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们 第五十章

作者 : 艾伟

干革命的是锡匠。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他背着枪,口中咬着一根火柴。他的枪口上有一条花短裤。后来村里人纷纷猜测,花短裤可能是锡匠的老婆的,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女人的。亚哥正赤身**躺在一堆草垛上面,他的双手护着他的家伙,他的指缝及大腿内侧流着鲜血。亚哥的眼中有一种温柔的神情,好像他此刻正对着心爱的女人。村里人已把亚哥围了起来,他们在一边议论纷纷。又来了几个民兵。锡匠命人把亚哥绑了起来,然后把他拖到古巴所在的电线杆旁。这些人把亚哥绑到了电线杆上面。锡匠说,你这个流氓,和哑巴在一起吧。亚哥的血沿着电线杆流入土地。

过了几天,村子里来了一辆侧三轮。侧三轮上坐着两个公安。两个公安来到电线杆下面,让民兵把亚哥放下来,然后就把亚哥抓走了。公安见到还有一个孩子攀援在一旁的电线杆上,问这是怎么回事。村里人说,这个人害怕脚上生根,变成一棵树,所以就爬在上面。两个公安一脸严肃地说,这个村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后来亚哥还被抓回来开了一次批斗会。批斗会上,当然需要有人揭发他的流氓行径,但没有女的愿意上去。后来还是寡妇到台上去揭发的。寡妇说,你们都知道我的身体是革命的加油站,这个人也想闹革命,所以来到我这里。他给我喝汽油,他说汽油的气息就是革命的气息,我于是就上了他的当。我喝了汽油,我的身子就暖和起来,我浑身是汗,一点办法也没有……批斗会结束后,柯支书大摇大摆地来到寡妇家,他走进院子,一枪把寡妇的内裤打了下来,然后大笑着叫寡妇的名字。

不久,村头就出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说:亚哥搞封建迷信,并多次诱骗女青年与其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犯流氓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村子里的人见到这个告示,不敢再违抗柯支书的命令,只好让民兵们把屋内的图画都抹了去。

12.古巴生活在一张铁皮上面

古巴还在电线杆上。虽然不断有人半夜三更偷偷地去跪拜,但已不敢明目张胆地干了。柯大雷不喜欢有人攀援在村头,像一个吊死鬼。他命人把古巴从电线杆上弄下来。为此,村里人还在电线杆旁做了一个脚手架。古巴好像已与电线杆合二为一,两个民兵好不容易才把他拉下来。

柯大雷认为古巴的脑子有问题,他命人把古巴送到城里的医院。♀古巴的母亲同医生说了病情,医生们都不相信有这种事。他们只是笑着摇头。他们用仪器测量古巴,但仪器根本测不出古巴的病。医生说这个男孩除了是个哑巴,其它惊人地健康,不需要任何治疗。古巴的母亲只好带着古巴回了村。

古巴回村后还是像原来那样,不敢下地,他如果要去某地,就沿着石块,攀援而去。后来,古巴的母亲向柯支书请求,希望村里能给古巴弄块铁皮来,这样,古巴晚上就可以睡到铁皮上,而不用攀到屋梁上睡觉了。柯大雷支书答应了这个要求。他叫人从城里买了一块铁皮。油漆匠柯大雷还亲自动手,把这块铁皮漆成了红色。这块铁皮看上去像一面国旗。

古巴生活在铁皮上后,他常常望着村头的电线杆发呆。电线杆上已有了一些新的标语。他过去攀援过的那根电线杆上,写上了这样的句子:抓革命,捉生产。古巴抬头望天。天空除了几片车辙一样的细云,什么也没有,他想起他的胃曾经就像这天上的云那样空空荡荡。他的胃曾经是天下最干净的东西。现在,他虽然肚子里有了东西,但饥饿的感觉一直没有消退。饥饿成了他经验和感觉的一部分。他的胃里,那深蓝色的光晕还在,虽然他想把它驱逐出去,但这缕光芒好像已同他的记忆合而为一。

古巴发现,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下,聚集着一群孩子。他们对着电线杆在指指点点。古巴眯眼看了看,电线杆上面有一只彩色的风筝。他不知道这风筝从哪里来,村里人是不会制作这么漂亮的风筝的。古巴想,这风筝也许是从流氓犯亚哥画的图画里飞出来的。一个孩子想爬到电线杆上去拿这只风筝,但另外几个孩子却拉住了他的腿。他们显然都想得到它。一会儿,电线杆下面发生了一场混战。孩子们没打多久,他们便软弱得像一支支蚯蚓那样蜷缩在地上,直喘粗气,他们的样子就像浮出水面的鱼那样,张着嘴巴。但他们的眼睛依旧贪婪地盯着电线杆上的风筝,好像这会儿他们的眼睛里伸出一双长长的手,已把那风筝揽在怀里。

我为什么要害怕呢,其实成为一棵树也没有什么不好呀。树一棵一棵立在那里,井水不犯河水,永远不可能为了某一样东西而扭打在一起。它们只需要把根深入泥土就可以了。一棵树可没有更多的愿望。这会儿,隔着铁皮,古巴还是感到泥土下面似乎冒着热气,就像那里妈妈正在做一些白白的粉女敕的面包。古巴的鼻子上顿时充满了香气。这时,古巴真的觉得有一股热气从自己的腿上升了起来。他的双脚牢牢地扣在铁皮之上。

古巴明白,他将在这块铁皮之上一直生活下去。

小姐们(上)

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兆娟正在上课。是小李老师跑来告诉他的。这个小学只有小李和兆娟这两位教师。小李说,你回去吧,我替你把课上完。有那么一刻,兆娟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甚至想不起母亲是什么样子。小李见她站着不动,温和地说,你去吧。这时,她心里有一种悲凉的情感升起来,同时还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但她忍住了。她向小李笑了笑,脸色苍白地走了。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他们俩。

在回母亲家的路上,兆娟有一种委屈和伤心纠缠在一起的情绪。多年来,她同母亲一直有隔阂。小的时候,母亲要么忽视她,要么挖苦她。她干什么母亲都看不惯。母亲看不惯她穿裙,看不惯她爱清洁,甚至看不惯她在说话时带几句普通话。后来她考上了师专,成了一名教师,母亲却突然对她客气起来,那种客气让她感到自己好像不是这个家的人了。她一直不知道母亲心里究竟怎么想,为什么这样对待她。母亲有时候会在客套中带点儿讥讽的语调。比如她给母亲送去一些钱或食品,母亲就说,你是不是钱多了,没处用了,我这个老太婆怎么有福气吃这么高级的食品?说得她当即红了眼,掉下泪来。有时候,她去母亲家做客,如果别人没到母亲早就开饭了,母亲容不得有人迟到。但如果她没到,母亲就说,等等她吧,她对我意见可大着呐。她呀,总是慢吞吞的,不好伺候。从兄弟们那里听到这样的话,她就想哭。她觉得母亲对她很不公平。但母亲知道她的委屈。这就够了。她不顶撞母亲。她多么希望化解同母亲之间的隔阂。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小姐们最新章节 | 小姐们全文阅读 | 小姐们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