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世唐朝 第五十八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

作者 ︰ 默默而作

一大早陽林就帶著昨夜收獲的奇珍古玩開始在**活絡起來,李二的幾大嬪妃都親自送了幾件不錯的金銀器過去,長孫那里自然不用說,程處默死活不肯交出來的夜明珠此時已經是她的玩物了。

「小林子啊!你真正就是善財童子轉世啊!一夜時間就賺了三萬貫外加這些奇珍古玩,比母後的時裝店來錢還快呢!要不••••••」

「母後,您還是別想了,醉仙樓的場面您見一眼就會狂,這錢不適合您掙,小子今日來除了提前給您提個醒,注意別讓陛下也往醉仙樓跑之外,還有個比這更來錢的路子需要跟您商量商量。」

陽林不能提錢,一提錢長孫的眼楮就放光,李二有一夜模著長孫的胸脯跟她說過,小林子的手段除了能為李家帶來巨額的財富,還能變相的消弱世家大族達官顯貴的財力,只要長此以往,富人的財富都會流入到民間,從而減輕他們對李唐江山的危害,長孫深以為然,是以,她便開始想盡辦法賺富人的錢。

「快快說來。」長孫的迫切猶如姬梧桐得知陽林有解決他們姬氏一族繁衍的方法一般,急不耐。

「兒臣打算在陽江東岸建造一個大型工業園區,先期投入三萬貫的啟動資金,其中包括家具廠,釀酒廠,織布廠,染料廠,制衣廠,制藥廠,家禽養殖廠,家畜養殖廠,水產養殖廠,食品加工廠,這十廠的廠房建造。再有之後的設備,以及人力物力投入,大概需要二十萬貫到三十萬貫左右,以靠初期的營業緩慢補給,只要這十廠建設完畢,相信每一天的收入,也不止三萬貫。

兒臣還打算在陽江西岸建造另一個大型工業園區,也是分為十廠,其中包括煤炭廠,鋼鐵廠,模具廠,造車廠,造船廠,造紙廠,印刷廠,磚瓦廠,陶瓷廠,琉璃廠,這十廠的啟動資金就要大于十萬貫,後期的投入更是無底洞,但是能給大唐帶來的,絕對不僅僅只是財富那麼簡單,如果財力不足,以比東十廠緩建一段時間。」

「這,這••••••。」

長孫面對陽林的時候眼里總是有冒羅圈紋的習慣,今天的圈圈特別大,這麼大的攤子,工程量幾乎不下于開鑿陽江河了。

正當這二人談的興起的時候李二慢悠悠的踱著步子走進來了,看他不緊不慢的步伐,陽林當然是猜到這家伙在外面偷听了一會。

「這就是你對長安城外百萬災民的安置計劃?」

李二的政治眼光自然比長孫要高的多,他也早就知道陽林在醞釀這樣的計劃,陽林曾經說過,並不打算放這一百多萬災民回家鄉。

「還是父皇英明,這東西十廠如果全部建成,起碼需要幾十萬勞動力,只要每家每戶能有一個人進到廠里做工,就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再有陛下給每戶分配的一套磚瓦房和兩三畝田地,他們的日子只會過的比原來更好,所以建廠將是來年的工作目標。」陽林侃侃而談,美麗的憧憬道。

「朕雖然對你的計劃也充滿信心,但如果明年這些人還需要朕的米糧來養活,大唐就要被他們吃垮了,你難道沒有想到糧食的問題?」李二皺著眉頭坐在了長孫的錦榻上問道。

「當然想過,魏相他們以為,百姓開春以前不能回到歸屬地展開春耕明年就會餓死,現在建造大量的磚瓦房其實就是沒事找事,活泥巴玩,但是兒臣不這麼認為,猶如在王家村那一夜兒臣對父皇所說,想要進步,首先得打破固有思維,百姓並非只有種田一條出路,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也並非只需要吃飯,東西二十廠,能成為隨便一個廠的技術工,他都能創造比種地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值,況且,我還是要說,明年根本就不適合種地,如果今冬沒有雪,明年將是一個比今年還要多災多難的年頭,往不能產出的地里播種,還不如直接給他們吃的好,至于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兒臣建議您先召見了駐軍在灞水的嶺南公世子再說吧!」

陽林沒有直接告訴李二,貞觀二年整個就是個災年,開春之後將會有洪災,跟著便是蝗災,瘟疫,之後又是大旱災,百姓在這樣的年頭種地,等于是一種自殺行為,還不如放手搞工業,提前從外地籌集糧食劃算,當然,在這盆災火燃燒之前,還有個往里填柴的突厥頡利汗要來大唐打秋風,現在要是把百姓放回去,不正好給頡利搶掠的機會麼。

「嶺南?有什麼說頭?」李二閉目想了想問道,他這一生轉戰南北,還真沒有好好瞧瞧嶺南這塊土地,印象中那里是比較貧瘠的地方。

「嶺南處處都是寶,但想要真正的開,沒個五年十年難以成功,兒臣所提嶺南,是想陛下再往南想想,漢武帝當年得而復失的交趾三郡,是個產糧的好地方,馮智戴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在交趾采購了八十萬石糧食,陛下如果能從交趾想辦法,想必弄些糧食不難,那里是有數萬傾畝產八百斤,一年三熟的稻米田。」

對于李二這樣的戰爭販子,陽林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只要有利益,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動戰爭,只是眼下大唐的情況不容觀,根本動不了戰爭,那就只能先委屈求全了。

「計將安出?」

李二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拿下交趾的辦法來,那里太過偏遠,往返還需要經過南蠻部落的領地,道路十分難行,馮智戴能押送八十萬石糧食到長安,還是冒險走了兩三個月的水路,在唐朝,航海技術不行,哪怕是走近海,也算是一種冒險了,馮智戴能將糧食押運過來,還真是佔了幾分運氣的成分在里面。

「這個麼,難度並不高,要等馮智戴到了長安我們一起商議,關于東西十大廠的計劃,我是希望陛下能出面統籌,錢財如果不夠,以公開招股,大唐的富人其實很多,從他們一夜之間以在醉仙樓消費十八萬貫就能得出這個結論,希望這個大工程能順利的跟陽江運河工程餃接起來,一旦最終完成,大唐從此將再也不缺錢財。」陽林輕易的不做計劃,一旦做了計劃,就是震的人胸口麻的大計劃,李二相信他的手段,但是對于什麼‘公開招股’以來錢,他還不是很理解,所以又提出了疑問。

「公開招股說白了就是大家合起伙來做生意,按照固定份額,將生意分成許多個等份,比如開設這二十個大廠需要兩百萬貫資金,那麼每一萬貫,我們把它當成兩百份,任何人都以出一萬貫來購買一份,當這些廠開始盈利了之後,將所有的盈利分成兩百份,按照購買股份的多少來分成,如果一年盈利兩百萬貫,那麼每一份就賺一萬貫,如果盈利四百萬貫,那麼每一份就賺兩萬貫,陛下以大唐的土地入股,以佔總份額的百分之三十,我以技術經營和一部分錢財入股,佔總份額的百分之五十一,剩余的百分之十九,以公開售,讓有錢人來入股,當然,如果購買股份的人越多,股份就以賣的越貴。」陽林簡單的解釋了簡化版的股份制給李二听,當然還是將他說的滿臉羅圈紋。

「為何朕只佔三成,你卻要佔五成多呢?那樣盈利之後,豈不是你比朕還賺的多?」李二也不是完全白痴,對于拿大頭,他還是很看中的,雖然他還沒有想象到這二十個大廠究竟能創造出多少財富。

「兒臣佔這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主要是為了保證絕對的經營管理權,股份制公司一旦產生,那麼佔股份一半以上的最大股東就是經營決策者,如果陛下有信心自己開設這樣的廠賺錢的話,陛下以自己開廠來經營,佔多多的股份,再說了,兒臣的那點股份只享受利潤分成,是不以出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經營權。」陽林半忽悠,半說明的繼續解釋道,一旦大廠開始盈利,有賣股份的才是怪事,當然,如果不是為了盡快解決大唐的一些問題,陽林完全以慢慢的開獨資公司,將天下的財富盡收入囊中,其實到了一定程度,錢財不過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再多也沒意義,還容易招禍,改變整個大唐的生活水平比擁有一座不能吃不能喝的金山銀山有意思的多。

李二似懂非懂的應下了,陽林陪著他們夫婦吃了頓午飯之後就出宮了,他答應過古月刀文今天去匠作監看看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霸世唐朝最新章節 | 霸世唐朝全文閱讀 | 霸世唐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