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模仿秀 第3章 退学风波(3)

作者 : 吉方军

石节能一气之下跑到离家五里多地的歇肩岭,挑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书包里只有两包方便面和一瓶矿泉水,另有二哥上个月送到学校的生活费,也就一百多块。要说出去闯天下,还真不行。但此时,一想到舅舅的话,他就发起狠来,决意到外面闯一闯。

天很快黑了下来。石节能看过一本介绍野外生存的书,此时就想起书中介绍的诸多生存办法。他决定照着书上的办法好好体验一下野外生存。他相信自己完全可以野外生存,说不准还能周游世界。这样一想,他就高兴起来,有种困鸟出笼的解月兑感。他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便悄悄模到附近的一个村庄里,找个草垛躺了下来。他感觉有些****,就吃了一包方便面,又喝了几口矿泉水。正准备睡,有个秃顶胖老头笑眯眯地在他身边坐下,从包里拿出两瓶水果罐头扬了扬,说:“吃吗?”石节能见这老头不像舅舅那么凶,就问:“您是谁?”秃顶老头呵呵一笑,说:“我是这村里的,家里太热,在外边睡习惯了,今晚正好有个伴。”老头再次扬了扬水果罐头,说:“我家里还有,给你。”石节能对这老头有些好感,便接了罐头,自顾躺在草上,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石节能完全没有料到,此时此刻的石家湾一片慌乱。人们为了找他倾巢出动,一夜无眠。后山的松林,山下的小河,屋后的竹园,村前的菜地,牛栏厕所,树上井下,塘边水边,人们打手电,举火把,叫着喊着,找遍了他们能够想到的每一个角落

天亮时,一无所获的人们陆续回到石家大屋。

赵大成开始后悔了。他没想到曾经那么乖那么听话那么招人疼爱的小外甥竟然如此倔强和顽劣,更没想到小外甥真的跑了。他昨天不过是想拿出做舅舅的威严来,用大话狠话煞煞外甥的邪气。他是望子成龙心切,一片好心啊!可是节能这一跑,还一夜不见人影,他就心智大乱,一筹莫展了。如果外甥是在什么地方躲起来,那倒罢了;如果这孩子真的想不开,做出什么糊涂事来,那他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吗他不敢往下想了。大姐赵春茶趴在姐夫石老蒙身上一把鼻子一把泪。“老蒙啊我真命苦啊,你凭什么要摔成植物人把这个家甩给我啊,娃儿退学了跑得无影无踪你说怎么办啊,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还怎么活啊”

赵春茶嗓子都哭哑了,精神几乎崩溃。石老蒙静静地躺在床上毫无知觉,别说是赵春茶哭哭啼啼,就是在床边放几个冲天炮,恐怕他也不会听到。植物人嘛,虽说活着,其实就跟死了一样。如果石节能真有个三长两短,那赵春茶怕是真的不想活了。石家老二石节电结婚几年没有孩子,前不久又分了居,外面风传是“没用”——不能过夫妻生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给石家传宗接代的就只剩下小外甥了。可是小外甥,竟让他吹胡子瞪眼睛气势汹汹地吓跑了,并且天上地下找遍了都不见踪影。

赵大成抬头看众人,大家也都是六神无主惶恐不安的样子。隔壁细公石乱唤突然一眨眼,说:“我这眼皮直跳莫不就是节能出事了啊?”村头二婶跺着脚,说:“细公您也太迷信了,跳个眼皮就出事?真要出事起码也要提前现个魂儿。”她说老屋阿婆死之前就现了魂,是她亲眼看到的。她说那天夜里她到塘边给外甥孙子洗尿布,一抬头就看到阿婆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刚想跟阿婆打个招呼,一眨眼人就不见了。第二天,阿婆就逝世了。上屋三姨做出费力思量的样子,这时就愣着眼说:“细公见多识广,他眼皮早不跳晚不跳偏偏这个时候跳,总有些蹊跷吧?这两天我也老犯迷糊大白天往塘里走,这在过去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啊”大家一听也都觉得三姨说得有理,节能退学是有些蹊跷,他那么聪明那么乖那么招人疼爱的一个娃儿,突然之间就不乖了,说退学就退学了,还就跟大人犟嘴谁劝也不听了,这不就是凶兆吗?大家推来测去,越说越怕。但是看到赵春茶和赵大成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就又做出轻松的样子,说现在都什么年头了,眼皮跳头发晕往塘里走那是身体出了毛病,节能肯定不会有事。但是大家又说,节能突然退学又找不到人影肯定是命中有个坎儿。都说这不是迷信。

石乱唤自告奋勇,说:“你们不要慌,我给节能打时!”

“打时”是当地山民的一种占卜方法,占卜人先烧艾水“净手”,再取半碗井水置于神案之上,对神案行三磕九拜之礼,然后从碗中取出少量的水置于左掌心,用右手食指敲击掌心的水,看水花溅开的形态和方向,即可推测失踪者的凶吉和所处方位。如果是为人“打时”,还要默念失踪者的生辰八字。

大家一听“打时”,像是在黑夜里看到了光明。石乱唤“打时”那是出了名的,灵验得很呐,连外乡人丢了牛丢了猪,都翻山越岭大老远的跑来请石乱唤“打时”。现在一听石乱唤要为节能“打时”,大家就都有了希望。

于是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有人去烧艾水,有人去取井水,有人打扫神案不多时,石乱唤就用艾水净了手,烧了香,对着神案上的半碗井水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又让赵春茶报了小儿的生辰八字,默默念叨,然后取水“打时”。石乱唤眯着眼把手掌看了又看,看得大家心里发毛。石乱唤慢慢放下手,脸却迅速严肃起来。赵大成凑过去问:“细公,节能还好吧?”石乱唤大声说:“不好!这娃子,这娃子赶快到大清塘,到大清塘去找!”

石乱唤这一说,大家全都吃惊不小。大清塘是很偏僻的一口野塘,又大又深,早年还淹死了几个人,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鬼塘。赵春茶立即哭了起来。赵大成说:“姐你莫哭,我们这就去那里找!”

大家涌出石家大屋,有人找绳子,有人找鱼网,翻山越岭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大清塘。

但是大家很快就放心了。因为大清塘水干见底。界岭村近两月旱情严重,大清塘的水早灌田了。两头大水牛卧在塘底的淤泥上,偶尔甩甩尾巴,一副悠闲的样子。

石乱唤愣愣地看着水牛,突然“哎呀”一声,说:“错了错了,我把节能的生辰八字弄错了,把人弄成牛了!”

虽说错了,但这并未影响石乱唤“打时”的权威。“节能出生在半夜子时。大凡在这个时辰出生的人,命是最不好算的。因为子时是当日午夜十二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之间。同是子时出生的人,有人是龙,有人是虫。”石乱唤说得头头是道。

石乱唤问赵春茶:“节能到底是子时头出生还是子时尾出生的?”

赵春茶费力地想了想,说:“这还真不好说,我痛肚子是早饭后,第二天半夜在医院里头做剖月复产,节能生下来我都昏迷了,哪还晓得几点?子时落地是我猜的。”

石乱唤说:“得得,我回去再给节能打一时。”

于是大家扛着渔网沿原路返回。

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吃过午饭,石乱唤、村头二婶和上屋三姨还有湾里的几位长老,又来到石家大屋商量对策。大家刚说了一会儿话,就听有人喊:“老三回来啦!老三回来啦!”

4

老三就是石节能的三姐石节时。

石节时出生时父亲年已不惑。那时石老蒙模着有些花白了的头发,感叹光荫易逝岁月难留。这样感慨一番之后,老三石节时的名字便叫开了。节时是五兄妹中学习最刻苦的孩子,也是石老蒙最引以为自豪的女儿。她是县里第一位考进北大的丫头,毕业后又考研考博,现在是国内一所重点高校的博导,算是从家乡走出去的杰出人才,县里的名人录上写着她的名字。只是她专于学问,至今三十多了还未成家。

石老蒙摔成植物人的时候,石节时正在外国讲学。家里人知道她出国了,就没有把石老蒙摔成植物人的事情通知她。直到石节能退学,赵春茶才让老二石节电给老三石节时打越洋电话。

父亲摔成植物人,小弟高考之前退学,这无疑是石家“天塌地陷”的事情。石节时于是就提前结束海外讲学活动,乘飞机搭火车坐大巴又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了。

到家时,她才知道弟弟让舅舅给吓跑了,至今没有下落。

石节时在大学里研究的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一听弟弟跑了,她的心就不正常地跳了几下,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现在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即使是大学生,跳楼也时有发生。至于高三学生,因为不堪精神重负走上绝路的就更多了。大舅头脑就是简单,不懂得心理问题的人哪。

石节时回到石家湾,让所有的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在石家湾在界岭村乃至整个驼背柳乡,她的见识才是最高的,她的话才是最权威的。因为她是博导,她出过国,还给外国人上过课。

于是石乱唤就打消了再次给石节能“打时”的念头,并且眼皮也不跳了。于是母亲赵春茶也不哭了,开始有了信心。于是舅舅赵大成不再是“天上雷公”,几乎成了外甥女的应声虫了。于是村头二婶、上屋三姨还有众位乡亲再也不信细公“打时”的了,都把寻找石节能的希望寄托在石节时的身上了。

石节时很沉着,很冷静,完全不像舅舅赵大成那样冲动。她听了弟弟失踪的详细经过之后,就不急着寻找石节能了。因为她相信弟弟不会走极端,这样兴师动众到处找反会增加心理负担。她的弟弟她了解,让娘和舅舅老宠着,突然挨骂肯定要反抗的,否则就不是她的弟弟了。她要让大家先安定下来,等过了晌午再作道理。

石节时不急着去找弟弟,但这并不等于她心里不急。她发现,如果不及时改变石家长辈的观念,不及时纠正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法,即使弟弟回来了,也难免不再发生意外。

所以,她先要给大家洗洗脑子。

于是她说:“舅舅,细公,二婶,三姨,各位长辈,我长年出门在外,东奔西忙,无暇顾及爹娘和兄弟姊妹,家里多亏了大家照顾,节时这里给您们磕头了!”她说完,就要跪,却被众人急忙拉住。舅舅说:“你是大学教授是海归博导,你怎么可以跪呢?”细公石乱唤挥着手说:“这石家湾,你回来了你就是主,大家都听你的!”

节时要的就是舅舅和细公这个态度。她于是说:“细公您别这样说,我不过是多见了一些世面,多经历了一些事情,现在这年头,再不是您老上学读书的时候了。现在的青少年,别说跟您那辈人不同,就是跟我也不一样”

舅舅赵大成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是不同,是不一样!”

石节时开始上课了。“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身心方面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人体肌肉和骨骼组织,包括器官和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包括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舅舅,您知道人的个性是怎么形成的吗?”赵大成一愣。外甥女刚才说的,他一句也没听明白。但他仍然做出心领神会的样子,说:“人的个性嘛,这个这个,当然是要形成的”

石节时其实并不指望舅舅作出正确的回答。她只是一种提示,一种引起注意的教学方法,是她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那种。她说:“要了解个性的形成,先要了解个性的实质。所谓个性,就是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等,它的实质,就是它的性质和特质所体现的那些社会关系的性质,说白了,就是社会性。”说到这里,她又话锋一转,“舅舅,这个社会性,其实您是最清楚的。”赵大成又一愣,想了想,一拍脑袋,像是突然明白过来一样,说:“这个这个社会性嘛,我当然清楚,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嘛!”

虽然舅舅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但是石节时仍然给了舅舅一个鼓励的点头。这是她在课堂上对答错问题的学生的习惯性表示。她说:“所谓个性的社会性,其实啊,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民风民俗等等等等对个性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带有与他所处时代相吻合的时代特征。”石节时的课越上越专业。见大家都愣怔着眼一头雾水的样子,她索性就拿舅舅和弟弟做例子。她说:“舅舅,您们五十年代的人,潜意识里总是国家啊集体啊劳模啊等等等等,可我弟弟这辈人,他们的潜意识里,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舅舅不好意思地打断外甥女的话,小心问道:“节时,这个潜意识是什么东西?”

石节时怔了一下,但她很快就释然了。这是她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时常有的表情。她说:“这个潜意识嘛,专业名词,就是不需要任何提示和诱导,人就那样想那样做了。比方说吧,您看到老年人要摔倒了,您想也不想就去搀扶。这是您们这辈人学雷锋做好事的思想渗到心里头,见了危难就去帮,这就叫潜意识。”

舅舅大有豁然开朗之感,搓着手说:“对对,太对了,我就是有潜意识嘛”

石节时接着刚才的思路继续上课。她说:“我弟弟这辈人的潜意识,是追求自由和快乐。他们喜欢的,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反感的,是对他们的压制和指责。这就是我弟弟这辈人,跟舅舅您的根本区别。您做孩子的时候,是不打不成才,是人随王法草随春;我弟弟他们现在,别说是打,就是一句不中听的话也会让他们走向极端。你越压制,他越反叛,结果是越来越糟啊”

赵春茶听到这里,就又着急起来。她说:“节时呀,你别光顾着说话呀,这一天又要过去了节能还没回来,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石节时微微一笑,说:“娘您放心,我相信节能不会有事的。”

舅舅连连点头说:“对对,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

石节时决定趁这机会好好给娘洗洗脑子。她说:“娘,爹摔成植物人您也没有通知我,您为这个家真是操透心了。但是娘啊,您的观念太落后了!节能退学了,不考大学了,他就没出息了吗?”赵春茶说:“节能不读书不考大学,那不全完了吗?”石节时没有直接否定娘的话,而是旁征博引,举出很多例子加以引导,让母亲从她列举的例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她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她说爱迪生小学没毕业成了发明家,华盛顿没上大学成了美国总统,爱因斯坦没上大学成了大科学家,华罗庚没上大学成了大数学家,比尔.盖茨没上大学成了全球大富翁。“还有**,他老人家也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不是照样成伟人了吗?”她忽又转向赵大成问,“舅舅,您说呢?”

赵大成连忙说:“对对,不上大学就是有出息!”又对节时的母亲也是他的大姐说,“节时说得太对了,您也要转变转变观念,不上大学就是有出息嘛!”

赵春茶点头说:“是,是这个理,只是节能还没回来”

石节时说:“娘您放心,我说没事就是没事。说不准他正往家走哩。”

赵春茶说:“是吗?”

赵大成说:“节时说的还有错吗?放心吧姐!”

石节时已从“态度定势”上拥有了舅舅这样原本她很担心的听众,因此她的课就上得更有声有色的了。她说:“娘啊,成才的路千万条,关键是要顺其自然,您以后就别提上学读书的话了,千万不要提您记住了吗?也不要拿人家孩子跟节能比,人家孩子上大学,考研考博,那是人家孩子的事情。节能他啊,他有他的活法,他有他的成才之路,您再也不要劝他上学了,娘您记住了吗?”

赵春茶连连点头说:“记住了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提上学的话了。”

石节时对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她知道,此时母亲只要把节能找回来,什么都答应。但是节能回来之后,说不准她又唠唠叨叨又是读书又是上学又是考研考博。因此,她要进一步给娘洗脑子。她说:“娘啊,我知道您和爹最盼的就是节能考名牌考研考博,我也想他这样啊。但是现在,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得把自己的愿望藏起来,藏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节能回来以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做危险的事情,您就顺着他,还要高高兴兴的。我们越是这样,他考名牌考研考博就越有希望!比如他唱歌,光让他唱是不够的,您也要高高兴兴地哼上几嗓子。情绪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您高兴了他就高兴,您舒畅了他就舒畅,心情好了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娘!”

赵春茶为难起来,说:“我不会唱呀”

石乱唤这时就自告奋勇,挥着手说:“我会呀,我会唱啊!”

在界岭,石乱唤的山歌比他“打时”更有名气。年轻的时候,石乱唤还是乡宣传队的当家主角,他能模拟女声,把《龙船调》、《黄四姐》和《六口茶》这类原本是男女对唱的山歌唱得有板有眼,情深意长。

大家就都笑起来,说细公会唱,细公会唱!

石节时一听很高兴,说:“细公那就太好了,您老人家有空的时候就教教节能吧!”

石乱唤站起来,做了一个“掩门转身”的舞台动作,脖子一伸就是一嗓子:“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耶在家不在家”

大家就都拍着手,说细公这嗓子,不减当年啊!

唱过之后,石乱唤就眉飞色舞地说:“不是吹牛,我要是生在铁岭,早就赵本山了!”

村头二婶这时也活跃起来,说:“细公,谁不知道您是四乡八里的山歌王啊!”

石乱唤忽又谦虚起来,说:“哪里哪里!不过——”他又话锋一转,“只要节能高兴,什么话呀,我把所有的山歌都教给他,一首也不留!我要他成为年轻一辈的山歌王!”

石节时一听大喜,正要说几句感谢的话,门外有人喊:“节能回来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周董模仿秀最新章节 | 周董模仿秀全文阅读 | 周董模仿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