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狱 第一回 白须翁闹市妆神 李智勇敲钟作怪

作者 : 半截鱼竿

干将龙腾破月,轩辕圣化惊天;开篇演义论根源,何处飞来神殿。

展臂撕开混沌,随心点缀仙园;修身求道有真言,亘古因循不变。

——调寄《西江月》

话说广州某名牌大学三年级学生李智勇,原本是湖南衡山脚下的一个孤儿,祝融峰一位老道收养长大,时间一长,也跟着老道学了一些拳脚。随着年龄增长,李智勇才知道,原来这个老道也是半路出家,原因就是自己的一儿一女向往西方,移居国外。一气之下断绝了关系,愤而出家。

老道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在李智勇还小的时候,就开始讲解《西游记》、《封神榜》之类。年龄稍长,又开始讲解《山海经》、《道德经》、《鬼谷子?纵横捭阖》。闲暇之余,老道就会把关于《金丹妙诀》、《金碧经》之类的玄妙乱说一通,还不断督促李智勇盘膝打坐,说一些筑基之类的胡言乱语。偶尔闲得无聊,也把一些武学秘技、奇门战阵之类作为秘闻讲授许多。

有时候,老道三杯寡酒下肚,令人齿冷的酒品就会上来。酒酣之处,胡说八道一旦开端,那简直就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谈到三清中落,贪污**之地寺庙香火鼎盛,导致佛教猖獗。就会狂性大发,开始指天骂地起来。按照老道的说法,正是因为佛教猖獗,才导致**之风日盛。因为佛教带给人们的最大感悟,就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历代贪官污吏都是前半生不顾他人死活,自己拼命捞钱;到了后半生就准备放下屠刀,拿出钱财兴建寺庙,貌似就要普度众生,准备成佛了!

最后总是高声朗诵“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膨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

刚开始,李智勇年龄还小,每逢老道发狂,就躲在一旁,偷听老道的歪理邪说。再后来,得到道观资助,开始上学读书。李智勇自小聪明伶俐,机智多变,学习成绩一路拔尖。此后考上大学,竟然能够依靠奖学金度日。不过,接触社会的时间长了,李智勇发现老道当年的发狂之说,倒也有些歪理的意思。

李智勇因为自小的根基,曾经参加高校运动会,得过南拳亚军。现在是学校业余专长南拳组组长,手下原本有几十名兄弟。因为自幼孤苦伶仃的缘故,李智勇非常看重兄弟情谊。就因为替手下的兄弟们出头,还非常荣幸地得到过学工处的两次警告处分。可是这学期都忙于找企业搞毕业实习,兄弟们找到李智勇请假,虽然大家万分不舍,但考虑到都必须争取糊弄一个过得去的毕业设计,所以最终还是跑得没影了。

话说庚寅年孟秋月丙子日凌晨,李智勇按照自己自小养成的习惯,跑到宿舍后面的树林中晨练一番之后才回来。百无聊奈之下,就和寝室里留守的同学开始卧谈起来。

本来讨论的是有关找企业实习的问题,可不知谁带头,慢慢就变成了国际时事方面的争论。什么政治理念,经济形势都成了争论的话题。还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一下子又转到了军事方面。什么美韩联合军演,台湾又要军购;卡扎菲时日不久,菲律宾似乎劲头很足;越南和印度不清不楚,缅甸和泰国排华日趋严重;俄罗斯又对中**事力量指指点点,欧盟竟然不接受中国的几点建议;西方包围中国,国内展现大国风范,始终文质彬彬。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李智勇参加争论半天,最后也没结果。兴意阑珊之下,一时间记起抚养自己的老道,可惜前年已经仙逝了。老家的南岳衡山,现在应该是秋季旅游的好季节吧?又想到大冬天时节,老道带着自己游览祝融峰,在绝顶观雪景的好处来,不觉嘘嘘不已,黯然神伤。

神游天外良久,李智勇猛然想到自己来粤三年,竟然没有逛过祭祀祝融的海神庙,顿觉大是失策。于是收拾一番,立马冲出宿舍,挤上公交车,从黄埔老港沿广深公路往东,一路直奔黄埔区庙头村海神庙而去。

到得景点正门前,抬头就见巨大牌坊,上书四个大字“海不扬波”。李智勇仔细看了看牌楼上面的几个字,越想越不得劲。于是撇撇嘴,在心里恨恨地骂道:“狗屁海不扬波!现在应该是暗流奔腾,恶浪滔天才对!”

正在寻思买票与否,李智勇眼角瞅见东面一角蹲着一个身穿灰白长衫的白胡子老头儿,貌似正在摆弄几个小物件。一时间兴之所至,李智勇迈着八字步,慢慢踱到了老头儿面前。

原来老头儿正在地面上摆弄几个说不上来是否古董的小玩意儿,其貌不扬。

李智勇随口问道:“老先生,你在干嘛?”

“准备做生意。”老头儿头也不抬,信口答道。

李智勇蹲来,仔细打量那些小玩意儿,都貌似年代久远的东西。突然看见一个一寸宽,两寸长的黑色牌牌,上方呈锥状,下方平直,好像一个微缩盾牌,又好像古代大臣觐见皇上的时候,手中所持玉圭的缩小版。上端还有一个貌似“路路通”的玉质项链相连接,看样子是挂在脖子上的玩意儿。

“你这是一个什么东东?”李智勇问道。

“这是我的宝贝。”老头儿抬起头来,翻了翻白眼说道。

“多少钱?”

“不知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做什么生意?”

“谁说我做生意?”

“你刚才说的。”

“我说了吗?”

“你说了。”

“我说准备做生意,没说要做生意。毛病!”

“你还说我毛病?算了,看你年纪大了,不和你争论。这玩意儿我要了。”

“十万块。”

“十万块?嗯,老先生,你把左手给我看看。”

“干嘛?”

“我给你把把脉,看看到底是老年痴呆,还是什么的。”

“别胡搅蛮缠,要就拿钱来。”

“你把这个玩意儿先给我看看再说。”

“那你就看看吧。”

老头儿把这个挂件递给李智勇,然后翘着半撇嘴,抖着白胡须,斜着老花眼打量李智勇。眼睛半睁半闭,看那样子,似醒非醒,着实古怪得紧。

李智勇拿着挂件仔细瞅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好处来。只觉得这玩意儿入手温润,腻而不滑;非金非铁,非石非木;黑中带紫,流光溢彩。弄了半天不明白,李智勇干脆挂到脖子上试试感觉。嗯,刚好合适。这个盾牌,呃,或许是玉圭,正好贴在心窝处。

“老先生啊,我们商量商量吧。”李智勇开始喜欢这个玩意儿了,于是说道。

“商量什么?”

“我呢,是个孤儿穷学生,自小就是一个老道抚养成人。现在从湖南衡山来这里读书。十万块指定没有,十块钱怎么样?”

“真的没钱?”

“真的没钱啊。”

“想要啊?”

“说实话,确实想要。”

“那好。如果你到里面的正殿门口,能够有本事把那口铜钟敲三下,我就送给你了。”

“真的吗?说定了,不准反悔。”

“不反悔。为了表示我的诚意,你可以一直挂着进去。”白须翁一副笃定模样地随口说道。

李智勇闻言大喜,立马到购票处买了一张门票,一溜烟地向里面奔去。

过了大石牌坊,就是头门的庭院。庭院东、西两侧各有一对青石华表和一对石狮子,彰显出神庙的威严与不凡气度。

穿过庭院,就发现头门两廊分立着千里眼和顺风耳;越过门槛,就看见两尊门神,正是双锏大将秦琼秦叔宝和黑脸大将尉迟恭尉迟敬德。可怜这四位大神,日夜守护着神庙,其忠心耿耿真可谓是千百年如一日。

“可惜了啊!让你们哥四位在这里沐雨餐风,结果啥作用没起到。”李智勇一路走一路感叹。

庭院过后就是前殿大门,门楣上方是一块紫色“南海神庙”的横匾,大门两边题写一副对联:“白浪起时浪花拍天山骨折呼吸雷风;黑云去后云芽拂渚海怀开吞吐星月。”原联由清代林子觉撰写,现联由广东省著名书法家卢有光于1991年重书。这副对联生动地绘述了南海神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神力。

越过前殿,终于看见了供奉祝融大神的正殿。

到门口一看,嘿,好一座威武大殿!这是仿明代木结构琉璃瓦歇山顶建筑。屋顶用绿色的琉璃瓦覆盖;中间有双凤飞翔、鳌鱼倒悬等纹饰的琉璃瓦脊;上部有两条躯体弯曲作腾飞疾走状的苍龙造型,貌似正在争夺当中的宝珠。据说,双凤代表美丽,鳌鱼代表自由,苍龙代表权力,而宝珠代表智慧。

“搞得到是神乎其神,不知道到底有何作用!”李智勇心中不平,只管放眼向里面张望。

原来大殿正中安放了连座大约四米高的南海神祝融。只见他头戴王冠,身着龙袍,手执玉圭,体态丰硕,神情却十分端庄,一派和蔼的王者风度。祝融像的背后有一块照壁,浩荡的海水上有一条龙腾云驾雾,两边有鎏金大字铭刻一副对联:“顺水千舟朝洪圣;伏波万里显真龙。”当真是宝相庄严,法力无边。明代憨山禅师有一首咏达奚司空诗,倒也写得十分生动贴切。诗云:“临流斫额思何穷,西去孤帆望眼空。屹立有心归故国,奋飞无翼御长风。忧悲钟鼓愁王膳,束缚衣冠苦汉容。慰尔不须怀旧上,皇天雨露自来同。”

大殿左右两旁有六侯塑像。据说这六个人都是为南海神镇压海上风云而各自立下大功的,因此在“多神教”的道教寺庙中也争得立足之地。他们分别是达奚司空为助利侯、杜公司空为助惠侯、巡海曹将军为济应侯、巡海提点使为顺应侯、王子一郎为辅灵侯、王子二郎为赞宁侯。

李智勇仔细打量一番,却无端生出许多感慨,不觉叹息再三。有一首《七律》单写李智勇此时心境,怎见得:

榕树森森寺庙陈,

牌楼古朴隐前身;

青砖斑驳沧桑印,

紫匾参差岁月轮;

双锏门神心未在,

单锤猛将眼空瞋;

扬波海域君知否,

坐享香烟做圣人。

逡巡半晌,李智勇才发现大殿东侧就是著名的大铜鼓和一口铜钟。铜鼓直径大约一米五左右,高约七八十公分。上下略粗,中间略细,倒是岭南腰鼓形态。通体青铜色,三线平行云纹布满全身。鼓面边沿,六头镇海牛均匀分布,倒有几分古朴森严之气。再看那口铜钟,口面一米左右,高约两米,铜岫宛然;沧桑痕迹分明,更显得凝重威严。

李智勇仔细一瞧,立马傻眼了。原来铜钟和铜鼓倒是在哪里,不过有铁链围着,旁边立着一块告示牌,上面四个血红大字:“游人免进”。

“该死的,这个老头儿耍我啊!”李智勇看着告示牌悻悻地在原地转圈圈。好在这个时候游客不是很多,李智勇倒背着双手,来回转悠,倒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可惜总有三五游人偶尔经过,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没办法,李智勇智豪继续在那里转圈圈,双眼不停乱转,实则打量着自己和铁链之间的距离,准备化身梁上君子,小试身手一番。

突然,一个灰布长衫的貌似道士和尚(到底是道士还是和尚,我也没看明白,嘿嘿。)来到铜鼓侧面的香炉上香。只见灰布长衫把三支大拇指粗细的檀香插入香炉,然后俯首低眉,喃喃自语。呃,或许是祷告什么地的,我没听见。李智勇一看时机正好,左右一瞅,好,没人!说时迟那时快,立马把腰一躬,双手前伸,脚下用力一蹬,就爬过铁链,伸手就去敲那铜鼓。

谁知道,李智勇的手还没有够到铜钟,就感觉一股巨大的吸力把他拉了过去。香炉里原本三股细细的青烟,突然间就无风暴涨,瞬间就化成一团黑雾!黑雾翻滚之间,不断幻化形状,最后就宛如一条紫色苍龙,呼啸奔腾,直上九天。李智勇看见这种古怪变化,直接就是肝胆俱裂,呆若木鸡!一个愣神之间,就发现自己被拉进了铜鼓,接着两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有诗为证:小子心中着意浓,横穿铁链欲敲钟。

谁知举首神明在,起雾香烟化紫龙。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仙狱最新章节 | 仙狱全文阅读 | 仙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