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模仿秀 第22章 好运来时(3)

作者 : 吉方军

老杨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周节能从他的视线消失还没有醒过神来。他和周节能不过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情同爷孙。

老杨回到工棚,躺在周节能曾经躺过的草席上,终于流出了眼泪。侄儿走进来,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才哑着嗓子说:“叔,您别伤心了。”

侄儿知道老杨是为死去的孙子伤心。当然,他也知道是周节能的突然离去勾起了叔叔伤心的往事。他说:“叔,要不我想个法子把那个小周弄回来陪您看场子?”

老杨翻身坐起,说:“别,千万别,他那公司比我这儿安全得多好得多!”

侄儿说:“您不是想嘛,他在哪还不是打工?”

老杨说:“错,打工也要选好地方!小明要是进了公司,能出事吗?”

侄儿说:“那当然,不可能。”

“所以,”老杨说,“我们不能耽误人家的前程!人家小周是高书记介绍过来的,连高书记都赞成他去唱歌我们还能反悔?再说了,他也不是我孙子!”

侄儿说:“他要是你孙子,你现在更不愿他回了我知道。”

老杨说:“你知道了还说!”

侄儿摇摇头,说:“叔,那您不要再伤心了。”

老杨吁口气,说:“算了,走就走了,我谁也不想了,都是命啊!”

其实老杨知道自己说了违心的话。死去的孙子他想。离开工地的周节能他想。怎么不想呢!

老杨突然想起一件事,就连忙拔了一个电话号码。

他是给石节时——周节能的三姐打电话。

老杨将周节能去星秀公司的事情告诉了石节时。为让对方放心,他还将叶老师——那个“耶”跟高书记的关系端了出来。

石节时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老杨的心就跳了一下。他以为石节时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痛苦。显而易见,到公司唱歌肯定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这跟对方“放虎归山”的思路大相径庭。

但他错了。

电话那头,石节时突然说:“太好了!谢谢您啊杨伯伯!”

老杨不放心,又问一句:“你是说他去唱歌好?”

“当然!”

“你真的不反对?”

石节时说:“杨伯伯,我为什么要反对呢?人生也就几十年光荫,一转眼就过去了,只要活着,好好活着就好”

老杨并不知道,石节时刚刚经历了一场情感冲击:她的一位得意门生前天晚上跳楼自杀,遗体今天火化。这位学生一向刻苦,三年前拿到了硕士学位,前不久又取得了博士学位,却在人生最灿烂时随风飘去

经历了这次打击,石节时突然大彻大悟,什么都想开了。什么“三步方案”,什么“放虎归山”,统统见鬼去吧!活着,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他对弟弟的期望值一下子降得很低。只要弟弟快乐安康地活着,她就知足了;如果弟弟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像普通人一样过日子她就谢天谢地了!

失去爱孙的老杨更知孩子“活着”好,就说:“对对,只要活着,好好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石节时仍将弟弟在省城的监护权交给了老杨,每月仍将付给老杨五百元“监护费”,直到弟弟成家。她说:“杨伯伯,您就把我弟弟当成您的亲孙子吧!他唱歌也好跳舞也好,只要他平安活着就什么都好!”老杨抹着眼泪说:“好好,我就认下这个孙子啦你放心!”但他又说,“我不要监护费千万不要,哪有爷爷带孙子要监护费的!”石节时很感动,说:“杨伯伯,这事让您多费心了。”

当夜,石节时给娘、大姐、二哥和四妹分别打了电话,表达了“只要活着就比什么都好”的意思。她说爱迪生不搞发明创造肯定更长寿,华盛顿虽然当上了总统也没有活两生,爱因斯坦华罗庚比尔.盖茨**这些人如果是百姓也许活得更快乐更健康更开心

大学教授和海归博导的话当然是对的。大家都无一例外地表示了赞成。赵春茶说她也想通了,只要娃儿活得好好的,将来找个姑娘结婚生子过上小日子就好了。大姐石节粮说她也想明白了,只要小弟平平安安不让娘操心,就比什么都好。二哥石节电说:“就让弟弟唱吧跳吧没人笑他怪他!家里有我替娘撑着,爹我用心料理绝不让他感染肺炎得褥疮!只要弟弟不流落街头有饭吃有衣穿,我在家里就烧高香!”四妹石节水说她观念早转变了,现在不是八几年九几年,研究生都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大学这条路弟弟不愿走就趁早拉倒,免得给他增加压力造成意外,只要弟弟活得好好的,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石家兄妹在电话里头都很动情,好像他们刚刚把弟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样,为弟弟的劫后余生而惊悸、喜悦和庆幸。但在他们心里,又都无一例外地涌动着凄凉、无奈和对弟弟成名成家的绝望,以及由此引发的来自内心不可言说的痛。他们都确信弟弟得了神经病,彼此又都回避着与神经病相关的一切字眼,并且都把弟弟当成正常孩子外出打工来推测、担忧和谋划。是啊,一个神经病能够让人请去唱歌跳舞混口饭吃,那简直就是祖宗保佑天掉馅饼,完全超出了他们“只要活着”的巨大奢望,他们能不惊悸、喜悦和庆幸吗?

舅舅赵大成一听外甥在省城让人请去唱歌跳舞还有饭吃,顿时就高兴得叫起来,说:“太好了,这比看场子扛包强多了!”他说他把店铺交给舅妈打理,这几天就到省城擦皮鞋。节时知道舅舅的本意:暗中保护外甥。她本想劝舅舅别去,但一听舅舅语气坚决,知道舅舅主意已定只好依了,并将杨伯伯的电话号码报了过来,让舅舅到省城后先与杨伯伯联系,轻易不要去找弟弟。赵大成说:“我知道,我知道!”

其实赵大成完全想象不到外甥“唱歌”以后的生活情形。不仅他不知道,连大学教授和海归博导石节时也想象不出。至于娘和石家湾的老少爷们老少娘们,就更难想象周节能现在的生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周董模仿秀最新章节 | 周董模仿秀全文阅读 | 周董模仿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