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 知识的重量

作者 : 祭有晴

我在补课班当老师的生活很平静,我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有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提前衰老了,有种老英雄退隐的感觉。很多像我一样年轻的人都有一颗闯荡的心,他们选择远方的大学,想讨一个南方的老婆,就连那些打工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大的城市去闯荡,他们习惯了听李嘉诚的创业和史玉柱的东山再起,相信只要有付出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出头的一天。出头有多简单?名人们的自传和励志的电视全都告诉那些挣扎的小人物: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不知道究竟会有多少人熬出头,但我向来是个很扫兴的人,所以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在补课班时候认识的一个人的故事。

此人叫肖邦,和那个大作曲家同名,不过我相信他一辈子最大的出名机会可能也就是我以后也许会把他写进小说里。肖邦是工地上的工人,我和韩晓晓每天放学之后会在街道旁的小饭馆吃饭,经常能够碰见他。肖邦的个子不高,长得有些瘦弱,应该不到四十岁,留着上世纪郭富城时代的发型,还戴着一个金丝眼镜,眼镜上总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泥灰,偶尔看他擦眼镜的时候看到他的眼睛里像是埋着浓浓的愁苦,下巴上还残留刮不掉的胡茬,眼角也有很深的皱纹,像是哭出来的。但他的那身工作服却总是很整洁,并不是说他的衣服有多干净,只是工整,让我不觉想到我的一个小学老师的铮亮头发。不同的是肖邦每次在小饭馆吃饭都吃得很便宜,就只吃两三个馒头和一小盘咸菜。

我对此人很有兴趣,因为人都是有一种气质的,有的人穿一身的名牌衣服,但是举手投足间都是一副猥琐小人的气息,就比如我的那个头发铮亮的小学老师。肖邦有一种我说不出的气质,就像艾米和婷婷一样会莫名得把人吸引。韩晓晓对肖邦倒是比较熟悉的,肖邦的岳父家就在韩晓晓家旁边,所以关于肖邦的事情她倒是听说了不少,她给我讲了肖邦的故事。

肖邦以前是一名老师,他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没有按照学校的分配到镇里的中心小学,而是去了矿山小学。矿山小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给矿山工人家的孩子建的学校,那个时候前进镇的煤矿资源才刚刚显现,肖邦觉得当一名矿山教师是为了镇子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光荣伟大的。由于矿山小学并不是政府的正规学校,所以肖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转为正式教师,工资也很低,每个月不过几百块。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开发,前进镇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矿山小学逐渐受到重视,最终并入了中心小学,而肖邦的情况属于代课老师,矿山小学这个单位也不在了,所以一直没有落编,他没放弃过,一次次的申请和考试,一次次失望而归。肖邦以一个代课老师的身份见证了前进镇变为钱进镇,目睹了“金碧辉煌”的建成,目睹了一代代陪酒女的交替,很多事物都变了,除了他。

肖邦结婚那年他依旧是一个代课教师,他的妻子也是中心小学的一个代课老师。过了几年,儿子到处跑的年龄,两个人终于等到了一个转正的机会,肖邦以一个男人的气度把名额让给了他老婆,这么多年的贫苦日子,他相信妻子会一直陪伴他。肖邦的妻子转正后不到半年,被查出了肺癌晚期。他老婆去世那天,他依旧是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而且还多了大笔的外债。肖邦直到最后也没有转为正式教师,领导告诉他说他的年纪已经超了,转正的机会要留给年轻人。听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看的一则新闻,讲的一个山村残疾教师想要转正,教育局的领导们说他站着都没有学生坐着高,他转正会影响教师的形象。

就这样,最后肖邦离开了学校,在工地里扮演最苦最累的角色,吃着最便宜的饭菜。他曾经想要为之贡献的前进镇把他无情甩到一旁:你的知识还不如搬的砖头来得实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碧辉煌最新章节 | 金碧辉煌全文阅读 | 金碧辉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