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喜臨門 第八十章 吳氏之弟

作者 ︰ 傾情一諾

臨遠山見臨忠國幾人走進門來,磕了磕右手旱煙袋里的煙絲,這才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回來了!二郎和英丫頭回娘家的時候出點事,這兩天怕是都回不來了。」

「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穆氏趕忙走進葉氏把她懷里的臨念水接過來,心里不安起來。

葉氏見穆氏把臨念水抱到床上放下,說話的聲音就大了一些︰「還能有什麼事情,要怪就怪英丫頭那個不爭氣的弟弟,從小到大就沒讓人省心過。」

臨青溪還從未見葉氏對某個人生這麼大氣過,這一年多來,她也從未听說自己二嫂吳英還有個弟弟,此刻的她也有些雲里霧里。

「娘,吳彪那小子又惹禍了!」臨忠國幾乎是帶著肯定的語氣說道。

「可不是他,唉,爹娘為他操碎了心,這孩子怎麼就不能安生一天,要不是他,二郎、三郎能進了大牢嗎?」一說起吳彪,葉氏難免心中不快起來,把剛才臨遠山的吩咐也給忘了,將臨青海和臨青飛被關進大牢的事情說了出來。

「娘,您說什麼?」穆氏以為自己听錯了,慌忙走到葉氏身邊問道。

葉氏重嘆一聲,看了一眼著急的穆氏,無奈地說道︰「蕙蘭,你別著急,二郎和三郎雖說進了大牢,可如今的縣老爺是溪丫頭的師父,他們也不會受苦的。」

臨遠山听葉氏這樣說,微微有些生氣地說道︰「就該讓他們受受苦,真以為自己現在能掙幾個錢,翅膀就長硬了,什麼好的不學,去學別人打架斗毆,他們也是能耐!」

葉氏一听臨遠山的話,心里也有了氣︰「我自己的孫子我知道,二郎和三郎不是那沒有分寸的人,要不是吳彪攛掇他們,他們能跟了去?那些流民有多惡,你又不是不知道,忠國的腿要不是那些流民,現在下地干活能干不了!」

眼看一輩子沒生過氣的臨遠山和葉氏要吵起來,臨忠國和穆氏都趕忙勸道︰「爹、娘,你們先別動火兒,咱們先把眼下的事情解決了才是。」

臨青溪也在一旁柔聲問道︰「阿爺、阿女乃,二哥和三哥究竟是因為什麼事情進的大牢呀?」

臨遠山和葉氏只得看著臨忠國幾人又嘆氣起來,然後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臨青海和吳英一大早就帶著臨念水去了福安鎮上的娘家,而臨青飛因為要處理一品香的事情,就沒去小穆村,而是去了福安鎮。

吳英的弟弟吳彪是吳英父親原來縣衙捕快吳振松的獨子,所以自打他生下來,家人就十分寵愛他,吳振松更是將一身好武藝悉數傳給了他。只是沒想到,家人的寵愛養成了吳彪霸道的性格,而且仗著自己武功高,沒少在外惹是生非。

吳振松覺得自己教子不嚴,于是對吳彪就更為嚴苛,只是沒想到越管著他,反而越管不住,後來吳彪帶著一幫從小黏在他**後邊的幾個朋友,竟做起了幫派生意。

很多人還听說,小小年紀的吳彪還和土匪捻土為香拜了把子,更和一些三教九流打得火熱。

在吳家,吳彪的父母和兩個姐姐都對他是又愛又怨,倒是兩個姐夫對他十分喜愛,而吳彪無論在外邊如何狠辣霸道,面對家人時,他都是一副調皮大男孩的樣子,對待大姐夫孫文明和二姐夫臨青海也是親近中有著尊敬。

臨青飛是因為臨青海而認識了吳彪,說起來吳彪比他還要大一歲,但是兩個人只要踫到一塊兒,就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事兒,要不是因為有吳英和臨青海這層關系在,他們早就磕頭成了義兄義弟。

因為三年大旱,楚國遍地都是流離失所的百姓,為了生存,他們攜妻帶子背井離鄉不遠千里地尋找著活著的希望,而雲州府就是很多流民停留駐足的地方。

碧湖拯救了它附近的很多百姓,但同時也讓那些沒了家、沒了親人的流民對它更向往,所以三年來,整個雲州府福安縣的流民是最多的,也是最狠的。

這些流民雖說是外來人口,但只要能活下來,他們不介意被當地人排斥和看不起,只要能活下來,他們更不介意從一個善良的人變成一個「惡人」,只要能活下來,已經失去很多的他們不介意還能失去什麼。

所以,三年大旱期間的福安縣是雲州府最亂的地方,而原本的張縣令斂財成性,他不但不介意流民作亂,還希望越亂越好,因為只有越亂,他才能從中榨出油水,在他眼里,沒有什麼流民和當地人,只有白花花的銀子。

正是在這期間,福安縣形成了很多流民小團體,而福安縣當地人也自發組織了一些人去管理或者對抗這些流民,誰都不想自己的家門外站滿了掠奪他們食物的「狼群」,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吳彪和幾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對流民收起了「保護費」。

最初吳振松是極力反對吳彪做這件事情的,怎麼說他曾經也在官衙當過捕快,自己是兵,兒子卻要做賊,正直剛強的他絕對不能允許,于是他把吳彪狠揍一頓之後給關了起來。

後來,吳彪的好友找到吳振松,告訴他事實上吳彪收的「保護費」很少,他們的最終目的只不過是為了保護那些沒有自保能力的流民而已。

經過親自查看,吳振松才發現在他眼中一直是「逆子」的吳彪還有另外一面,他保護的那些流民都是婦孺老幼,這些人不被那些強大的流民團體接納,不但生活艱難,還備受欺壓。

最終,吳振松把兒子放了出來,從那之後,他也不再武斷地去看待自己兒子做的事情。

陸志明做了福安縣縣令之後,特意針對福安縣的流民做了安置,只是初來乍到,再加上案件頻生,縣衙人手不足等問題,很多事情他也不能面面俱到,難免有疏漏。

最近,就有幾伙兒大的流民團體想要在福安縣徹底站穩腳跟,于是以開荒種地為由,大肆搶佔地盤,甚至天天都要發生流血沖突事件。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_∩)O~,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女喜臨門最新章節 | 農女喜臨門全文閱讀 | 農女喜臨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