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通缉令 第八十七章

作者 : 陈玉福

程忠:同学们,刚才市委于书记已经讲了,这位小同学汪霞的爸爸汪吉湟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干部、优秀局长。♀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当然了,邵玉莲讲的也是有点原因的。前几天,市公安局就清出了一个败类,这个人叫辛银。辛银犯罪了,不能就由此认为所有的公安都是辛银、都是坏人。就冲这一点,邵玉莲的行为就过头了……

散会后,于波、程忠谢绝了李校长留下吃饭的美意,执意要走。临上车时,程忠说:“李校长,在当前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做公安工作是太难了,希望李校长就这件事向全市师生发出倡议,理解公安、支持公安、学习公安,在全市中小学中造成一种人人理解公安、支持公安的良好风气。”

于波接上说,“马上去给教委汇报,就程市长刚才这个提议,好好地做做文章。”

回到医院后,汪吉湟把三份报告递给了程市长,程市长用目光征求于书记的意见,于书记点了点头,程忠刷刷刷在报告上签上了字。

程忠说:“不错,我市的财政状况很差,可是再差也要先解决公安的实际困难。你好好养病吧,我们马上要回去开会。你们金局长说了,让你一定把病看好,再出院。♀”

汪吉湟紧紧握住了书记、市长的手,眼里含着泪花说:“我们不会辜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期望。”

第十六章欺世惑众

金钊当着几个的面,把杨敏了。

杨敏绝望地在墙角哭的时候,金钊在地毯上观察了大半天说:“妈的,我以为是个处女,他妈的原来是个烂货!弟兄们!弄她到隔壁去,玩玩吧。”

5月24日17时。多云。

新城市委市政府大院,锅炉厂工人抬着死人前来上访。

程忠因为于菲投资开发区电力公司的事儿,上开发区管委会了。于波的车拐进市委市府大院时,看见了成千数百的人在大院里静坐。有人举着横幅在来回晃动,上面写着“还我工厂、还我生命、还我尊严”。

于波说,把车开到后门。司机一踩油门,红旗车箭一样绕大院边冲到了后门边上,停了下来。于波三步并作两步,上楼进了办公室。秘书索玉跟走了进来。于波说,把外面的情况说说吧。

索玉说:市锅炉厂的工人抬着个跳楼自杀身亡的女工来上访。说是副董事长、总经理金钊了新来的大学生,那女大学生出门就从楼上跳下来了。金秘书长和信访办杨主任和他们派出的代表在信访办座谈去了,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于波说:“既然是案,就让公安局去处理,咋把死人抬到这里来了,还‘还我工厂’,这中间怕有其他事儿吧?”

索玉说:“公安局刑警支队已经为死者拍照、检查了,本来要送走的,可锅炉厂的工人不干。犯金钊是祁副书记的外甥,赶到公安局要人,金钊已跑到吕九庄去了。刑警支队到吕九庄去抓人,那边说,压根儿就未见金钊这个人。”

于波说:“你马上通知金秘书长和刑警支队长来我办公室。”

索玉走后,于波才感到渴得要命,他倒了一大杯水,一口气喝下近乎一半。

于波给市委宣传部杨部长打了个电话,让宣传部组织报社、电视台、电台到区二小学去采访,到市公安局去采访汪吉湟,决不能出来一个两个辛银,就把整个公安都否定了。另外,马上举行宣传引黄入新活动专题会议,在报纸上、电视上开设引黄入新工程宣传专栏,为即将进行的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捐助引水工程活动创造条件。让全体干部、全体市民自觉地、积极地支持引黄入新这个造福新城千秋万代的大工程。

见金玺敲门进来了,于波才放下了电话。金玺汇报起了锅炉厂工人闹事的全部情况。

本月二十号,也就是上个星期四,市锅炉厂突然提出和没有一分资金的金钊的皮包公司搞有限责任公司。市锅炉厂的效益一直很好,生产的“新城”牌立式锅炉畅销西北五个省区,为什么要跟一个没有一分钱的皮包公司联合呢?市经贸委为什么就很快批准了呢?后来,我们才知道,金钊是祁副书记的亲外甥。为这事工厂的干部和工人们都很有意见。今天早上有人得知金钊把账上的全部资金五百万元划到了省城金钊另一家公司的账上,全厂干部职工们为表示抗议罢了工,十点多钟又发生了女大学生杨敏自杀身亡事件,工人们这才抬着尸体来到了市委市府大院,挡也挡不住哪。

刑警支队长宿伟敲门进来了,于波示意宿伟坐下,他对金玺说,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告诉锅炉厂的工人们,让他们回去,市委将立即组织调查组查处此事,如果他们提出的问题属实,立即解散“锅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当事人将严肃查处。至于问题,由公安局立案侦查,缉拿逃犯。

金玺应了一声出去了。

于波说:“说说吧,小宿,案子的调查情况。”

宿伟说:“于书记,这帮家伙太狂妄了!”

于波:说说看。

宿伟说:“本来杨敏是不会跳楼的,可是她受辱后出门,金钊手下三个又要对杨敏非礼,杨敏要么进另一间屋子继续被,要么跳楼。是这帮畜牲逼死了她呀。”

宿伟顿了一下,详细地讲起了发案过程。

早上,金钊和几个爪牙去车间巡查,其实是去寻找“猎物”。当他发现了焊接车间的微机操作员杨敏时,浑身的骨头一下子酥了,在老子的手下还有这么漂亮的女人呢。一爪牙见主子注意上了杨敏,便要上去,被金钊拉住了。他们急匆匆赶到办公室后,金钊便叫来了人事部部长,说:“你给我把焊接车间杨敏的档案调来,我要看一看。”

人事部长说:“杨敏的情况,我非常熟悉,我口头给你汇报吧。”

金钊说:“可以。”

“杨敏的父母都在油建公司,她是去年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后市人事劳动局分配到我们厂来的。因为她学的是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以,厂里就安排她到车间操作微机。今年二十五岁,因为七月份要考研究生,她一直未找过对象。追她的人倒是有一大帮呢,人家就是看不上他们。喜欢唱歌,爱跳舞,但从不去舞厅。去年,她代表厂里参加市里的卡拉赛,还拿了一等奖呢。”

金钊说,“这么说她还是个人才呢。”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1号通缉令最新章节 | 1号通缉令全文阅读 | 1号通缉令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