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巨商 第三十六章 快要累死了

作者 : 帝国游侠

媒体的疯狂报道和第一批病人口口相传带来的宣传效应,完全超出了炎征的想象。

前面的三四天还好些,因为何一娇介绍过来的人都在第二天里看完了,其中很多人因为怕针而选择了单纯服用中药,这样一来出效果就要几天的时间。

所以在这三四天里,炎征这里的病人一天只在30到40人之间徘徊。

在第五天开始,那些服药后疾病被治愈或者大幅减轻的病人因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把炎征的神奇医术到处或主动或被动地推广,导致他这里的病人开始激增,一下子跳跃到了100人以上。

这样炎征忙得一整天里除了午休的时间外基本上没什么空闲了。

刚想开个网页看看新闻,才看个标题就有下一个病人走进来。

甚至开始有钱塘市以外的病人,跨市来找他看病。

炎征接诊时候,那个外地来的病人一说,他立刻就无语了。

华夏国的好中医缺成什么样了都?

而这还远远没到顶,真正的疯狂要从这个礼拜结束后开始。

此后连续两个礼拜,炎征都被蜂拥而来的病人数量给吓坏了。

5000块华夏币的超昂贵号子,居然好像不要钱一样疯了地挂。

一天的挂号量居然达到了150个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的纯针灸医生,一天8小时全力工作,顶多能看60个病人,已经累的要死要活了。

像李巡这样拥有冲击国家级名中医实力的针灸名医,一天下来看上80个病人也绝对是极限了。

而有点名气的纯开药方的医生,跟针灸医生一样的工作时间,看上120个病人也差不多是极限了。

不要以为开开药方不用花费什么体力,要知道开方这事情如同简直就好像在脑内虚拟战争一样。

前期的望闻问切四诊就像是打仗的侦查工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做中医也是一样的,四诊的侦查工作结束后就是开方。

中医的开方有严格的配伍要求,叫做:君臣佐使。

把病人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把针对主要症状的药材作为君药,就好像皇帝一样是整个方剂的核心,负责做主攻。

而主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之外往往又有种种不足,这个时候又需要另一些药材进行配合,弥补主要不足的部分,这些药就是臣药,就好像大臣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一样。

有了君臣还不够,因为君臣药物可能太过猛烈,或者有毒性,需要加以缓和。

又或者除了主要的症状外病人可能还有次要一种或者多种症状。

这个时候就需要佐药来帮助了,佐药非常奇特,即可以缓和主药的烈性、降低主药的毒性,又可以用来治疗次要症状,起着很好的佐治作用。

光是以上这三种药物,就已经让中医的药方如同一支军队一般了。

而这精妙绝伦的组合对于神奇的华夏医学来说居然还不够丰富。

军队自身的强大有时候还不足以克敌制胜,比如远征陌生之地时。

汉朝名将李广就曾因为迷路而错失战机,最后羞愤自杀。

所以中药方里还有最后一种药物,就是使药。

使药就好像地方上的向导一样,可以把对地形环境不熟悉的军队引向正确的方向。

在整个方剂里,起着引诸药物归经的重要作用。

所以一个优秀的中医,每诊治一个病人,每开出一份方剂,就如同张良运筹帷幄之中一样。

这是极耗费心力和精力的事情。

如果你想象不出这种艰辛的话,就可以想一想自己上高中时候每次数学考试时候的感觉。

那一整套数学题下来是不是觉得整个人都被抽空了?

就是那种感觉!

所以像黄鹤这样已经颇有名气的市级名中医,一天看完100多个病人后也是疲惫不堪,因为损耗心力太大。

而炎征就好像卖油翁故事里的那个卖油老翁,一个人的技艺经过反反复复经年累月的使用,已经臻至化境,产生种种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神奇结果。

所以炎征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卖油翁,他看四诊一个病人不会超过2分钟,开方则不会超过1分钟。

150个病人在他手底,平均3分钟一个,一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还是勉强够用的。

这就是功夫!

炎征每天就好像打仗一样热火朝天地看着病人。

他的房间几乎就没有空着的时候。

由于病人实在太多,而其中大部分又害怕被针刺主动要求吃药,所以炎征干脆把又让行政服务部的人把自己的简介改了。

从原来的针灸科主任改成“中医圣手”。

名字和风格都秉承了炎征一贯的臭屁风格。

别的名医一个比一个谦虚,炎征倒好,干脆自己叫自己圣手。

古往今来,华夏国5000年的历史里等达到或者接近圣贤级别的人用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还都是无数病人的口碑捧起来的。

炎征这种做法直接让全医院大大小小的中西医生跌破了眼镜,各种背后的闲话都出来了。

“中医部的那个炎征也太不要脸了吧,还有自称圣手的?”

“小声点,人家可是炎院长,虽然是个副的,收拾你还是绰绰有余。”

“炎院长虽然医术牛逼,可是这样做会不会太招摇了?”

“就是,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虽然炎院长太给我们中医提气了,可是太高调了容易被人眼红,生出是非,我看得找我师傅跟炎院长说说。”

…………

真善医院的西医和中医都对炎征的做法议论纷纷,西医的人明显是羡慕嫉妒恨了。

炎征的号子可是5000块一个啊,他的收入和和医院分成的,三七分,医院拿三成,炎征拿七成。

以每天150个号子的数量来算的话,炎征一天的收入在税前就是50多万华夏币!

这已经不是赚钱了,比抢银行来钱还快啊!

炎征一天的收入就比医院里大部分西医一年的收入还高。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而中医的人也是彻底被刺激了,炎征以下就轮到省级名中医,有冲击国家级名医资格的“江南针王”李巡。

李巡的号子才400一个而已。

本来他们看到李巡的价码已经猛吞口水,暗中要以此为目标,心想大概几十年后自己能达到200的价码就很知足了。

谁想到挂着副院长职务,干着真善医院中医负责人最高角色,却连学历、等级、师承都没有的炎征居然敢直接报出5000块一个号子的天价!

这种价格是精神病才定的出来的价格,让所有中医都在暗中嘲笑炎征作秀。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们都看傻了,自从第一个病人以后,炎征的病人真是与日俱增,一天比一天多。

一度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炎征请来的托儿。

结果最后发现,这全都是真正的病人啊!

而且在炎征这的治疗效果极好,一传十十传百之下,“真善医院的炎征治病效果特好”的信息,犹如病毒复制般疯狂传播开来。

导致炎征差点连午饭都没时间吃了。

于是他们的三观都被彻底颠覆了。

本来嘛,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中医这种赚不到什么钱的职业因为不符合医院的利益而日趋没落。

这些中医觉得自己还能靠这技术找到一份工作,而且一个月居然还能赚个万元左右甚至更多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然,在面对一个手术万元起的西医门,这些中医的收入就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疗效比人家好,病人花费比人家低,结果居然还特不受待见,就是因为没地位,别人就可以随便质疑贬低你。

不管是旁人的看法,还是自己的看法,这些中医已经把自己当做华夏医疗系统里最苦逼的人。

可是万万没想到,炎征以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好中医的真实价值居然可以高到这种程度!

而在整个事件中最核心的炎征却是彻底杯具了。

找他看病的人每天都在增多,本来了不起江南省的其他市的人来找他看病就算远了。

可现在跨省而来,甚至跨好几个省而来找到的病人居然也隔三差五地出现了。

这让他情可以堪啊!

由于病人主动要求的关系,炎征开药比下针更多,这样的话继续呆在针灸科也就不合适了。

所以炎征干脆给自己升级成“中医圣手”,反正病人看医生就是看医生,也不用自己分什么科什么科了。

最初汉代的名医,也是中医的医圣张仲景也是这样看病的,不分什么科,看病就是看病,什么病都看,什么样的手段适合病人就上什么样的手段。

汤药、针刺、艾灸、砭石等等,完全不受限制。

好在9层还有一个空余的独立房间,本来是用来储存杂物的,干脆就变成了炎征新的办公室,门牌挂上“中医圣手炎征”,霸气侧漏的感觉。

可是病人的数量还是增长到超出了炎征的想象。

超过150人,直奔着200多人的大关就去了!

这下炎征快要哭了,这么多人怎么看得过来?

他的医术虽然非常的强,可终归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忙不过来啊!

于是炎征就想了个办法,请挂了他号子的非重病怪病患者去黄鹤或者李巡哪里,而有些只是感冒发烧都要他来看的的土豪干脆就打发给任意一位中医。

可是人家不干,就是相信他,就算花天价都要看,让炎征彻底无语了。

所以到最后,炎征迫于无奈,只好给自己限定的号子数量,一天150个。

不是他没有仁心,而是再多他就要累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道医巨商最新章节 | 道医巨商全文阅读 | 道医巨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