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第十六章

作者 : 鲁鹏程

第三章学习上,你们替代我!——孩子学习依赖父母的理由

学习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更是他生活中的重点内容。♀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我们无不对孩子的学习格外重视,但有时我们表达重视之情的方式出了问题,结果反而导致孩子的学习却开始依赖我们了。学习应该是孩子个人的事,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16.上学、放学,不是你们接送吗?——尝试不再接送和陪学

家有儿女,送他上学、接他放学,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福建省泉州市教育部门曾经进行过一次预测,在泉州有大约145万的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园孩子,幼儿园的接送率已经达到了100%,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接送率也达到了95%。

而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学,在我们很多家庭中还有另外一种常见“景象”——陪学。

每天放学回到家,如果妈妈不看着,小杰是不会认真学习的,他甚至将妈妈喊他的那句“快,妈妈看着你写作业”当成了开始学习的标志。小杰在写作业过程中,妈妈如果稍微离开一下,他就开始走神、玩手指头。而且,妈妈还得帮他看着作业哪里出错了,提醒他改正。妈妈有时候也觉得很累,可她却不敢松懈,她生怕自己一个没注意,小杰就彻底不好好学习了。

小杰的妈妈这种表现,就是典型的陪学表现。孩子将自己学习的事完全“托付”给了我们,完全一副“甩手掌柜”的架势。但陪学却是在让孩子被动学习,他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又怎么可能凭自己的意愿去学到知识呢?

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学,我们一手包办了孩子上学的所有“基础准备”,让他从最开始的学习态度就不正确。♀总是被接送的孩子会想,“反正是爸爸妈妈接送我上下学,是他们要我去的,也不是我主动要去的”;而总是得要我们陪学的孩子又会想,“只要妈妈看着,我就学,否则我就玩”。

孩子怎样看待学习,怎样对待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得让他自己产生意识,最起码要让他自己想要去学校,最起码让他自己知道“我得学习”。我们可以尝试不再接送孩子上下学,同时也不要再陪学,一定要培养起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

与孩子探讨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谁而学?学习能让人有怎样的收获?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好好和孩子探讨一下。一定是探讨,不能像下面这位妈妈一样,变成我们单方面的说教。

小秋一直都对学习不太“感冒”,妈妈不得不经常苦口婆心地劝他:“你看你现在好好学,将来就能上好大学,然后就能找好工作,到时候你就轻松了。你可得从现在就抓紧啊!”每次妈妈都要说上好久,在小秋听来,妈妈的这些话很麻烦,也没什么新意,所以他对妈妈的劝导并没太在意。

我们和孩子一起探讨的过程,应该是让他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思考的过程,单方面的说教与劝诫,孩子会和小秋一样,反而觉得麻烦。

所以,我们要多用启发式的语言来唤醒孩子对学习的好奇与渴望。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你是怎么看学习的”,或者问他“你觉得学习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对于孩子的回答我们要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肯定他正确的想法,帮他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

试着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校

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早起,叫孩子起床上学很费劲,孩子总是能磨就磨。不过,在我们的催促和“保驾护航”之下,孩子却总能准时到达学校。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他知道不管他怎么不愿意,我们也一定能按时把他送到学校里去。

如果孩子连去上学的主动性都没有,他会自己主动学习的可能性也就变得微乎其微。所以,我们该试着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校。我们可以逐渐减少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次数,同时提醒他去学校上学是他身为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并明确告诉他我们不会帮他背负这责任。以此来使孩子逐渐意识到上学是他自己的事。

当然,我们这里说减少接送或者不再接送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其安全意识、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待提高,所以我们还是要接送的,以保证他的人身安全。等孩子进入了高年级,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时,我们再允许他自己上下学,只是偶尔接送他几次就可以了。

使孩子产生自主学习的**

在我们看来,紧盯战术很“管用”,因为在我们的紧盯之下,孩子“果然”认真看书、认真作业。但很多孩子却和前面故事中的小杰一样,慢慢地不再自己操心学习,将“管理学习”的重担完全丢给了我们。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他才是学习的主动者和受益人,我们可以找一些介绍自主学习的书籍,同时告诉他学习能带给他怎样的改变,逐渐使他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让他从对我们的依赖中彻底摆月兑出来。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最新章节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文阅读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