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三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9.咬人:冷不丁地咬人一口(0—2.5岁)

——孩子咬人并没有恶意,而是在探索,把他抱开就好了,不要惩罚他

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孩子会尝试用口、牙齿和舌头认识外在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孩子2岁之前完成。♀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有的孩子的敏感期过渡的好,在1岁多以后就很少有这种特征了,但有的孩子过渡的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咬人的现象,他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冷不丁地去咬人,或者去咬桌子,咬玩具等等。这一点需要父母注意,也就是要帮孩子顺利补上口腔敏感期。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六,2岁的男孩思远家里来了一个小客人——比他小几天的小表弟聪聪。♀两人一起开心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突然,聪聪大哭起来,而思远的脸上有一种恐惧的表情,而且好像还有点歉意。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思远咬了聪聪的手一口。这时,思远开始语无伦次、吞吞吐吐地为自己辩解,说聪聪跟他争一个玩具,就吵了起来,然后他就用牙咬了聪聪。

思远的妈妈感到很奇怪,自己的儿子很乖巧呀,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而且,在以前也从来没发现他有咬人的这种现象,那他为什么现在会突然咬自己的小表弟呢?

突然,妈妈想起一件事来,就在前几天,她发现思远用嘴巴啃桌子角,而且好像还“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当时,妈妈觉得思远啃桌子不卫生,而且也是一个坏毛病,就阻止他去啃了。可是,尽管如此,妈妈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会无缘无故地咬人,咬桌子。

故事2:

盈盈活泼可爱,是个非常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不过,在她2岁半的那段时间,她竟然开始咬人。有一天晚上,全家人正在陪着盈盈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按说,看动画片时,盈盈应该老老实实才对。以前也确实很老实,可那天她却不太老实。

她在妈妈的怀里坐着,把妈妈的手抱在她的脸上。突然,她使劲咬了妈妈的手一下。疼得妈妈想发火,就想打盈盈。不过,看到盈盈跟没事人似的,还是那么天真可爱,妈妈又不忍心了,就把抬起来手又放下了……

不一会儿,她又跑到爸爸的怀里,以同样的方式咬了爸爸一口。爸爸最近学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他想,可能是孩子的咬人敏感期到了,所以他也就没发火,非常平静。

然后,爸爸就跟妈妈沟通,说:“孩子现在可能是咬人的敏感期,我们都做好防备,别再让她轻易咬到了。”因为大家都有预防了,所以盈盈就不太容易咬到人了。不过,小家伙很怪,当妈妈跟亲她的脸的到时候,她还是会咬上一口。有时候,她咬不到脸和手,她就咬衣服,咬床单。

十几天后,盈盈已经不再咬人了。

故事3:

今天的阳光非常明媚,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户外活动,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在一边观察孩子,看到孩子如此健康快乐,老师也很喜悦。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小朋友突然抱住另外一个小朋友,在人家的脸上咬了一口,速度很快,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赶紧去抱起那个被咬的孩子,发现他的脸上有一圈牙印。不过,咬人的小朋友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脸无辜地看着被他咬的那个孩子。

下午,妈妈来接孩子时,老师把孩子咬别的小朋友的事情告诉了她。妈妈听完之后,很生气,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孩子在家里还咬我的手呢!”

敏感期分析

故事1中的思远,之所以会桌子角,会咬人,很可能是在用自己的舌头和牙齿来感知物体,探索周围的环境。当然,故事2、3中咬人的小朋友,也很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孩子咬人时,他并没有什么恶意。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学坏了,因为这是他无意中用口、牙齿去认识事物,与故意地用牙齿去攻击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咬人时,只需要把他抱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另外,孩子在1岁左右时,他长牙会使用牙齿,舌头发育时也会使用舌头。这时,他们会用牙齿咬断东西、咀嚼东西,有时候会用东西把嘴巴塞满,但不会把它们咽下去。但是有些孩子这个敏感期会滞后,所以孩子如果在2岁以后咬人,他是在以“咬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