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专案组 第九十六章

作者 : 陈玉福

陈医生说,李某就是一个农民,他的姐夫开了一家性病诊所,赚了大钱。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在姐夫的介绍下,他带着弟弟承包了现在的这个门诊,每年给医院租金12万元,租期5年。

陈医生说,这个诊所跟医院真是“狼狈为奸”。他们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医院对诊所从事的一切医疗行为,决不干涉。上级部门来检查时,就让医院的头头来应付。据说,作为回报,诊所每年都要给医院从门诊部主任、药剂科主任到副院长、院长等负责人发“红包”。

扯“大旗”做广告拉“专家”做招牌

陈医生透露,这个性病诊所吸引病人的手段,就是打着医院的旗号大做广告,每年投入的广告费就达几十万元。♀做广告时,借用的都是医院的名字。

陈医生说,与自己一起受聘的还有几个较有名气的专家,他们到诊所来就是充当“招牌”,如果不同流合污去坑人,就会被晾到一边,每天拿60元的“陪坐费”。承包人李某借他们的名字对外打出“著名专家”的广告吸引病人。

承包老板心狠手辣有无性病只管狠宰

在这家性病诊所干了半年多,陈医生感触很深,他说:“诊所的种种行为太让人恶心了。”

他透露,承包性病诊所的李某和他弟弟心狠手辣,他们模准了性病患者不敢声张的心理,对聘请来的专家公开教唆要“大胆、心狠手不软”,对来看病的先不要说“没病”,至少化验结果不能是“阴性”,怎么都要弄个“阳性”,先把病人留住。♀不管什么人,先给他打上一个星期上千元的“假药”——生理盐水,然后再掺上一二百元一小瓶的针剂进行注射。

陈医生气愤地说:“李某告诉我们,来了病号,有性病症状的,你朝严重点说;没症状的,你就先说他得的是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炎症就行,这样一旦有关部门查起来也好解释。”陈医生说,一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到了这里,也都诊断成前列腺炎,这么年轻得这种病,搁在大医院,很少有人会相信。

陈医生还说,为了不让那些来看病的人看懂处方和病历,医生们给病人所开的处方和病历上使用的都是药品的英文缩写,即使出现汉字的地方,也是写得很潦草。老板说,这样他们即使来找,我们也好应付和解释,反正他们不懂那些英文药名。

更让陈医生气愤的是,有时他开药时,李某或者他弟弟就坐在旁边,让陈医生开最贵的,量要大。开几十块钱甚至一二百元一支的,一开最少5支,陈医生开药开得手都“哆嗦”了。不仅如此,李某和他弟弟还不准专家开导性病患者,要求他们把问题说得越严重、越恐怖越好,往往一个人患病,就要说你一家人都有病。陈医生说:“性病我以前也看过,哪有这么严重?动不动就要上千上万。后来我发现有的病人被吓得都有点神经了,一个患者对我说,真想自杀。”

陈医生说:“这种坑人的事不能再干下去了,再这样下去,人的良心都要变黑了,我就离开了那里……”

还有“游医”在治理须“猛药”

陈医生还说,在他们那里开性病诊所的主要是南方人,也有本地人,他们想方设法疏通医疗卫生部门的关系后,从一些国有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企业的职工医院承包门诊部,办起各类“性病防治中心”或“泌尿性疾病防治中心”等,使用的骗人伎俩与李某如出一辙。

陈医生说,要想彻底清理这些“毒瘤”必须用“猛药”。凡是能管着性病诊所的执法部门要联合执法,而且要进行暗访式执法,现在这些承包者可鬼了,他们摆在药房和柜台里的药品都是正规的,而每天都用大黑塑料袋把假药提一些带进诊室藏起来,即使来检查也发现不了。老板经常告诉聘用的医生:“来了检查的,你们就借口跑出去,实在躲不了就拖,或者干脆不说话,让他们找我。”

陈医生说,其实想割除这些“毒瘤”不是没有办法,审批的时候严格把关是主要的,再就是日常执法检查时要联合执法,有人查行医资格、有人查药、有人查价格、有人查执照,出了问题就重罚或者干脆吊销营业执照,封他的门,让他开不下去,看他今后怎么敢再骗人?

“没了?”于波猛地抬起头来看着陈秘书。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1号专案组最新章节 | 1号专案组全文阅读 | 1号专案组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