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控-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 第一章

作者 : 孟有军

推荐序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统一的两面。♀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就经济领域而言,规范和发展对任何行业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就像硬币的两面,如果说其中一面不存在,那么另一面也就不可能存在。本书提出的企业管理“双内控”的理论与方法,是从企业经营发展与内控管理的角度,从内部与外部、机会与风险、刹车与油门等一体两面的角度寻找能够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规律与方法,以期实现企业平衡发展的目标。

双内控含义

刹车启示:控制与监控的有效分离

双内控,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要求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分清“监控”与“控制”两大层面,同时辅之以经营与管理双同步、决策与制衡双同步、管理与监督双同步的思路,以实现各管理环节科学制衡、流畅运行,最终有效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用简化的公式来表达就是:双内控=控制监控。

现代管理中,大多数企业已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何为内部控制,却认识不清。他们一般简单地认为,内控就是控制风险、控制违规。♀而实际上,控制什么并不是关键,如何控制才是真正的难点。企业一般都知道自己的风险点所在,但对风险为什么经常出现,违规为什么时有发生却不明就里。检查它的内部管理制度,非常健全;部门设置,十分全面;人员配备,相当到位,但这些优势却没能阻止问题的发生,岂不怪哉?等到风险隐患爆发,因没有思想准备,公司上下手忙脚乱,左右支绌,难以招架。通过对大量国际、国内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上述种种问题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在内控管理中,从总部到所辖分支机构,从公司整体到各业务、职能部门,都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内控管理实际上包含“控制”和“监控”两个不同的层面,遑论按此操作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监控是对群体而言,控制则是个体行为。在动态可塑性和无限延伸性方面,个体具有显著的差异,分布于不同个体上的经营点不同,风险点也不同,风险发生的状态、时间、空间以及所使用的控制方法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来说,监控好比是“编辑”,控制好比是“作者”。作者负责具体写作行为,并且作者不同,风格不同,错误也不同。

因此,任何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的制定都应基于企业的自身需求。企业要想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走出内控管理的误区,首先要构建一套控制与监控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控制”与“监控”的有效分离,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效果:

(1)让业务或职能管理上下各级对各自的基本职责更清晰。“控制”是由有关人员直接去控制风险,如柜员、业务操作人员、执行人员、决策人员等。而“监控”是对控制层面的履行情况是否正常、各职位人员是否尽职等进行有效监督,参与监控的部门有风险管理专业部门、审计部门以及与业务经营决策环节同步进行的监事会、风控委、审计委、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监理等。

(2)可以实现决策与经营间的良性联动,如疑问咨询、应急求助等,从机制上实现了对“控制”层面有效性的有力保护。

(3)当公司内部发生重大风险事故时,可以迅速界定责任,并以此督促各部门在内控工作中尽职尽责。

(4)有利于公司建立完善的业务经营制衡机制,如监控部门的跨级报告制、监督评价制等,从而使内控工作顺利进行。

(5)为公司建立科学的授权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部相关部门侧重监控职能,各决策层和业务层的经营行为则融入了“控制”风险的职责,这样的内控是“自下而上”的系统,下层“蜂群”式的协作充满活力且符合实际,使“控制”能进一步到位。

(6)有利于实现内控管理的有效性。在上下环节内控的互动、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等方面,有扎实且便捷的层面与之呼应,有效防止内控工作流于形式或受制于其他工作。特别是在集团化管控中,可以较好地消除“只有控股权,没有控制权”的陷阱发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内控”的含义,我们不妨把企业的经营与内控比喻为人左右两条腿。左腿代表的是企业各项业务的经营管理,右腿代表的是内部监督与控制。经营这条左腿走到哪里,内控监督与控制的右腿也就跟到哪里。对于人来说,两者如影随形,缺一不可,缺少哪一个都无法正常行走;同时,两者又各自**、相互制衡,一条腿的活动总是受另一条腿的制约。

法人管理的组织有与自然人人体完全一样的八大系统:

(1)神经系统: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目标、文化内涵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并主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2)消化系统:企业资本的运行,资金的运用与转化;

(3)呼吸系统:企业上下管理与内外业务的交流与互动;

(4)循环系统:企业业务经营中的从投入与产出到再投入再产出不断循环扩大的过程;

(5)运动系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决策、执行及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

(6)内分泌系统: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反馈调节环节,也是对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制衡、维护并影响整个业务发展的重要系统;

(7)泌尿系统: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对企业经营不当行为的监督、排异,并通过考核让员工优胜劣汰;

(8)生殖系统:企业经营发展中项目、产品的不断创新。

如果将经营管理比喻成汽车行驶时的动力系统,那么内控管理就是制动系统。踩下油门,车就会加速;转动方向盘,车的方向就会改变;踩下刹车,车就会减速或停止。这些装置用以控制速度和方向。其中任何一个失灵,车都不会听从驾驭,换句话说,车就会失控。

假设某人在公路上驾驶,公路的法定限速为时速80千米。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会做出如下反应:眼睛(传感器)会观察里程数,观测实际速度;大脑(鉴定器)会比较实际速度和限定速度;神经构成通信系统,在察觉到偏离限定标准时,信息会从眼睛传输到大脑,从大脑传输给脚(效应器),脚就应踩下刹车或松开油门。只有合理掌握好刹车和油门,有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

如果说经理是掌握方向盘的,监理就是负责刹车的。经理如果出现“违章”举动,监理就应该果断“刹车”,以确保一切业务都能够依法经营。所以,经营与内控同步,经理与监理同行。监理的业务监督与风险控制,就像汽车的刹车系统一样,能帮助经理走好经营管理的每一步。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双内控-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最新章节 | 双内控-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全文阅读 | 双内控-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