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四十六章

作者 : 张振鹏

6.纸屑:对地上、桌上、桌脚边的纸屑非常感兴趣(1.5—4岁)

——孩子看到的父母可能看不到,请父母不要阻止孩子去捡

可能很多父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突然有一天会被纸屑所吸引,这些纸屑可能在地上,可能在桌子上,也可能在桌脚边,还可能在某个角落里……但是,孩子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总是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不过,对于成人来说,那些纸屑好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了。当然,孩子发现它们后,就试图去触模,去捡,父母不要阻止。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妈妈抱着2岁的女儿在玩玩具。突然,女儿的手指向了茶几的方向。“咦,要遥控器?”妈妈把遥控器拿给她,可女儿不要,还是用手指。妈妈想:“难道是想要手机?”于是又给孩子拿来了手机,可女儿依然用小手指那个地方。♀“嗯,那肯定是想要水杯了!”妈妈胸有成竹地想,因为茶几上就只剩下水杯了。妈妈把水杯拿过来,递到女儿的面前。可是,女儿连看也不看一眼那个水杯,还是指那个地方。

这下,妈妈真是有点晕了:“这个小家伙到底想要什么呢?”没办法,妈妈只好把孩子抱到茶几边上,放下来,让她自己去找。

女儿站到地上,脚挪动了两步。她的小手落到了茶几的一个小东西上。这下,妈妈才恍然大悟,她想要的竟然是一个小纸片!而且,那个小纸片妈妈刚才根本就没有看到。

故事2::

妈妈带着2岁半的儿子到超市去购物,快要到超市的入口处了,儿子突然要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妈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还是把儿子放下了。

儿子竟然蹲下来,开始捡地上被人撕碎的纸屑。♀妈妈看了看,那些纸屑是不知道被谁撕碎了的收银小票。妈妈知道,这是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到了。她认真地看儿子一点点地捏那些纸屑,有点说不出的感动。

接着,妈妈也蹲下来,和儿子一起捡起纸屑来了……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小东西的关注来,越是那些小的不起眼的东西就越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情形一直能持续到4岁左右。难怪有的父母会说:“小孩子的眼神就是好啊!他的眼里好像只有小东西!”确实是这样,因为他们就是对细小的事物敏感。有这样一个比喻,好子的眼睛就像一个放大镜,会将所有的小纸屑收到眼里去。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就像故事1中的那个孩子,当她把手落到纸屑的那一刹那,妈妈才知道女儿想要的是什么。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捡纸屑

孩子对纸屑是敏感的,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去捡。就像故事2中的妈妈一样,当她看到儿子那么认真地捡纸屑,心中涌出的是一种感动,并且能够俯子与孩子一起捡。其实,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的敏感性。

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成全孩子的这些“癖好”,不要受不了,也不要试图去阻止。因为利用好这个阶段,将会大大促进孩子观察力、专注力的培养。只要孩子处在安全的环境中,父母就不要去伤害孩子的自由,都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去探索。

2.尽量不去打扰孩子

有教育家曾经指出,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是科学教育方法的灵魂。所以,当孩子正在专注于捡纸屑、把玩纸屑时,父母最好不去打扰他。这样,孩子才能有机会深入到事物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当然,与孩子一起去捡也是可以的,因为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行为的认同和对他的关爱。

7.小石子:捡小石子是孩子的幸福时光(1.5—4岁)

——父母只需要坐下来等孩子捡,要等到他满意才行

当孩子突然能看到地下或某个角落里的小石子比较感兴趣并俯子去捡时,说明他已经进入关注微小事物的敏感期了。这时候,他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捡,并把捡到的小石子当做宝贝一样的收藏起来。对孩子来说,捡小石子的那段时间就是他的幸福时光。

身边小故事

小雪已经2岁了,妈妈说她是从1岁半时就明显进入关注微小事物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里,小雪在小区里玩耍时,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捡小石子。

开始的时候,小雪的小手只能拿一个小石子,捡起来后,她就把它放到一个塑料盒或玻璃瓶中,然后再去捡。等捡到几个以后,她就开始玩倒出再放进的游戏。现在,小雪的小手已经能同时握住五六个小石子而且还能再用手去捡。

妈妈记了一下时间,小雪每次捡小石子和玩小石子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妈妈说,只要是小雪愿意,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凉风习习的阴天,她都会允许孩子捡小石子。而且,妈妈站在旁边看,不去催促孩子。直到孩子心满意足要求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妈妈才会跟她一起去做其他的事情。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