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第四十八章

作者 : 鲁鹏程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都会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好一切,承揽下孩子的一切过失,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有人做,一切错误都有人承担,自己是个局外人。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这样,孩子的责任感就一定会缺失。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孩子犯错,要引导他认识错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我们的行为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效仿的典范。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总是寻找借口,不能勇于承担错误。长此以往,孩子受我们的感染,他也会处处为自己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一个对孩子、对长辈、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即使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

所以,我们要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要严格要求自己,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那么,孩子在我们正确行为的熏陶和感染下,就一定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而自觉地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孩子在犯错之后不敢承担责任或是推卸责任的行为,有时候也会让我们感到恼火。所以,我们一定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鼓励孩子勇于承认过错,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920年,有一位美国男孩,因为在被禁止燃放爆竹的时间燃放爆竹,而被警察罚款12.5美元。12.5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可以买125枚鸡蛋,可见,这笔钱对男孩来说是多么巨大。

闯祸的男孩虽然向父亲认错了,但父亲却鼓励他自己去承担责任。男孩说:“可是我没有钱……”父亲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但你一年后要还我。”男孩答应了。

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或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亲没有替里根承担过错,而是让里根自己承担过失,这使得里根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去承担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里根父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不为孩子错误的行为找借口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替孩子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使孩子逃避自己的过错。比如,孩子在玩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跌倒,他就会大哭起来。而我们很多妈妈就就会赶紧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并且拍打地面说:“打你这个坏地面,打你这个坏地面,让你再使坏。”地面是没有在那里好好的,它怎么可能会犯错误?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孩子找出跌倒的原因,让他下次注意呢?其实,这是我们在为孩子开月兑责任,也使孩子失去了一个认识错误的机会。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孩子出现过错时,我们不要为他找借口,当然也不允许他为自己找借口,而应该引导他承认自己的过错,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失,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非常有利的。

50.别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

一味地迁就孩子,并不能使我们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相反,还使是孩子成为一个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人。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地迁就他,不要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去分辨是否合理,然后再给予他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6岁的轩轩和5岁的表妹雯雯一起玩,妈妈分别给每人两盒酸女乃和一瓶可乐。轩轩很快就喝完了所有的饮料,而雯雯却还剩下一瓶可乐。看不懂当雯雯玩累了,喝可乐的时候,轩轩也向爸爸要可乐喝。爸爸考虑到轩轩已经喝了很多饮料,就拒绝了他的要求。没想到,轩轩就趴在地上,哭着打起了滚。爸爸没办法只好拿来半瓶可乐,迁就他。没想到,轩轩一看是半瓶就把瓶子撇到地上,还拿脚踹,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妈妈只好拿来一整瓶可乐给他,他才停止哭闹。

轩轩的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只能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向他们索要东西,也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最终受害的还是轩轩自己。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最新章节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文阅读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