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師行跡 第一二四章 師與師不同又相同

作者 ︰ 機變

怒魂王江仔細的盯著太湖上奔跑著的「像自己」,入了「神」。本書由

竟看到這個「像自己」身後一連竄的影子,一數之下有十個。再細看,這哪里是影子,分明是真身王江奮力奔跑之下十個追隨不及而掉隊的魂魄,落在身後拼命的跟著。

移形幻影(魂)!

十個魂魄離身,則此時此刻太湖上的王江就不能算是常識意義下的活人。

道人之軀可以讓魂魄任意出入,便算是地獄。

一個真正的道人,便是一個真正的地獄。

直到此時此刻,怒魂王江才明白,為什麼道人至陰,原來早就身死,不過是自身之魂強佔軀體遲遲不願離去的一具具行尸走肉罷了。

放眼天下,王江看到遙遠彼岸的地球上萬千行尸紛紛朝著核泄露的點源聚集,尋覓著變異的動物與植物。這些行尸各有道力飛天盾地,飛花摘葉,無所不能。

王江定了定神,發現原來自己一直盯著的竟是一個巨大的屏幕,正上演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導演出來的一部幻想劇《我和僵尸有共同的起源》,怒魂王江嘆道︰「嚇我一跳,原來是電影!」

只這一嚇,恐魂王江從怒魂王江的身上跑了出來,大叫︰「好恐怖啊!我的真身竟然是僵尸!我一直以為我是仙風道骨呢!」

一瞬間,又有許多魂魄從怒魂身上飛出,分別是喜、怒、哀、樂、憂、悲、思、驚,加上剛剛跑出來的喜魂,共九魂。

怒魂馬上意識到了什麼,用手輕輕的觸踫著小瓦房的一磚一瓦,能夠清清楚楚的感知到。怒魂立即明白了,自己在這個金字塔的果實之內,能夠速迅魂魄凝形,由虛化實到了「真實「的地步。

而「真實」。就會再生虛幻,于是九魂從已化為真實的怒魂王江身上飛出。

細菌一分為二,二分為四,而道人之魂一但境遇合適。就會像細胞一樣一分為十,十分為百,從某種意義上就是細菌。所不同的是細菌分出來的「二」,是一模一樣的,而道人分出來的「十」,卻是各不相同的,但各不相同的這十個魂,卻又孕育出相同的十。

怒魂王江,魂魄凝形並孕育出第二代魂魄後,發現這周圍的環境正在慢慢的發生著奇怪的變化。變得很不適合魂魄生存。怒魂王江只感覺到腳步越來越沉重,空氣中流動著某種類似于青霉素的藥物,這是王江在地球人間所知的一種普普通通的殺菌藥劑。

便听到剛剛分出來的那九個魂魄一聲聲慘叫,有的七吼流血,有的肢體卷縮成一團。有的不停的申吟,有的迷迷糊糊的發著高燒,有的用手抱著胸堂拼命的呼吸著想從空氣中吸到點所需的養氛,卻都徒勞無功,紛紛倒下。

如果是看得見的敵人,那就可以用雙手去拼命,去抗掙。可是從怒魂王江身上出來的九魂。遇到的卻是看不見的敵人,類青霉,恰好應了無妄之災。

怒魂王江,心中師卦飛出,將這九個行將倒下的魂魄陣列,一一扶上四五級台階。登向小瓦房魚貫而入。每一個登上九階台階的魂魄又經歷著怒魂王江走過的軌跡,凝魄凝形,幻化出各自的九個魂魄。層層循環之下,十夫長變成了百夫長,百夫長變成了千夫長。千夫長變成了萬夫長,……,只在瞬間,千軍萬馬,奔騰而下。

第一個魂魄凝形的怒魂王江躲在小瓦房內運籌帷幄,爭戰四方,而對手便是一次次阱然有序的類青霉素大軍。

一將功成,萬骨枯!

倒下去的有千千萬萬個王江魂魄,也有千千萬萬個類青霉。

躲在小瓦房的怒魂王江,坐在一張橢圓形會議桌的首坐上,和他的第一代魂魄們商量著戰事。

有一個小不點,躲在角落的一張寫字台上用心的听著,將他們商量的對策一一的記錄了下來,日復一日,太多了,小不點記到不願再記,最後竟懶到只寫下一句總結性的話︰「指揮每一個變異細胞和青霉作戰;戰術大把,略!」

時光荏苒,兩軍從一開始不停的相互攻伐,到形成對壘之勢,到後來彼此了解,互不相勝,到最後握手言歡,彼此相安,太平無事;便听到天空中一聲天音傳來︰「這藥越來越沒有效果了!」

小不點一驚,猛然抬頭望天,良久,嘆道︰「天空空何來天!分明是人聲!」

拿著厚厚的一疊筆錄,小不點走出小瓦房,看著周圍的一切,听到朗朗書聲,又听到教師訓斥學生之音此起彼伏。

小不點搖了搖頭,抓起地面上到處都是的王江魂魄骸骨,往天空扔去,化成一個個文字印在滿是烏雲的天空之上,原來是《易》釋繼文︰

如何利見大人呢?

比方說,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中,老師是大人,學生是小人。當學生的成績從考10分到考20分30分到考40分直至最後考到100分!哇,這時你對這個學生的喜歡程度每經過一次考試時間就如同學生的分數一般增長十度。假設你的喜歡程度就是一百度的話,那麼當你對學生的喜歡程度達到一百度時,你就會開始計厭這個學生了,就如同你一開始學生只考十分一樣的不喜歡他的!這是必然的,假設這個學生與你之間只有師生關系,而無何任其它關系,即只有一爻而無它爻,則最終你討厭這個學生是必然的!

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喜歡現在考個五六十分,然後經過老師的培養能夠達到*十分的學生。

要是這個學生一上來就考一百分,tmd的,你都可以當我的老師,我靠,我還做你老師!

讀完上面的這段文字,你還不明白如何利見大人,那我真沒辦法了,呵呵。

沒辦法,還得教。誰叫我現在是你的師傅呢,必竟心中之易已成,則人如草木,隨歲枯榮而已。

要利見大人。你就必須比大人差,也就是說你自己四五十分的水平,去見一百分的老師,這時你的行為就是利見大人的。

可是實際情況可能是,你也有考一百分的學生,可是你也很喜歡他的。那是因為他的為人處事這一爻在你面前表現得很謙虛,你在這一爻上還是大人的緣故。如果只有教與學這純粹一爻的話,那你就肯定不會喜歡上這個考滿分的學生的。

當你面對個個考一百分的學生的時候,你會從心里生出一種渴望,渴望他們能偶爾錯一錯。能讓你這位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有點話說,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哪怕學生個個考一百分,你也並不能因此成人,即你也並不能因此而水漲船高,因為法早已加在你的這個肉身之上。法早已束縛了你的自由之身,但也是因為法不像法的緣故。

關于情與法,這仍是一個陰陽消長的問題,情到深處則為法,法到深時必無情!處處用情處處法,處處用法處處情。無法無情,無情無法!

當一個人陷于尷尬境地的時候必是糾結于情與法之中的時候!

讓我舉個例子來為你說明一下情與法吧!注意了。說情與法,本質上還是在說陰陽消長的問題,只是想通過下面這個例子教你如何運用陰陽消長去處理問題而已了。

就比方說以普遍的學校要求老師布置作業、收作業、批改作業這件事情為例。你是否經常踫到作業收不齊的情況呢?你是如何處理這個不交作業的學生的呢?學校可沒有付與你任何法去約束這位學生的行為嘍,你最多也只是能批評教育而已。不能打又不能罵,結果你會發現批評教育常常是如此的蒼白無力!(現在的教育是法律規定不允許開除學生的嘍。)可是你也會看到有些老師就特別的受學生歡迎,哪怕是成績不好。心底下為了不駁老師的面子,抄也要抄來交嘍!

這兩種強烈的反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針對收作業用陰陽消長分析,從根本上說︰

1學校不賦予老師任何法,去約束學生不交作業的行為。

2結果是老師只能用情不能用法。

3第一位老師用情不夠。至使情不像情法不像法。

4第二位老師用情至深,以至于至情即法!

但值得一提的是「關業作業問題」學校對師卻是用法的,總會以此做為一個老師好壞優差的標準,進一步決定其「升與遷」。

也就是老師夾在情與法之中,必然是糾結的。

也就是說老師被夾在陰陽之中,必然是糾結的。

那麼你不經要問,如何擺月兌這種糾結呢?

問得好!我們「學易」,無非為就是為了「用易」,學而不會用,那不是真學,而是假學。真知即行,不知亂行,半知行不通。

第二位老師本身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決辦法,「化情為法」。

那麼如何化情為法呢?處處用情處處法,情到深處即為法!

這個可以成為經典的解決方法,因為它是一個極端的解決方法,所以經典,但不普遍,也很難推廣。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不是對學生下手,而是對上一級別,即對你執法的人下手。那就意味著你要去接近你的領導,在有意無意之間,讓他接受你的思想並明白老師的難處,從而使他在執法的過程中發生松動,則法將不法,都沒有法加在你身上了,你自然就不糾結了,你自然就開心了,學生作業交與不交你也就不會那麼看重了。這種解決方案,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普遍,但是多數人能做到,特別是在目前的環境(xxxx年xx月xx日,xx,xx,xxx,……)中。

那還有第三種解決方案,那就是︰法必竟不是道,法是區域性的,而道是沒有區域性的,要想避開這一法,那只要跳出法所管割的區域就行,比方說,離開這個你覺得法太過的學校,就行了。

但是要警告你的是,你離開此間法域必然瞬間又落入那間法場,因為無形的道無處不在。則道的形,即法,也將無處不在。別以為你離開這個法太過之地,你就真能成就一番你所謂的事業。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說了一大堆的廢話,無外乎是想讓你明白︰‘何為陰陽,及何為陰陽的消長’。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陰陽的一一對應關系。

在日常表達中,我們會說‘情與法’,可是我們也常說‘情商與智商’。這就怪了,情與法對應,情又與智對應?如果用陰表示情用陽表示法,如果用陰表示情,用陽表示智,則你會發現這種一一對應關系馬上被打破了。陽的反義詞只有一個是陰。可是你卻發現情的反義詞卻有兩個法與智。難道陰陽的一一對應關系錯了嗎?

要真錯了,我前面所講的一切就歸零了,沒臉做你的師傅了,呵呵。我要打包裹走人了,實在是太丟人了!太丟人了!!呵呵。

其實陰陽還是一一對應的。你要這樣理解,就是法與智這兩個字,其實表的是同一個意。兩個字表同一個意的事情其實還是挺多的。比方說,你老豆,你父親。再比方說,三秒未,兩秒初。再再比方說。你老婆,你內人。

《易》的根本思想就是︰陰陽的一一對應關系!

如果這個思想不堅定,其它後繼的一切免談,我們的師徒緣份就此結束,呵呵。唉,真是。有沒有這樣的老師的,動不動就要趕學生走人的,呵呵。還真有,不就是我了?

對了,別把我看成和尚。我不是和尚,和尚算不了什麼的,應聲即死而已。學《易》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當和尚。特此向我這些暫時的徒弟們說一個老師心中覺得特別經典的故事,那就是︰《王老虎搶親》,呵呵。

為什麼說它經典呢?因為別人取老婆用的是情,而他卻用法。求求你啦,嫁給我吧!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求,總是求。可是王老虎就不同了,他沒有求,直接搶,搶了個老婆回家。

當你明白什麼是經典時,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經典就是一種極端,就陰極或陽極。

而要明白陰陽以及陰陰消長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當你也用《易》的陰陽以及陰陰消長去看《王老虎搶親》這個故事時,覺得很經典時,也就是你‘乾卦︰爻二’學得很透徹的時候了。

附帶補一點︰應聲即死

你叫了,不答應你的和尚才是放下了世俗一切,不為世事所拘的真和尚。

你叫了,他馬上回答你一聲,或回過頭來,都說明他為世事所拘,是個假和尚。

附帶再補一點︰自命為師。

呵呵,看此文章的人或有高或有低,剛才一時得意,自稱老師,呵呵,見笑見笑,呵呵,不知者,不為罪啊!您大人有大量……

小不點,扔完地面上的王江魂魄骸骨,烏雲消散,露出蔚藍的天空,那些《易》釋文字化成一顆顆星星瓖嵌在遙遠的星空之上。

地面,那條人形石仔鋪成的通幽小徑,石子路,一下子大慟,每一個石子小人都舒伸著懶腰,神情驚異,變換被定格的資勢,站了起來,昂望星空,認真的研讀起來。

而半山腰上的課室里一個正被老師批評著的學生,露出了一絲邪笑,心中想著︰「你這個xx老師算哪根蔥,我爸是xxx!」

站在梧桐樹下的小不點低頭看著山下課室里發生的一切,很想很想提醒那個兢兢業業的老師教育方法不對,但終究沒有動手,心中低咕著︰「你快抬抬頭看看天空飄著的文字吧,我的前生!」

據玄門記載︰

師的概念,一開始是,遠古一個老人帶著一群年輕人開拓大自然,這個帶頭的老人被稱為師。後來社會發展了,帶著一群人的人一般都是指軍隊的首領或指揮者,即軍中之師。再到後來,訓誡教育一群人的人被稱為師。總之,「師」,這個字有一個特點,就是指導或領導一群人的人。

而能夠指導或領導一群人的人,一般都是社會閱覽豐富的人,而要想成為社會閱歷豐富的人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時間長了人就會老,老而成師,所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學生之師前面會被加上一個字「老」,即「老師」。

可惜的是,今天的老師,多半從學校一出來就進學校教書了,談何閱歷呢!沒閱歷的人自然是年輕人,卻要頂著個「老」的重任,何以名副其實呢!

話多了,我醉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師行跡最新章節 | 三師行跡全文閱讀 | 三師行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