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五十九章

作者 : 张振鹏

从出生到4岁,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个期间都喜欢玩具,喜欢各式各样的玩具。♀+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在他的眼里,玩具永远也不多,总会有他想再买的玩具。但是,有时候,孩子也会厌烦玩那些真正的玩具,但是他并不是排斥玩具,而是会发现新的玩具。比如,家里的日常用具常常会被他开发成具有某种功能的玩具,尽管那种功能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孩子却能当它存在。这就是孩子玩日常用具的乐趣所在。就像上面故事中的3岁男孩,好像家庭中的各种日常用具都能成为他把玩的玩具。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孩子之所以会喜欢玩日常用具,是因为他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决定自己怎样玩,并能变换出很多花样。其实,在孩子的眼里,似乎所有的日常用具都可以用来当玩具,他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带给自己无穷的乐趣。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玩各种他可以玩的玩具。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提供一些传统玩具

在孩子的动作敏感期,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些传统的玩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手、脚以及全身的协调能力。

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哪些传统玩具呢?比如,不倒翁,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积木,可以让孩子掌握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当然还能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辨别力;橡皮泥,在用手捏或模子制作橡皮泥的小玩意儿时,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肢体能力;吹泡泡,可以让孩子的手与眼得到充分配合,如果孩子一边吹泡泡,一边奔跑追逐,那么全身的活动量都会很大,身体的整体动作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各种球,在玩球的过程中,通过抛、滚、拍、踢、打等动作,让孩子的手眼配合得到强化,也能锻炼身体的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还能提高孩子的空间感……

只要父母善于去发现,就一定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孩子的动作的玩具,让孩子在动作敏感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各种动作技巧。♀

2.善于把日常用具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给孩子做玩具的不一定都是那些传统的玩具,日常用具有时候在孩子眼里也是非常好的玩具。所以,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可以当孩子玩具的生活用具。比如,罐头盒、塑料瓶、线团、塑料刀叉、喷壶、纸杯子、线轴、塑料盒子、瓶盖、海绵、小锅、小勺子、塑料夹子、带刻度的瓶子,等等。把这些日常用具给孩子,孩子照样能玩出花样来,而且会不厌其烦。那么,在玩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动作能力与技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3.引导孩子锻炼动作的灵巧性

孩子的四肢经过自然的发育后,可以胜任越来越多的需要,父母就应该多在灵巧性的方面促其发展,给孩子尽量多提供机会,让他在实践中掌握各种技巧。

比如,可以让孩子归置玩具,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个玩具箱,当他不玩的时候,就让他把玩具都一样一样地摆放好,这样做,一方面会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养成严谨、有序的生活习惯。还可以鼓励孩子玩一些小的物件,比如硬币、纽扣等,多拿捏小物件对发展手指的灵巧性非常有好处。当然,在让孩子拿这些小物件时,父母也要留心,以防孩子把它们放进嘴里。父母也可以把一些小东西放到地上,让孩子去捡,也可以给他增加难度,如让孩子带上手套或借助镊子等工具,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捡,这些做法都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动作的灵巧性。

10.游戏: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好玩的游戏(0—4岁)

——用游戏,如“你扔我捡”等促进孩子动作发展,让孩子动作变得更灵巧

孩子在动作的敏感期内,不但喜欢玩各种玩具,还喜欢玩各种游戏,要么自己玩,要么跟小伙伴们玩,要么跟父母玩……总之,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孩子是非常喜爱的。当然,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手、脚及全身动作的发展。所以,父母不要阻止孩子玩游戏,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从而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让孩子的动作变得更加轻盈与灵巧。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最近,爸爸发现3岁的儿子特别喜欢扔东西,于是,他就想借此机会来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晚饭过后,爸爸把一只毛毛熊放到儿子的面前,儿子看到毛毛熊,就抓了起来,然后就扔了出去。爸爸看到后,不但没有生气,还跑过去捡,捡来后又递给了儿子。儿子感觉很奇怪,就又扔,爸爸再去捡……

过了一会儿,爸爸说:“儿子,爸爸累了,要不咱们换换角色,我扔,你去捡,怎么样?”儿子高兴地答应了,于是父子俩换了角色,重新玩起了“你扔我捡”的游戏……

父子俩玩得不亦乐乎,儿子也是满头大汗,但却非常兴奋,一点都不想停下来……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