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巨商 第五十四章 当个老师怎么样

作者 : 帝国游侠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中医的辉煌会在十九世纪末戛然而止。

因为在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打开华夏的国门。

在国门被打开的同时,华夏人的自信心居然也被炮弹打碎了。

就是因为中医不符合西方人的科学理论,一群傻逼华夏人就开始嚷嚷着废除中医。

其实他们不止要废除中医,还要废除汉字、废除释道儒、废除一切的华夏古文明传承。

好像不把家底打烂,华夏国就进不了现代社会了一样。

这群人就是典型的,被人打了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不努力却去反怪祖先无能的脑残。

不过万幸的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外国人终究没能灭亡华夏国,华夏国终于再次站起来了。

此后其他的华夏传统文化大多平反了,只有中医却一直没有被平反。

再然后就是在一段贫穷的年代里,怀着自卑的心理,强迫中医走上了所谓“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之路。

所谓中西医结合嘛,就是一个有绝顶技能的穷小子和一个技术很不怎么样却口袋里怀揣大把钞票的富豪进行合作。

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中医学子上学的课本居然发展成西医学四成,英文两成,中医学四成。

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再天才的人都不可能被培养成优秀的中医,而只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这些人毕业后,看化验单的水平直追西医,英文说的能去做外贸,可是偏偏就是不懂中医。

在经济利益驱动和这种卡人的培养机制阴影下,短短几十年,真中医就基本被消灭殆尽了。

在中西结合这种奇葩思路下出来的医生,要么就是个西医,要么就是伪中医。

他们根本不可能用中医的思维和中医的方法去诊断和治病。

在他们的眼里,中医只不过是西医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所以很不幸,李问以前遇上的那些个看病有点效果,又看不好,用了一大堆中西药的医生根本就是个假中医。

很多华夏人和李问有类似的遭遇,假中医当然是看不好病的咯。

在留针的十五分钟时间里,炎征把中医发展前后的简史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部分,滔滔不绝地跟李问说了起来,听得李问不时露出恍然大悟或者痛心疾首或者愤怒不满的表情。

“哎,说了也没用,大环境就是这样的,光靠我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

说罢,炎征叹了口气,把扎在李问身上的银针拔了下来。

李问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本来他就在炎征的中药和针灸的调理下恢复得差不多了,经过这最后一次针灸,更是感觉到浑身轻快,好像中风这样可怕的疾病根本没有光顾过他一样。

“我说小炎,你的医术太神了!我现在觉得身体状况比没发病以前的更加好!”

李问激动地道。

本来他还有些脂肪肝、精神衰落之类的毛病,经过这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居然全都被炎征顺带治好了。

“好了就好,这次针灸做完只要在吃一个星期的中药,就完全好了。就这样,我也该告辞了。”

炎征收拾好背包,起身就准备离开。

“哎,小炎,你等等,好歹在我家吃个便饭再走嘛。”

李问忙拉住他,热情地道。

李问是萧权的好友,炎征也就不好意思拒绝,就坐了下来。

李问的老婆刘娟早就忙活半天了,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

“炎医师,都是家常小菜,希望你不要介意。”

刘娟把最后两盘菜端上桌子,高兴地招呼道。

李问虽然高居江南省教育厅厅长之位,不过他为官清廉,生活习惯也一直比较简朴。

炎征倒是很喜欢吃家常菜,也就不客气地举筷大吃起来。

“刚才听小炎这么一说,看来我们的中医教育系统有着非常大的缺点啊。”

李问吃了两口就停下来说到。

“岂止是非常大,那个破洞已经大到简直要让中医这艘巨舰沉没了,再这么进水下去,恐怕再过二十三十年世界上的真中医就比大熊猫还要少咯。”

炎征无奈地道。

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现有的中医供应系统里,主要的人才供应本应由大学负责。

然后中医药大学里,专科只有3年,本科只有5年,而且这短短的3、5年里还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学习毫无用处的西医知识和英语考级中度过。

这样生产出来的半瓶醋有什么作用呢?

要知道古代学中医,只学习中医知识也需要3年之久才能勉强打下基础,然后再跟师数年才有行医的水平。

所以这种类似速生鸡的生产方式,注定了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来。

另一条民间跟师传承的路虽然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可是限制条件太严苛,人家有成就的中医如果非亲非故的话也不会收个人做徒弟,顶多家族内部传承,所以这条路也很狭窄。

“居然是这么严重吗?难怪这几年中医的待遇提高了,可报考中医专业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居然是这么个原因。”

李问一呆道。

他身为江南省的教育厅厅长,一直以为这几年给中医学校的待遇高了点,情况应该是在好转才对,没想到真实情况居然是这么严重。

“嗯,除非是从上而下来一场中医教育的改革,否则修修补补是填不了这么大的窟窿的。”

炎征肃容道。

“哎呀,要是华夏国没有中医那可怎么样呀?以后有人中了风可不是没人看了吗?”

李问的老婆刘娟难过地道。

对普通人来说,一旦见识过中医的巨大威力,最害怕的事情当然是哪天没有真中医可以给自己看病了。

“从上而下的改革咱们是说不上话的,不过在江南省我倒是可以局部做一个改革的实验,不知道小炎你愿不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李问想了想,放下筷子道。

他身为教育厅长,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况且这也不是以权谋私,因为炎征‘中医圣手’当着,5000一个的号子收着,根本不需要靠他的关系来赚钱。而且让他出来承担这个任务的话,反而是个吃力不赚钱的活。

“哦?什么实验?李叔叔先说来听听。”

炎征眼前一亮道。

李问既然肯帮他,虽说只是江南一省的范围而已,再小也是改变啊!

中医现在就是跌进锅子底了,只要是他炎征能主导的改革,不管往哪个方向爬都是在上升。

“我看不如这样,江南中医药大学这学期才开学一个多月,他们的校长还经常跟我抱怨说,现在有本事的中医都不做老师,而做老师的又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他们现在是求才若渴。这样吧,我推荐你去中医药大学当个老师怎么样?我下午就给他们校长打个电话,明天你就去上班。先熟悉熟悉教学的那套事情,也好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措施嘛。”

李问笑着道。

这是他老谋深算的地方,在华夏国,每一个能爬到厅级别干部的没有一个是傻子。

改革这东西嘛,只要不是万人瞩目迫在眉睫的那种,你改的好一般来说是没功劳的,而改的不好却是要受过。

所以官场这个东西就是一切以稳定为前提,能运转下去的结构就继续运转下去,没人愿意瞎折腾。

就算要折腾,也是要从很小的范围开始,这个叫做试验田。

很显然,李问就是把江南中医药大学的某一小块作为了试验田,让炎征去折腾去。

折腾好了自然好,就算折腾坏了也不是太大的事情,进可攻退可守,说的就是这样。

“好!当个老师就当个老师,只不过我只有初中学历,什么教师资格证啊诸如此类的东西可都是没有啊。”

炎征说完挠了挠头。

虽然他没上过大学,可他知道去大学教书可是很有门槛的,要是李问不帮他搞定那些杂七杂八的证件和手续他有天大的本事也干不了这活。

“这个你就放心吧!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我这个教育厅厅长也不用当了。”

李问还以为他要说什么呢,一听是这点小事,差点没笑出来。

“那就多谢李叔叔了!”

炎征心里一阵激动,虽然说他当医生的话收入会远远超过当老师。

但是当老师却可以培养出大量的真中医,对于中医这个职业的整体是有莫大好处的。

而且当老师也只是暂时的事情,有了李问这个大靠山,以后至少可以用直接建议的方式来影响整个江南省的中医药教育,好处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所以他很愉快地就答应了。

吃完饭后,炎征告别李问夫妇,在红枫小区门口等起了出租车。

早上他出门的时候还是挺好的晴天,此时天气却阴沉了起来。

坏了,要下雨。

这个念头刚起,一阵狂风猛地吹来,豆大的雨珠紧跟着就下来了。

炎征连忙往前跑,躲到公交车站台上避雨。

等他到了站台时,衣服已经全都淋湿了,加上冷风一吹,让他不住打了个寒战。

一场秋雨一场寒。

江南的天气就是这样,一年四季其实并不是很分明。

这里的春秋两季特别的短,短到很多人觉得夏天还没有过完,冬天好像就直接到了一样。

现在是十月底,不下雨的时候没什么,一下秋雨温度就大降。

大雨瓢泼中,一辆奥迪车嚣张地从站台边的辅车道开过,一点都没有减速。

飞转的轮胎嵌入站台边的小水坑,瞬间就溅起一大片积蓄的污水,直向炎征照头照面的扑了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道医巨商最新章节 | 道医巨商全文阅读 | 道医巨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