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四十四章

作者 : 张振鹏

第五章野外旅行的安全

作为孩子,出门旅行也是获取知识、锻炼体魄的一种重要方式。♀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那么,这同样会遇到安全问题。其实,出门旅行也好,野外宿营也罢,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防范与应对旅行中的各种意外情形,如中暑、流血、迷路、蚊虫叮咬等。如果孩子具备了应对野外旅行意外的本领,就等于拥有了一本“安全护照”。孩子手持这本“护照”,就能让自己的旅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41.中暑急救:教给孩子几点应对小妙招

炎热的夏季,烈日暴晒是常有的事,而到了三伏天,桑拿天气就是对人的一种严峻考验。这个时候,人最容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性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则可能引起抽搐、永久性脑损害或者肾衰竭,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中暑不容小觑,因此父母除了自己知道如何处理外,还要教给孩子一些应对的小妙招。

暑假的一天,10岁的甄礼跟父母一起去爬山。甄礼和父母有说有笑,一路缓缓而上。但不一会儿,妈妈就说感觉不舒服,爸爸说:“也许是中暑了。咱们走到前面有阴凉的地方就休息一下。”妈妈无力地点了点头。

甄礼看着妈妈脚步已经不太稳了,他有些着急,也有些害怕。爸爸一边安慰着母子俩,一边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等到了有树阴的地方,甄礼扶着妈妈坐下。爸爸掏出一瓶矿泉水让妈妈喝下,又拿出一小盒清凉油抹在了她的额头,甄礼则在一旁用自己的帽子给妈妈扇着风。最后,爸爸又翻出来藿香正气水。甄礼妈妈喝下去之后,休息了一会儿,感觉没刚才那么难受了。

甄礼这才安下心来,他问爸爸:“为什么妈妈会中暑呢?”爸爸说:“太阳暴晒,再加上体力消耗,出汗不通畅或者水分补充不及时,等等,都有可能会中暑。不过也用不着惊慌,只要处理恰当就没有大问题。”

还好甄礼的爸爸懂得如何应对中暑,甄礼的妈妈的中暑状况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身体的不适也得到缓解。

中暑俗称发痧,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多以出汗停止导致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月兑及昏迷为特征。除了高温、烈日暴晒之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其常见诱因。另外,大气温度过高导致脑膜充血,使大脑皮层缺血或者空气中湿度增强也可引起中暑。而在人群拥挤集中的地方,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同样会发生中暑。

由此可见,中暑的发生很普遍。因此,父母通过对孩子进行相关知识教育,让他学会识别中暑症状,并学会预防与急救。

培养建议

建议一:提醒孩子烈日时应谨慎出行

如无特殊情况,夏季的多数时间都是烈日当头的。这个时候出门,就会增加中暑的几率。所以,父母应该提醒孩子,烈日下出行应谨慎,尽量减少外出的时间。如果必须要出门,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一般来说,夏日最好不要在10:00—16:00之间在烈日下走动,因为这个时间段里阳光最为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所以要是出门就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要准备好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好足够的水和饮料。一定要将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降温物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另外,外出时的衣服也要尽量选棉、麻、丝一类的织物,要少穿化纤品类的服装,一面大量出汗的时候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建议二:夏季要让孩子多注意日常饮食与睡眠

夏季除了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之外,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

首先,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应该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升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夏季人体由于缺钾而感觉倦怠疲乏,此时可以补充些含钾的茶水。

其次,夏天应多食一些蔬菜、新鲜水果等来补充水分。也可吃些乳制品,既能补水又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最后,夏季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这样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利于工作学习的同时还能预防中暑。睡觉时还要注意不应躺在空调风口和电风扇之下,以免造成空调病和热伤风。

建议三:让孩子学会辨别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表现也分轻重,不同的表现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清楚地辨别中暑症状,对于及时抢救中暑病人非常重要。

暑假时,9岁的罗维和父母到海滨城市旅游。一天他和妈妈一起逛街的时候忽然觉得浑身无力,还头晕。妈妈让他到阴凉的地方歇了一下,喝了些矿泉水。过了一段时间,罗维感觉舒服了许多。

妈妈告诉罗维说:“你是中暑了。”

他有些奇怪地问妈妈:“热天昏倒不才叫中暑吗?我这也是?”

妈妈笑笑说:“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而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回家我给你找些资料,你可以学习一下。只有明确地分辨出三种症状,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如罗维的妈妈所说,中暑症状由轻到重各不相同,所以应该让孩子学会区分。三种中暑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症状也是逐渐加重的。父母应该通过一些资料的展示与讲解,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建议四:教孩子学会中暑的急救

中暑也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如遇到重症中暑症状,更应及时救治,否则就会危及生命。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最基本的中暑急救。

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迹象的时候,应该首先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使中暑的人仰卧,解开衣服,月兑去或者松开外套。若是衣服被汗水湿透,要及时更换,同时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散热;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及月复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并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意识清醒的病人或者经降温而清醒的病人,可以服用绿豆汤、淡盐水,或者在额部、颞颥部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若病人出现血压降低、虚月兑时,应立即平卧,而对于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日射病症状的病人,要让其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顺畅,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助。

教孩子学会中暑后的急救,可以说是让孩子掌握了一种生活常识,既能帮助他自己预防与治疗,还能给予其他人必要的帮助;既增长了他的知识,也培养了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金玉良言

中暑后除了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之外,父母还要提醒孩子注意:不应大量喝水,防止体内大量盐分、水分流失;不应食用大量生冷瓜果,否则会损伤脾胃;不应吃大量的油腻食物,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也不应单纯地进补,否则暑热不易消退。所以,预防、治疗、症后保护对于中暑来说都十分重要。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