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诡道 第三百七十三章张府密议

作者 : 夏日雨桐

回到玉马巷。陈老大他们几个还在喝酒。陈氏也带着几个孩子在客厅。一起坐在那里。看我进來带着几个孩子起來给我行礼道:“恭喜少爷新婚大喜。”几个孩子也跟着一起说。

“起來吧。这是给你的礼物。”说着我掏出捎來的金簪递给了陈氏。

陈氏犹豫着不接。说道:“少爷。你这结婚我们还沒有给你送礼。怎么还好要你的东西。”

我看陈氏不收。就对陈老大说道:“陈大哥。你就让嫂子收下吧。这都带來了。”

“好了。你就收下吧。少爷也带來了。”

看到陈老大说话。陈氏这才把簪子收下。又客气了一番。我看老刘他们也喝的差不多了。就说道:“刘大哥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离开玉马巷之前。我让陈老大也准备下。这几天就搬到新的府邸去。至于交接的工作。到时候老刘会过來操办。

第二天。又去魏府把子涵接來回來。这是程序。必须要走的。陪了子涵两天后。我想去找张居正。把在酒楼遇到事情侧面问一下。这样横的住。在京城不收银票。对我们银号可是很大的打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再说我们已经结婚好几天了。也该去探望一下张居正。毕竟这是自己的老师。

我要去见张居正。必须要提前通知。因为这是大事情。张居正也要认真对待。所以提前一天我就然老刘送去拜帖。这也是去通知张居正我明天过去的意思。

早上起來。老刘去外面雇來轿子给子涵坐着。我也坐着我的轿子往张府而去。张府门口。早就有家人在伺候着。看我來了。赶紧进去通报。不一会。出來了一个年轻人穿着六品的官府。长的跟张居正差不多。我不认识此人。但是知道张居正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任知县。看此人穿着打扮应该是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待我轿子停下。我和子涵出來轿子。那年轻人走到我面前一拱手说道:“來的可是兰大人。”

我也回了一礼说道:“真是兰云杰。不知道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我是张敬修。家父让我前來接你。你是我父亲的学生。这么久了我一直在外地。我们也沒有机会见面。这次我回家述职。你我好好亲近一下。”

看來我的猜测是对的。这就是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我赶紧的又是一礼说道:“兰云杰参见师兄。”

张居正是我的老师。第一时间更新他的孩子按理我应该叫师兄。这也是按年龄排的。张敬修虽然官职不如我大。但是年龄比我大。所以我应该叫师兄。

“好了。兰大人。我们府里说吧。”

张敬修在前面带路。我们的家人抬着我们准备的礼物。进了张府。张居正早就在院子里面等着。还有张居正的夫人。因为是子涵也要过來。这时候男女是不能在一张桌上吃饭的。所以我们先给张居正两个人行礼问安。问安已毕。老刘把礼单递上來。张府管家接过礼单。安排家人把我们的礼物抬到后堂。接下來子涵跟着张居正的夫人去了内宅。第一时间更新我们几个就进來大厅。

家人送上茶來。老刘他们也被张府的管家安排道偏厅用茶。这次是喜事。所以他们也有这么好的待遇。要是平时前來。他们连大门都进不來。

这里沒有外人。只有张居正父子陪着我。张居正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说道:“云杰。今天本來为师是要找人來陪你的。可是为师想。你也不是外人。我也就不找他们了。正好你师兄也从外地回來了。你也沒有什么父母兄弟姐妹。我也算是你最亲近的人了。你师兄就是你的大哥。你们以后多亲近下。凝成一股绳才好办事。”

我不知道张居正突然说这些干嘛。但是我知道肯定有他的道理。也符合着说道:“老师就是我最亲近的人。就是我的父母。师兄以后也是我的大哥。”

“好。云杰啊。今天沒有外人。我就和你们说说心里话。以后你大哥和你也能注意下。”

“老师你就说吧。今天虽说是我们前來探望老师你。但是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沒有什么好隐瞒的。师傅你就说吧。”

“我问你们。你们知道严嵩吗。”

张居正突然來了这么一句。严嵩谁不知道。那可是祸国殃民的大贪官大奸臣。只是不知道张居正突然问这个是为了什么。

我还沒有回答。张敬秀就说道:“父亲。这个谁都知道。严嵩可是祸国殃民的大贪官啊。不知道父亲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严嵩的所作所为。为师我知道的很清楚。伴君如伴虎。这些皇上都是些翻脸不认人的结果。严嵩在内阁21年。多少年间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着世宗皇帝;即使说他罪大恶极。第一时间更新那也有世宗的一份。可皇上一但认为此人成了绊脚石。先杀掉他的儿、孙。再把年逾耄耋的严嵩放归故里。所以严嵩回家不到两年便郁郁而亡。政坛的凶险到了这一步。也是严嵩不能不及早自谋退路。也就不能保全自己及其家族。”

张居正说完喝了一口茶。沉吟了一下说道:“今天跟你们说这些。是有点大逆不道。但是。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題。你看我才五十多岁的年纪。给人的印象就已经是未老先衰之态:形神疲惫。气血壅塞。须发花白。精神委顿……再说现在跟高拱斗的也烦。更多更快章节请到。现在为父我。还有几件大事要做。做好了这几件大事。可能要得罪很多人。我已经给皇上了密折。现在也给你们透点口风。”

我们也不知道张居正上的什么密折。但是要是贸然的问他。张居正也不一定回答。所以我沒有开口。还是张敬修问道:“父亲。现在高拱是首辅。你就是有好的改革方案。他也是会阻挠的。我看这个形势。你们已经视同水火。只要是你的方案。他肯定会发对的。”

张居正笑笑说道:“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皇上其实已经厌倦了高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只是碍于原來的师生之谊。不好意思开口赶他走而已。还差一把火。为父已经跟宫里通气了。先把高拱赶走。时不待我。要赶紧的施行起來。”

“那父亲准备了什么改革方案。可否让我们听听。”

“是该让你们知道。第一个就是军事。军事上。为父建议皇上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座。加强北方的防备。第二个就是。清查土地。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第三就是官吏的改革。实行考成法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之风。现在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惩治一批官员。在执行上。“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只有这样。我们大明朝才有希望。皇上已经看了我的密折。皇上也觉得此事可行。”

“老师。你这些改革。确实都是好事。可是。这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老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是啊。兰师弟说的对。父亲还请三思。”张敬修也劝道。

“你们不知道。为父我从少年时。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我报考生员。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李大人的怜爱。他嘱咐我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我改名为居正。这一年。我补府学生。一年后。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大人的的阻挠而落榜。但顾璘大人并非出自私心。而是希望我多加磨砺。以成大器。三年后。我才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大人对为父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为父说:“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只做。个少年成名的举人。为父不能辜负几位大人的厚望。所以也只有拼命而为了。就算得罪所有的官员。为父也要为民造福。为朝廷尽力。”

看來今天张居正单独召见我和张敬修。有点安排后路的意思。要真是改革撑不住。最起码也要把我们保下。

“今天我就先告诉你们。让你们有个心理准备。要是为师出点事情。你要和你师兄两个人给我撑下去。”

“师傅你放心吧。我们兄弟两个一定会撑下去。也会和老师你共荣辱。同进退。”

“这倒不必。你们做好自己的就可以。我的事情你们不要搀和。先把你们保护好。不至于跟我一起牵连进去。为师我是破釜沉舟。成功与否在此一举。你们不行。还年轻。云杰。皇上对你很信任也很欣赏。我到时候如果有事。你要把你师兄照顾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崂山诡道最新章节 | 崂山诡道全文阅读 | 崂山诡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