府開辦的這所私學里,就沒有一個人讀書是為了去考科舉的。曹家是待罪欠債的身份,八股文作得再漂亮,主考官也不敢勾選了他。怡親王是世襲罔替的,子子孫孫都不用再參加任何考試,哪怕一個字兒不識照樣是親王!永遠是親王!唯有安樂郡王世襲的爵祿會逐代遞減,三代之後的孫子輩或者分出去的支房子弟們將會再走科舉仕途,那是很遙遠之後的事情,此刻那個十二歲的弘曉王爺跑來讀書,完全就是為了學文化或者假裝有文化來著。四年前他才八歲的時候就混成王爺了,還考什麼八股文呢。

所以怡府私家貴族學院里頭老師所授的多是詩情畫意以及道德品格學說,一味的吹噓高山流水松柏情操,卻並不考校那些經世濟民的學問。

自我設定為傲霜老梅成長路線的小曹同學也就尋思著回家反正不過就是那幾步路而已,何足掛齒,何必落入了尋常俗套的窠臼。她喜歡抓著他的袖子走這一路,他也就任她抓著,不做無謂的掙扎。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紅樓最新章節 | 小紅樓全文閱讀 | 小紅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