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第四十二章

作者 : 鲁鹏程

48.再富也要“穷”男孩,别有太多钱

如今,很多妈妈信奉“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教育观点。♀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于是,有的妈妈总是不断地让男孩远离苦难和贫穷,尽可能地帮他踏上平坦的成长之路、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有的妈妈把对男孩的“爱”体现在用金钱满足他的各种需要上。

殊不知,我们这样做非但不是爱男孩,反而是真正害了男孩。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我们给予男孩太多物质享受,他就会对苦难和贫穷没有清醒的认知,自然也就很难自立自强、积极奋进;如果我们给予男孩太多钱,他就难免会养成肆意挥霍、好逸恶劳的恶习。

孙伟是家里的独子,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从他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对他百依百顺,他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有时候,爸爸还会让孙伟自己去他的口袋里拿钱,至于拿多少,就任由孙伟自己决定。

结果,小小年纪的孙伟学会了进饭馆、逛商店。对于他的这种行为,父母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说:“家里有钱,不让我儿子花让谁花啊!”

后来,孙伟结识了社会上一些行为不良的青年,学会了抽烟、赌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的督促下,父母还批评他几句,后来见他不听管教,就索性任由他胡作非为。最终,13岁的孙伟因偷盗、抢劫成为了一名少年犯。

父母对孙伟百般溺爱,什么事情都顺着他,用金钱满足他的需要,并放纵他的不良行为乃至胡作非为,最终使他走上了歧途。可以说,孙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深奥的教子哲理:当男孩生活在“贫穷”中,才会感受到苦难和贫苦的滋味,从而发愤图强,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摆月兑困境;才能在磨难中得到锻炼,从而拥有吃苦耐劳、勇于攀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所以说,“再富也要‘穷’男孩”才是教育男孩的明智选择,才能真正激发出男孩自身的能量和潜能,从而培养出一个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男子汉。

让男孩过最普通的生活

我们把钱用在培养男孩身上,给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这本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给他过于富裕的物质生活。因为,人天生就有惰性,如果我们给男孩提供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就很容易让他变得贪图享受、萎靡不振。

因此,无论我们的家庭条件如何,都应该让男孩过最普通的生活。所谓“最普通的生活”,就是给男孩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他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不要给他过多的零花钱,更不要让他享受特殊的待遇。

尽量少给男孩零花钱

“富不过三代”,这似乎已经成为铁的定律。不过,洛克菲勒家族却打破了这一定律。整个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繁盛了六代,如今仍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与他们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们对孩子很“吝啬”,7—8岁的孩子每周只有3角零花钱,11—12岁的孩子每周只有1元零花钱,12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只有3元零花钱。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账本,他们每周都要记录自己的每笔钱都用在了哪里。当他们每周领零花钱的时候,就要把小账本交给父母审查,如果账本记录清楚、零花钱用得正当,就会增加5分,反之则减。

虽然洛克菲勒家族非常富裕,但是“穷”却是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孩子的诀窍。事实上,他们对孩子不是“吝啬”,而是真正的爱。

因此,我们也要有意识得让男孩“穷”一点,尽量少给他零花钱,并教他学习记录零花钱的使用情况。另外,我们还要培养男孩的理财观念,善于引导他合理使用零花钱,让他把钱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穷养”男孩也要适可而止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穷养”男孩,并非是让男孩过非常艰苦的穷日子,也不是吃所谓的“忆苦思甜饭”,更不是让他承受不必要的非人的折磨和痛苦,而是让他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磨练,比如,收集一些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有关贫困山区人们生活的图片、视频给他观看,以触动他的心灵;带他一起去上一天班,让他体会我们工作的辛苦;鼓励他利用假期去快餐店打工、发宣传单、送报纸等,让他体会赚钱的辛苦;等等。

总之,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男孩“穷”一点,但是也要适可而止,不足和过度都不利于培养他自立自强的精神。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最新章节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全文阅读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