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长歌 第九章 河西之战

作者 : 郭慕鸿

霍去病只有一万骑兵,而匈奴河西各部总计有十余万军,但他无所畏惧。『**言*情**』除了最大的两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外,河西走廊上还散居了好些匈奴小王。

说句群龙无或许不准确,因为伊稚斜在北迁之前将儿子派到这里督抚匈奴诸种落,但说句一盘散沙却毫不过分,因为他们缺少统一的指挥号令,通常都是各自为战,这就给了霍去病极好的各个击破的机会。

霍去病大军从陇西郡出后,马不停蹄,一路飞兵,越乌戾山,渡黄河,伐速濮部,涉狐奴水,六日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有如摧枯拉朽般将河西诸小王纷纷击溃。

这些部落本是匈奴的“外围组织”和“胁从分子”,所以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并包围这些部落后,很轻易的就迫降了他们,并承诺归顺后绝不抢掠他们的财产与子民。

这样一则是为了减轻负担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轻装上阵以便高速推进,让其他顽抗的匈奴正规军始终无法做出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击。二则就是为了孤立“钦差大臣”伊稚斜之子。

看来,霍去病不仅是个军事天才,而且颇有政治头脑。他为了分化瓦解匈奴河西各部,竟宁愿放弃军功的重要凭证俘虏数,这可真不像一个十九岁的小将所为。

结果一转眼,伊稚斜的儿子变成了光杆司令,他一看大事不好,赶紧拔腿就溜,还好他跑得快,就差那么一丁点儿,霍去病的骑兵就俘虏了他,真可惜。

接着,霍去病继续纵横河西,往北再回头向南,纵横上千里,在焉支山南北杀了一整个来回,追的浑邪休屠二王到处跑,终于到了皋兰山这个地方。

匈奴人无处可逃了,因为再向东南跑就是黄河,河那边就是汉朝陇西郡地界,事到如今,他们已再无退路,除了仓促反击绝地求生,他们别无选择。

霍去病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已经厌倦了撵兔子。所谓深入敌境,利于速战,他现在迫切需要一场短兵相接,给负隅顽抗的匈奴人以最沉重的打击!

霍去病对这场鏖战信心满满,他有骑兵万人,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及其死党折兰王、卢侯王等残部则有一万三千余人。

而汉军将士们也非常兴奋,这一路来,匈奴人都是不战即溃,只知道逃跑,捕斩虏数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真太没劲太令人失望了。

此役汉军杀光了匈奴军的全部精锐,斩八千九百六十级,并擒获了大量俘虏与辎重。折兰王被杀,卢侯王被斩,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全体被擒。

另外还有堆积如山的甲仗辎重,甚至休屠部的圣物“祭天金人”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只有浑邪王休屠王两个老大率残部溃散无踪。

但是汉军这边也损失七成,一万将士只剩下三千。

霍去病第二次出征便为河西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些日子以来,我女扮男装,在他身边做他的随行小兵。

一日激战过后,四野宁静,残阳映照在皋兰山下,遍地都是匈奴人的尸体。霍去病将滴血的长剑收入鞘中,给了我一个惊心动魄的微笑。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从此,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明天霍去病就要班师回朝了,刚才他和众将议事,我不便在旁,便独自走出帅营。又打了个大胜仗,将士们即将荣归故里,人人心头热血澎湃。不远处燃着一堆篝火,一众人围着谈笑喝酒。

“看见没有,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

“当然看见了!那是陛下赐给霍将军的,有好几十车呢!”

“这许多的食物,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忍饥挨饿吃不饱肚子,霍将军还划定球场踢蹴鞠。”

“那有什么关系,跟着霍将军能打胜仗就行,哪个将军能像咱们将军一样年纪轻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

“这次回到长安一定要找几个小妞好好乐乐。”

“哈哈哈”

“……”

后面的话让我听得面红耳赤,不禁皱眉,快递离去。在营外待了许久,估计霍去病议事也该结束了,我就返回了帅营。

我像以前在霍府一般,依旧和他同住在一起,打仗和在家时一样,伺候着他的生活起居。

等我回到帅营,他正坐在案桌边拿着一叠竹简看。

见我走进来,他朝我招招手,示意我走近。等我走近后坐在他身边,他看着我说:“你跟着我,这两个月都晒黑了。”

我模了模脸,白天我已经尽量用布蒙面躲着烈日了,但是多少还是黑了。

“没关系,这样看更加英姿飒爽,我不喜欢那种扭扭捏捏的官家女子。”他安慰道。

我浅浅一笑,突然想起刚才的所见所闻,便跟他讲了。

他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淡淡问我道:“你觉得我打仗的特点是什么?”

“快”

“聪明!为了快,为了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出现在最不可能的地点,必须要快,所以很多辎重我都不能带。”

“那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还要踢蹴鞠呢?”

霍去病放下手中的竹简,说道:“放弃辎重打那么远,六天破五国,又多是在沙漠戈壁干旱苦寒之地,总是难免有少粮的时候,这时候很多人肯定会恐慌。让他们踢蹴鞠,就是为了振作士气,不让他们因恐慌断粮而懈怠。”

“我觉得你做的都是对的。”我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哦?你不认为我是个待士兵不好的人吗?”

我摇摇头道:“怎么会呢!你的军营中集合了汉军中最彪悍的人,而且还有大量的匈奴降将,这些人都很难驾驭。如果你真的不体恤兵卒,怎么能约束住他们呢?”

我淡淡地说:“自古君王最害怕的就是功高盖主,你将会是大汉最耀眼的将星,如果你在士兵中还留有美名,只怕将来有一天……”

霍去病全身一震,道:“兰儿,你说的和我心中所想一样。”

“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再没有一个人及得上你。”

“将来的事,你怎么知道呢?”

我眨眨眼,道:“如果我说我就是知道呢?”

霍去病慢慢说道:“那你可就是妖怪了!”

我并不是妖怪,只是我来自两千年后的世界,所以我清楚地了解你的每一场大战,你的每一次的胜利,以及…你最后的结局。

我会守护着你,绝不让你年纪轻轻就死去,我要亲眼去看到底最后生了什么事情,并且尽我的全力去阻止悲剧的生。

河西之战由霍去病带领一万骑兵,六天飞战千里,破五国,斩八千余人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河西之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最后的胜利还没有来到。

河西走廊还在匈奴人手中,其各部精锐虽然被霍去病歼灭,但是残部加起来仍有近十万之众。

汉武帝厉兵秣马,雄心壮志,让霍去病稍加休息,准备等到夏天再次出兵河西。并在柏梁台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昭告天下,从此后与匈奴攻守易形。

这两个月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我虽没有跟他上战场,但却也见识了古代战争的恢宏。

在冷兵器时代,霍去病的骑兵犹如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一般,横扫大漠,所向披靡,将骑兵的祖宗匈奴人打得抱头鼠窜。

抗击匈奴乃是中华民族的对外战争,保家卫国之战,对于后世有人评价汉武帝穷兵黩武,把这段历史歪曲成汉武帝扩大西疆领土的侵越战争,我不敢苟同这种看法。

自秦以来,北方大漠上的游牧民族匈奴,几乎把农耕为主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后勤保障。

大汉初期,边疆不稳,匈奴人时时来侵扰,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作为游牧民族打仗,他们不需要带多余的粮草,身上有弓箭,脚下有健马。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拉弓就射,策马就追。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抢完就跑。

面对这种情况,长城内的中国却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只好靠着和亲和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相对短暂的和平。

武功胜极的汉武帝登机之后,决定改变这种情况,他看到了身边同他志同道合的卫青,也就是霍去病的舅舅。

元光五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其他三员大将各领一支军队出。

四路大军出塞,其他三路皆大败。反而是第一次领兵出塞的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

后世有一耳熟能详的诗句描写此次战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龙城指的就是卫青。

卫青杰出的军事才能让汉武帝刮目相看,而卫青的侄儿霍去病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看重在朝中可以说无人能及,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于霍去病的赫赫战功皆是一笔带过,只通过汉武帝对霍去病丰厚的奖赏来描述。司马迁对于汉武帝在柏梁台专门为霍去病征战河西祭天,就曝出了不满的情绪。

★★★★★★★★★★★★★★★★★★★★★★★★★★★★★★

骠骑将军笑传第九话

话说匈奴在河西走廊一带有两个小王,分别叫浑邪王和休屠王。这天两人听说霍去病打来了,就一起商量对策。

休屠王道:“你怕个毛线,看这个!”说完掏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小人,“这是我们部落的吉祥物,有了它绝对ko霍去病!”

浑邪王道:“听说他总开外挂啊!gm都不敢封他号。”

休屠王咬牙道:“开外挂真无耻,不过没关系,我们人马比他多出好几千,到时候群殴他!”

浑邪王道:“我们不如找个女的去勾引他,让他诈死叛国!”

休屠王鄙视地说:“你玛丽苏小说看多了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塞外长歌最新章节 | 塞外长歌全文阅读 | 塞外长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