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二章

作者 : 张振鹏

1.模仿: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不断重复(0—2.5岁)

——这不是孩子淘气,不要阻止,要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更精确的语言

1岁多的孩子,在语言方面会模仿周围人说话,父母说什么样的话,只要孩子能模仿,孩子也会说出来。♀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当然,最开始,他只能模仿词汇,还说不出一个完整的长句子来。当孩子发现语言竟然能够与某种事物相配,他就会不断重复。最常见的就是孩子没什么事也喊“妈妈”,喊了还会再喊,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喜欢听到妈妈“哎”的应答声。孩子会在这样的一喊一答中找到乐趣。其实,这不是孩子淘气,所以父母也不要生气。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天中午,一岁零四个月的儿子正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妈妈则在厨房做饭。突然,儿子大声叫:“妈妈!”妈妈听到后,“哎”了一声,赶紧从厨房里跑到客厅里,问到:“宝贝儿,怎么了?”儿子看到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冲妈妈傻呵呵地笑了笑。

看到儿子没什么事,妈妈又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做饭。两三分钟后,儿子又喊上了:“妈妈!”妈妈赶紧答应:“哎!”接着就又跑到客厅,看儿子是否有什么事。结果,儿子跟刚才一样,冲着妈妈傻呵呵地笑。

妈妈又回到厨房……就这样反复好几次,这位妈妈有点纳闷:儿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故事2:

一位母亲曾这样讲述道:

有一阵子,两岁的女儿每天晚上都要不断地说几个词,像“淘气”、“小坏蛋”、“想吃什么”等等,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敏感期的一种必然表现,所以也没制止他,而是想随她去。

一天晚上,女儿又在没完没了地说“淘气”、“小坏蛋”等等,都是自言自语,而且一边说,一边还冲着我坏笑。于是,我就问女儿:“你为什么老说这样的话呢?”女儿说:“你说的!”这句话一出来,我一下子意识到了,原来这些话是我在平时说给女儿的。我在对女儿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一种幸福感,但这些话确实不太优美。

当时我就想,谁让她妈妈先说了这些不优美的语言呢?女儿说就说吧!从那以后,我对女儿再说话时,就会注意说一些比较优美的话,像“好宝宝”、“乖”、“真听话”、“真好看”等等。果然,几天后,女儿嘴里的话也换成了这些优美的语言。

敏感期分析

当1岁多的孩子发现一个词语能与一件事物相匹配时,他就会不断地重复进行这样的匹配。比如,当孩子发现自己喊“妈妈”时,就会有一个“哎”的声音作回应。于是,他就能感受到一种喜悦,从而不断地喊“妈妈”,然后就从“妈妈”、“哎”,“妈妈”、“哎”,“妈妈”、“哎”的一叫一应中连续地感受这种喜悦。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早期表现。

当然,孩子还会模仿某个词或某些词,这些词或好或坏,但在孩子眼里并没有好坏之分,不过,作为父母,还是尽量在孩子耳边说一些优美的语言。这样,孩子模仿出来的词,也是优美的。

引导小妙招

1.认识孩子的语言模仿的阶段

刚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这张白纸将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五彩斑斓。其实,宝宝早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惊人的语言模仿能力。这种模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声音作出反应阶段,二是模仿发音阶段,三是用语言表达思想阶段。父母应该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多家引导,从而让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在第一个阶段,尽管孩子听不懂,但父母也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有声的玩具,孩子就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第二个阶段,孩子对周围的声音会更加敏感,常常会模仿,这时父母就应该帮孩子练习发音,让他模仿发音,进行模仿语言积累;第三个阶段,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思想,父母除了与孩子多交流,还应该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来训练孩子的联想力,比如,可以教孩子模拟“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或是“轰隆轰隆”的打雷声等。关于这些,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还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2.面对喊“妈妈”的孩子不要生气

前面已经提到,孩子喊“妈妈”只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应一答的乐趣,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孩子是处于兴奋和敏感状态中的。当孩子这样喊时,父母应该高兴,因为孩子正在进入语言敏感期。所以,面对这种情形,父母不要生气,更不能去用所谓的“教育”方法去阻止孩子,吓唬孩子,不能以妈妈忙为理由来拒绝对回应孩子。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