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专案组 第八十八章

作者 : 陈玉福

“行。♀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行不行?”

“行!”

“好!这就是我知道的罗辑田,快刀斩乱麻,很好。”

“矿长,你怎么处分我?”

“已经处分完了。”

“处分完了?”

“是呀?”

“开除还是留用?”

“罚站两小时。”

“啊?”

“你刚才不已经接受处分了吗?”

“矿长!”罗辑田握住了梁庭贤的双手,双眼的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矿长,我对不起你……”

“别说这些。”

“矿长,有人在整我。”

“我知道。”

“你知道?”

“是呀。要不然,派出所怎么会到杨虹的家里抓你们的奸呢?”

罗辑田这个刚强的汉子,这下子真真切切地哭了起来。

“哭出来好。辑田,你哭吧,哭完了该干啥干啥去。”

“我,我,我不哭了!”罗辑田擦去了眼泪,“矿长,你说吧,我怎么办?”

“星期六的晚上,民主生活会上,你要向党委会的同志们深刻地检讨自己。然后把和小琳和好的事儿告诉大家。”

“谢谢矿长。”

“你我是弟兄,别客气。”

“谢谢大哥。”罗辑田双手握住了梁庭贤的手说,“你看我的表现吧。”

“还有件事儿,把吴志文、于跃林、信玉丰等人的事儿都交到赵书记那里,我派人请县纪委的人来……你放心大胆地干吧。”

罗辑田忍不住又流下了泪水……他走出梁矿长办公室时,脸上的泪痕不见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8年过去了。♀历史的车轮也转到了2002年。

八道岭煤矿经过八矿人8年的努力奋斗,如今已成了现代化的国营中型企业。产值突破了4亿元大关,利税近亿元,分别是8年前的25倍、30倍。职工人数8年前只有800多人,现在已增加到了1800人。

梁庭贤、罗辑田们终于走过了八道岭矿艰难的岁月。他们的努力奋斗不仅给八道岭矿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而且也赢得了全体黑哥们的心……

然而,好景不长。

突然有一天,省上决定将银岭矿区国有煤炭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改造、重组。紧接着,省政府成立银岭煤业集团公司的“龙政发(2002)1号”文件出台了。

银岭矿区的28万煤炭职工,因为有了省上“1号”文件,都沉浸在欢欣鼓舞之中。为什么?“1号”文件规定得清清楚楚,集团公司将以八道岭煤矿这样的优秀企业为主组建。

在银岭矿区,过去的龙头老大是五道岭煤矿,由于8年前被矿管会收编之后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如今已是资不抵债了。而今,曾名不见经传、发不出工资来的小矿——八道岭矿,却成了银岭矿区的龙头老大。

矿工们高兴的是什么呢?他们高兴的是,既然是以八道岭煤矿为主组建集团公司,那么这个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就一定是八道岭煤矿的矿长梁庭贤。

这种美好的愿望似乎成了一支强心剂,整个矿区的人们都在盼望着梁庭贤能早日成他们的头。

“梁庭贤是个能人呀!”

“梁庭贤是个实干家呀!”

这些天来,这两句话几乎成了银岭矿区老百姓的口头禅。老百姓盼望改革,老百姓盼望银岭矿区的国有资产能优化组合,老百姓盼望着梁庭贤能早日领着矿区人民走向小康。

可是,又应验了那句很是经典的话了:“世界上的事情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尤其不以善良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怕鬼,鬼就来敲门了,怕啥,啥就让银岭矿区的老百姓遇上了。

他们怕于涛这个败家子呀,可是上面来的文件上,银岭煤业集团的老总偏偏是这个于涛。谁能说什么?于涛是银岭矿务局局长,而矿务局下属有8个煤矿,这8个煤矿的资产加起来几乎就是八道岭煤矿的20倍!

可是,没有人算过,这资产20倍于八道岭煤矿的8个矿的产值和利税是多少,和八道岭矿有没有可比性?

这账还用算吗?银岭矿务局2001年的产值是1亿两千万元,利税是近300万元。而实际情况是明盈暗亏。账是人作的,作盈了不就成了?这1亿两千万和300万元比4亿和1亿元,是个啥样子的概念?老百姓糊涂了……

梁庭贤是集团12位副总经理中惟一一位八道岭矿的人,而其余11位中,银岭矿务局占了6人、银岭矿管会占了5人。如果加上集团党委书记吴仁,和董事长、总经理于涛,这银岭矿务局在集团的领导就占了8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集团的班子是咋回事,一个个把企业搞得灰头土脸的,到头来还是个个升官,全升成了副厅级、厅级。当然了,梁庭贤也升了,由县级升到了副厅级。

银岭矿区的老百姓困惑了,八道岭矿的人们愤怒了。

老百姓困惑的是这世道咋成了这个样子了,该上的不上去,不该上的却排着队都上去了。八道岭矿的矿工们愤怒的是,我们辛辛苦苦跟着梁庭贤苦干了8年,到头来,我们的领导中才有一个人进入集团最高决策层,这不明摆着是欺负人吗?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1号专案组最新章节 | 1号专案组全文阅读 | 1号专案组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