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八十三章

作者 : 张振鹏

故事1:

吃完晚饭,4岁的女儿跑到说桌前,拿出爸爸写字用的笔和笔记本,就开始写了起来。+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写了一会儿,她就大声喊道:“妈妈,快来啊!”

此时,妈妈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听到女儿的喊声,就赶紧过来了。来到女儿面前,女儿腆着小脸一本正经地问妈妈:“妈妈,你看我写的字漂亮吗?”

妈妈一看,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女儿根本就不是在写字,而是在乱画。女儿看到妈妈没有及时作出评价,有点失望。妈妈看到女儿的表情后,说了一句话:“我看还不错,你看这个字写得就很不错,妈妈和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写呢!”

听妈妈这么一说,女儿非常高兴。她睁大眼睛问:“妈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妈妈说:“当然是真的了!”

这时,女儿一下子找到了自信,浑身感觉也充满了力量,她非常认真地说:“我还要写更多的字,我要好好写。♀”

看到女儿这么有信心、有兴趣,妈妈很高兴,心想:“幸亏没有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故事2:

3岁半的儿子在茶几上趴着写了好长时间了。妈妈走过去看儿子在写什么,刚到儿子跟前,儿子就问妈妈:“你看我写的是什么?”

妈妈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儿子写的是什么。儿子开口了:“妈妈,我写的是……”他开始跟妈妈讲了起来,可是妈妈好像还是没看出来,但妈妈并没有否定孩子的说法……

敏感期分析

在书写敏感期,孩子的书写实际上就是乱画,他会不停地握着笔写呀、画呀。但是,他写的所谓的“字”就是一些黑点、一些乱线条等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很多父母看到这种情形,就会感到很奇怪,这怎么能叫写字呢?其实,父母应该知道,这是孩子刚刚发现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与以前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的。而且,孩子正在体验书写带给他的无穷的乐趣。

这个时候,孩子书写的“字”成人式看不懂的,但是孩子却是明白的。如果父母让他去解释一下,相信大部分孩子都能解释的出自己写的是什么。当然,在开始书写时,孩子所书写的东西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写得也很差,这反映了孩子缺乏良好的协调和控制能力。随着孩子协调与控制能力的提高,他才能写出可以识别的线条或图案。

引导小妙招

1.鼓励孩子的书写行为

因为在书写敏感期,孩子写出的字并不规范,尽管如此,孩子还是非常喜欢去书写。虽然孩子写的东西在父母眼里好像都不是字,甚至可以称为涂鸦。但是,父母依然要鼓励孩子,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书写。这样,就等于给孩子的书写兴趣延续下去注入了动力。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就是在认同并鼓励孩子的书写行为,从而让孩子获得了自信与力量。相反,如果那位妈妈说孩子写的根本就不是字,把她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的话,那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孩子很可能就会放弃书写。

2.给孩子做好书写的示范

这里所说的示范,并不是指教孩子一笔一划地写字,而是给孩子做好“书写”这个环境的示范。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用笔写写算算,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也就会“写字”。当孩子开始乱涂乱写时,就表明他已经对“书写”是什么东西有看一定的概念,而且也已经感受到了“书写”的趣味性,从而爱上“书写”。

当然,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写写画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支持与关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乐趣。

3.不要否定和揭穿孩子

父母可能还会注意到,孩子经常在乱写一气后问父母:“你看我写的是什么?”很显然,孩子是相信阅读他文字的人能够看懂他写的字符是什么。就像故事2中的孩子问妈妈一样,尽管妈妈在孩子的解释下,仍没有看懂,但她也没有否定孩子的说法,没有否定孩子的书写。

另外一方面,即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写得不对,但他也会假装写得很对。这一点父母也需要父母注意,尽可能地不去“揭穿”孩子,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墨宝”:孩子兴奋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白墙上、石桌上、水泥地上……到处都会留下他的“墨宝”(3.5—4.5岁)

——给孩子肯定,而不是批评,赏识孩子,孩子才会有书写热情

孩子刚刚会写字的时候,他会非常兴奋,会为自己掌握了书写能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他就会随时随地地展示他的书写能力,比如,他会在自家的墙面上、地板上、小区的空地上、石桌上、雪地上、沙土上等地方留下自己的“墨宝”,从而感受书写带给他的快乐。对此,父母不要批评,而应该给予孩子赏识与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继续书写的热情。

身边小故事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