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第二卷 長安行 第四百七十一章 建議與提醒

作者 ︰ 燭

第四百七十一章建議與提醒

「凌煙閣?」李世民很快平息傷感的心態,皺眉道︰「這是何物?」

「就是類似于漢代麒麟閣、雲台的建築。」韓瑞連忙說道︰「不過,稍有不同的是,在臣的設想之中,這個凌煙閣,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與麒麟閣、雲台一樣,供奉有功于社稷的將相功臣樓,二是建造一個英烈堂,供奉征戰沙場,為國捐軀的將士,立其牌位,述其英勇事跡,以供百姓悼念瞻仰……」

「凌煙閣,功臣樓,英烈堂」李世民沉y n起來。

麒麟閣十一功臣,雲台二十八將,在史上赫赫有名,李世民自然清楚,表彰功臣,不僅可以收買人心,更是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有利于後人效仿,對于李唐江山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其實在李世民的心里,也隱約有這樣的念頭,可是頗有顧慮,畢竟這些開國元勛,大部分仍然健在,本來已經名滿天下,再加以厚譽,恐怕不好控制,盡管如此,對于韓瑞的提議,李世民也有幾分遇到知己的感覺。

在李世民看來,韓瑞不是近臣,與自己接觸不多,不可能揣摩到自己的心理,而今也有這樣的念頭,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可惜這個提議,有些過早,顯得不合時宜,李世民立即在心中否決了。

不過,相對功臣樓,李世民更加在意的是英烈堂,以他的政治敏銳x ng,自然明白,建造這個英烈堂的好處,如果說凌煙閣是收買天下官員臣子的心,那麼英烈堂,就是籠絡天下軍民之心,其中好處種種,簡直就是妙不可言。

李世民雖說是二代皇帝,可是久經兵事,戰功赫赫,李唐的江山,有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威望高于李建成,所以玄武 n之變後,才能順理成章的登基即位,沒有引起權貴勛爵的反彈。知兵事,也是憑借武力奪得江山、帝位,自然清楚軍隊的重要x ng。

韓瑞提議構造英烈堂,意義遠遠高于後世的英雄紀念碑之類,因為這些建築,只有單純的紀念的意義而已,只是供人緬懷、悼念、觀瞻、以史為鑒,繼承先烈遺志,不要忘記過去的恥辱等等,作用不夠突顯,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忘記了。

然而,在古代,百姓相信靈魂的存在,相信祖宗,會在y n冥之中,庇護子孫後代,所以非常虔誠的燒香禮敬,年年祭祀,從來不敢怠慢,有了供奉陣亡將士的英烈堂,相當于把軍屬百姓與朝廷緊密聯系起來,意義非比尋常。

唐代初期,軍人的地位較高,實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免去徭役,即使戰死沙場,朝廷也會厚葬撫恤,免去陣亡將士家庭幾年的租稅,相對以前來說,待遇也算是優厚了。

但是,人死不能復生,再豐厚的撫恤,也不能抹去,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親的傷悲,對于這種事情,李世民也頗有感觸,畢竟在少年時代,感情單純,沒有皇位之爭,李世民與兄弟姐妹的關系,也是非常親密的。

李家起兵之時,不可能順風順水,兄弟血親被擒被殺的事情,也常有發生,那種撕心般的痛苦,李世民怎會忘記,將心比心,如果做些事情,可以減輕陣亡將士家屬悲痛的心情,李世民也樂意而為。

況且,又能穩固李唐江山,一舉兩得,這等好事,李世民只會嫌少,不會愁多。頃刻之間,李世民心中有了決斷,立刻揚聲道︰「來人,傳禮部尚書覲見。」

一會兒之後,內sh 傳話到禮部衙房之中,王珪心中有些奇怪,自己才從宮殿回來片刻,怎麼又召見了,難道是剛才的事情,有什麼疏漏的地方?王珪百思不得其解,卻也不敢怠慢,理了下衣冠,又趨步而去。

再次來到宮殿之 n,在內sh 的引領下,王珪輕步而進,越過幾片珠簾,隱約听到殿中有人在說話,斷斷續續,似有幾分熟悉。

「……微臣苦勸良久,武都督依然無動于衷,xi 臣慚愧……第二天江陵縣主簿上 n求親,武都督現身,據臣猜測,應該是關心長nv,不過言行之中,好像沒有打消輕生的念頭……」

王珪放輕腳步,慢慢走了進來,頓時有幾分驚訝,因為娓娓而談的,正是太常博士韓瑞,在匯報荊州之行的情況。

察覺有人進來,韓瑞聲音稍微放緩,發現來人是禮部尚書王珪,猶豫了下,看到李世民沒有叫停的意思,只好繼續往下說,還好只剩下幾句話,ji 待了見證錢豐與武明則的定親,與武士說了幾句廢話,直到揚帆返回長安,至于其他旁枝末節,估計李世民也不會有興趣,自然直接忽略過去。

「晉陽公,忠義……」李世民感嘆,不管心里有什麼想法,對于這樣的行為,只能提倡贊揚,樹立典型,不能否決,免得某些心思狡詐之徒,曲解自己的言語。

「參見陛下。」王珪趁機行禮。

「王尚書,安坐。」李世民引手,嘆息了片刻,吩咐王珪,寫封書信,勸慰武士。

盡管,曾經同朝為官,同殿稱臣,可是王珪與武士的關系,非常陌生,不過即使皇帝吩咐下來,王珪自然不會推辭,應允下來,而且也清楚,以皇帝的脾x ng,絕對不會為了這點xi 事,特意召他前來的。

果然,一聲余嘆,李世民臉上帶著幾分嚴肅表情,認真說道︰「韓卿,你把剛才的建言,就是建築英烈堂的事情,仔細說給王尚書听。」

也有點兒口干舌躁,不過也不指望皇帝能夠注意,賜下茶水,韓瑞咽了下喉嚨,就要重頭述說之時,腦中靈光閃現,注意到李世民的吩咐,只是英烈堂,沒有功臣樓……

確認自己沒有听錯,韓瑞心念急轉,不敢遲疑太久,立即省略功臣樓部分,直接闡述英烈堂的設置與構建,及其功能,基本上,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簡略版,再加上韓瑞自己對于古代禮制的了解,加以補充,計劃十分粗略。

沒有辦法,古今的情況不同,拿來主義根本就行不通,而且韓瑞本身,又不是李淳風這樣的妖孽大才,倉促之間,難免有幾分紛lu n,不過也勉強表達清楚,沒有詞不達意的地方。

說罷,韓瑞自己也有幾分心虛,不知道這樣的提議,在古代算不算是驚世駭俗,犯了某些人的忌諱,爭相反對,群起而攻之。

韓瑞的聲音才落,李世民就有兩分急切道︰「王尚書覺得如何?」

看了眼韓瑞,王珪的眼楮,掠過一抹復雜神s ,沉y n說道︰「將士浴血沙場,盡忠報國,風光厚葬,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陛下仁慈,優厚撫恤,更是將士軍屬之福……」

韓瑞輕輕皺眉,連他都可以听出,王珪這是在顧左右而言他,盡管不是在說廢話,但是根本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提都沒提英烈堂,難道是在委婉的反對?

不僅韓瑞這樣猜測,李世民也是這個想法,臉上故意l 出不悅之s ,高聲道︰「王尚書,既然你知道將士之苦,那麼應該明白,設立英烈堂,就是要供奉這些為國盡忠的英烈忠魂,這等千秋大義之事,為何要反對?」

「臣沒有反對。」王珪搖頭,也沒有害怕惶恐,不亢不卑說道︰「只是覺得,這樣的大事,不可草率決定,還需要召集群臣,仔細商量才行。」

听到這話,韓瑞可以確定,一定是什麼地方,考慮不周,以至于讓王珪,心中有不同的意見,可是看出李世民,同意建築英烈堂的想法,知道自己勢單力薄,不能阻止,干脆把同僚都招來,一起反對。

當然,或許有幾分惡意揣測,不過韓瑞從來不介意,以最大的惡意揣度別人,真是n ng不明白,王珪的官聲,好像也不錯的,怎麼連這樣的好事,也會反對。

雖說,建造英烈堂,肯定有些勞民傷財的嫌疑,畢竟動用的是國庫的錢糧,而且還要發動民工匠人徭役,但是采購木材石料,調運錢糧,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帶動經濟發展,增加稅收,無非是把錢從右口袋放到左口袋,不算過分。

韓瑞心里念念碎碎,卻是沒有注意到,李世民眼楮掠過的了然之s 。沉默了下,李世民點頭說道︰「沒錯,多虧王尚書提醒,是朕疏忽了,此事再議吧。」

「陛下聖明。」王珪說道,嘴角多了點欣慰笑容。

拿了本奏折,李世民h u筆批閱,淡聲說道︰「嗯,你們退下吧。」

「臣告退」王珪與 不清楚狀況的韓瑞,齊聲說道,悄然起身,退步出了宮殿。

出了殿 n,韓瑞恪守規矩,自己落後幾步,禮讓王珪先行,其實,韓瑞也有些尷尬的,想要避開王珪,可是禮部與太常寺的方向相同,宮殿兩旁,多是禁地,想繞步也不行,所以韓瑞也只能低頭,乖乖的跟在王珪的身後,慢慢而行。

忽然,發現前面人影停下,韓瑞連忙止步抬頭,卻見王珪回身,意味深長道︰「韓博士,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什麼意思?韓瑞頓時錯愕,呆呆的看著王珪輕步而去,身影消失在禮部的衙署,腦中思緒萬千,心中覺得,王珪這句話,不是惡意的警告,而是提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朝小地主最新章節 | 唐朝小地主全文閱讀 | 唐朝小地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