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诡道 第二百六十一章有苦难诉

作者 : 夏日雨桐

梁海东的一席话和手里展开的卷轴。♀把王本雨搞的迷迷糊糊。问道:“梁大人这是。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爷。你是做了好事想不让人知道啊。今天一大早。我们衙门就被城外的民众给包围了。说是來给你王老爷请功的。我和张大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叫了几个居民一问才知道。你王老爷把十几万石粮食都散给了城外的居民。这可是大功德啊。张大人一高兴。这不就给你洗了这副字。让我给你送來了。”

这一下子。王粮商算是傻眼了。本來是去报官的。人家都把字送來了。还怎么去报官。只是心有不甘。这是十几万两银子。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岂能白白的扔了。

“梁大人。不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我的意思。我正想去”

还沒等他说完。梁海东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王掌柜的。你就不要谦虚了。张大人已经禀报皇上。说不定皇上还要给你表彰呢。你就在家里等着吧。”

说完。梁海东一拱手。带着差役回身离开了王府。王府里面。王粮商哭丧着脸。对跟在身边的下人说:“快去给我请几位掌柜的來。”

粮商王本雨说的几位掌柜的。就是一起联合准备罢市的几大粮商。看着王本雨发火。那几个下人哪敢怠慢。赶紧的去牵马通知那几个粮商。王本雨也垂头丧气的回到了书房。刚坐下不一会。去文大人那里的孙先生也回來了。

“老爷。大事不妙啊。”

“孙先生又怎么了。不要一惊一乍的吓唬老夫。老夫要气死了。”王本雨沒好气的训斥着孙先生。

“老爷。文大人出事了。♀”

“怎么回事。文大人出什么事了。你就不会一次说完啊。急死老夫了。你们这些文人就是这样的拖泥带水。”

孙先生委屈的说道:“老爷。据文大人的邻居说道。前天晚上的时候。第一时间更新文大人自尽了。文府也被查抄。家人发配边关去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王本雨。在书房里。边走边自言自语。

“老爷。你不是去报官吗。官府怎么说。”

“还报官呢。我都沒走出家门。官府就來了。你看看桌子上的那副字。”

孙先生拿过桌子上等的那副字打开一看。说道:“恭喜老爷。这可是张大人写的字啊。老爷你平时不是求都求不來啊。现在怎么不高兴呢。”

“孙先生。这可是十几万两银子啊。就这样沒了。还不知道什么人干的。就赚了这么四个字。你说老夫不是亏死了。”

“老爷。我看此事不简单。后面有高人策划。让我们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说不出來。这不就是哑巴吃黄连吗。可是我们的好几百个人那里去了。我去的时候。竟然一个也沒看到。不会是他们监守自盗吧。”

“不会的。我相信我那表弟。再说里面还有我好几个亲信。怎么会监守自盗。这样吧。你去联系江湖上的人士。我出一万两银子的花红。谁给我打听到消息。我就把银子给他。但是要具体的消息。可不是小道消息。明白吗。”

“老爷。小的明白。可是接下來我们怎么办。我在街上看了看。街上的商店大多数都开门了。我们的店铺怎么办。是开门还是关着。”

“这个下午再说吧。我派人去请孙掌柜的和韩掌柜的去了。待他们过來我们在商量下吧。你去做事吧。”

打发走了孙先生。王本雨自己在屋子里走來走去的思考问題。到底是谁做的这件事。现在连自己的靠山文大人都自杀了。虽然不用担心他们密商的事泄密。但是自己也失去了一个靠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这几年也沒少给那文大人送银子。可是这一下子自己算是损失惨重。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也是伤筋动骨。

两个去请孙粮商和韩粮商的下人回來了。那去韩家的先说道:“老爷。韩老爷说他來不了。他在他家粮铺。说是准备开门。我临走他还说恭喜老爷你。”

“这些玩意。沒一个好东西。我有什么好恭喜的。他说为什么恭喜我。”

“韩老爷说。恭喜老爷你被官府表彰。”

“梁大人刚走。韩老爷怎么知道官府对我的表彰。”

“老爷。第一时间更新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再说。小的也不敢问。急着回來复命。”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你呢。孙老爷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不來。”王本雨又问另一个去请人的下人。

“老爷。孙老爷说。他很忙沒时间。正在招呼着伙计们拉粮食开门营业呢。他说改天再來找老爷叙话。”

“好了。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现在王本雨。知道。这次的罢市是彻底失败了。自己城外的粮食说不定就是官府派人去搞的。可是沒了文大人。和文大人后面的靠山。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装下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装做城外的粮食。就是他安排人去散的。最不妙的是得罪了两家大的粮食商人。以后生意上的事情。他们恐怕再也不会跟自己商量了。

他现在想去找个人商量下都沒人搭理。更不用说自己的靠山也倒了。悔不该跟着趟这趟浑水。都是自己贪念太重。也不想想跟朝廷作对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懊悔万分的王本雨对一直在书房伺候的小厮说道:“你去通知孙先生。下午我们王家的粮店全部开门营业。还有赶紧把运河上的粮食拉进來。再去招募人手把城外的粮仓修理好。”

感到失望的不止是王本雨自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还有一个人比他还失望。

内阁。高拱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看着桌子上那些奏折。失望无奈的心情。让他一个字也看不下去。精心准备的罢市。这么烟消云散。还拐带上害死了自己的亲信。幸好那姓文的够聪明。要是被带到了东厂。早晚会招供出自己。看來自己还是不如张居正。论心性论计策都差了不止一点。

高拱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现在官大了别人也不敢说。所以才造成了脾气越來也大。心气越來越高的性格。自己觉得对的。很少能听别人的劝告。

就像这次的罢市。第一时间更新起因也就是高拱觉得收了商业税。会丢脸。丢了朝廷的脸。他也不想想。现在国库里面沒有银子。开源是应该的。商人也是大明朝的子民。收税也是应该的。难道商人的银子就不是银子。一般人都能懂的道理。到了高拱这里就钻了牛角尖。读书人的高傲。进士出身的荣耀。让他觉得。这些都是丢人的。

贯穿整个大明朝。一直是税赋不够开支的。因为只去想着收种地百姓的税。沒有想到商人的钱会更多。來的也更快。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税是越來越少。以至于现在无银可用。

隔壁房间的张居正。此时的心情却跟高拱完全两样。愉快的看着折子。做着批阅。还和颜悦色的接待着不时前來请示工作的官员。张居正的高兴。不止是挫败了这次的罢市。更大的喜悦是。皇上早朝后单独留下他。为这次挫败罢市出谋献策的功劳。做了表彰。虽然沒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但是他知道。他在皇上心里的分量越來越重。

皇上以前依赖高拱。现在召见他的次数比高拱多了很多。再加上还有司礼监冯保的策应。广大官员的敬重。让张居正自我感觉越來越好。说不定哪天就会迎來自己最辉煌的时候。登上首辅的宝座。这也是做臣子的最高荣誉。

张居正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折子。门帘子。一下子从外面挑了开來。张居正一抬头发现是陈久來了。赶紧招呼陈久坐下问道:“陈总管。怎么这么清闲。跑到内阁來了。”

“张大人。你也知道。我就是劳碌的命。沒事我哪有时间來啊。这不皇上有旨。让你去粮商王本雨那里去传旨。”其实张居正知道。对方王本雨的计策也是他出的。只是沒想到皇上会让他去传旨。

“陈总管。这个传旨派个人去就是了。老夫正在忙着呢。皇上怎么会让我去传旨。”

“张大人。这个王本雨。可是大善人。前几天散粮十几万石。给了贫民。皇上说了。这是本朝今年最大的善举。为了彰显朝廷的重视。特地派你去传旨。”

两个人心知肚明。这些计策都是早就商定好的。张居正虽然看不起太监。但是对于这些太监。态度还是不错的。再加上陈久本來就和我关系不错。张居正又是我的师傅。爱屋及乌。这陈久也就对张居正尊重亲近了很多。反之。高拱就不一样了。仗着是皇上的老师。沒少呵斥陈久。陈久虽然沒有什么大的权利去对抗高拱。但是在一些小细节上。气气高拱还是可以的。

就像这次。皇上派张居正去传旨。却不派高拱去。陈久故意生意大大的。就是给隔壁的高拱听。果不然。隔壁传來什么东西摔倒地上的声音。高拱那脾气怎么能忍得住。摔东西是经常的。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崂山诡道最新章节 | 崂山诡道全文阅读 | 崂山诡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