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三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一:帮孩子给宠物做好清洁工作

据统计,目前发现的人畜共患病就有200多种,而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接触等。♀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因此,有宠物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为宠物做好清洁工作,既培养孩子的爱心,也同时让孩子注意健康。也要提醒孩子,还应该注意宠物的日常饮食、大小便的处理等问题,这些日常清洁要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建议二:让孩子接触宠物后做好个人卫生

有的孩子因为与宠物的“零距离接触”,所以在他单纯的认知中,就不会认为宠物有什么不卫生的地方。于是,他便也很自然地忽略了自己的个人卫生。

8岁的梁亮家养了一条很大的狗,他与它关系很“铁”。每天梁亮放学回家,他都会和狗抱在一起摔着玩。但每次梁亮与狗玩耍之后,妈妈都要他必须去洗个澡,他很不理解。

这天妈妈又让他去洗澡的时候,他说:“我的狗一点也不脏!我不想洗!”妈妈却很严肃地说:“让你洗澡是为了你的健康。尽管咱们家狗从不生病,但是它身上也同样携带有病菌。这些病菌对它无害,但对你却不一定无害!你也不想生了病去医院打吊瓶吧?”

梁亮听了妈妈的话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去洗澡了。♀而且从那以后,和大狗玩过后,不用妈妈说,他也自觉地就去做个人清洁工作。

父母要对此引起注意,因为有一些病菌,恰是因为孩子的不注意而被传播过来的。所以,即使孩子有不情愿的表现,父母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理解,之所以让他接触宠物后搞好个人卫生工作,是为了他自身的健康与安全着想。

建议三:一旦为宠物所伤,要及时注射疫苗

宠物虽然可爱,但是它也会有脾气,一旦为宠物抓伤、咬伤,切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注射疫苗。因为宠物造成的伤口多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有一种疾病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作,病死率高达100%。而且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尚没有治愈狂犬病的病例报道。因此,父母要对这一疾病引起绝对的重视,并要孩子也对其引起重视。

狂犬病的潜伏期短的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为了防止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父母和孩子应该牢记狂犬病的紧急处理:首先要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个小时,能挤压的地方要边冲水边往外挤;其次是要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处理,不要包扎伤口;第三还要尽快把伤者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和抗毒素;最后还要谨遵医嘱,被咬后应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且于第3、7、14、及30天各肌肉注射2毫升地鼠肾细胞疫苗,严重咬伤者则开始改为每日1针,打6针,继续完成10针狂犬疫苗注射,不可中断。♀

建议四: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养宠物这件事

许多孩子都喜欢养宠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这件事情,要看得到它的利弊。

养宠物可以使生活变得快乐,某些时候它还能给予人类帮助。另外,通过与宠物的接触,还能培养爱心。但是,父母要提醒孩子的是,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学文化、学本领才是学生最应该要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过分迷恋宠物而影响了学业与成长。

金玉良言

父母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养宠物,患有如免疫系统缺陷、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孩子就不可以养。而且养宠物之前,还要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宠物的习性,更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去选择宠物。父母要让孩子对宠物的存在保持一个理智的心态,让他与宠物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样既能与宠物和谐相处,又能保证自身及宠物的健康。

第四章社会生活的安全

不可否认,今天这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各种各样的危机层出不穷,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和成人以不同程度的伤害。作为一个社会人,是不可能月兑离社会而**存在的,可见,要想自如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就一定要具备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种社会生活的安全意识就更加重要。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机敏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危险,以免让孩子误入歧途。

28.远离毒品:让孩子多一份成长安全

毒品看似离孩子很远,但是,孩子的成长中蕴含着太多不确定因素。孩子在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父母不可能一一记录在册。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提起一份警觉,让孩子有能力保护自己。当孩子可以主动地远离毒品时,安全成长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李先生是一个繁忙的生意人,随着电视上类似《青少年远离毒品》教育节目的增多,李先生也认为应该找机会让10岁的儿子了解毒品的危害。

一个周末,市博物馆开展了关于禁毒的展览。李先生就带着儿子去参观,还特别在博物馆开设的“阳光课堂”中听了一堂深刻的防毒教育课程。之后,父子俩沿着展厅仔细观看展出的图片和标本。

当他们走到一个畸形婴儿的模型前时,儿子好奇地问:“爸爸!这个婴儿与前面的婴儿不太一样啊!”

“是啊!这个就是母亲怀孕时吸毒,最后孕育出一个不健康的婴儿。所以,毒品就像是毒蛇,一旦让毒品缠上了身,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父子俩看到一个吸毒者的身体发黑溃烂的照片时,李先生对儿子说:“孩子!人最关键的就是要珍视自己的健康,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

儿子点头并说:“爸爸!我记起来了!电视上有的吸毒的人在房间里面打滚,好可怕!”李先生借着儿子的话说:“所以,你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千万不要沾染毒品。”

“爸爸!我记住了!你也不能沾染毒品啊!”儿子答应的同时,还不忘嘱咐父亲。

李先生带儿子参观禁毒展览,使孩子在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标本中对毒品生起厌恶心和畏惧心。孩子有了讨厌并害怕毒品的心情后,就会主动地远离毒品。与此同时,李先生还不断地告诉孩子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告诫孩子一定不能沾染毒品。孩子通过展览直观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后,还不忘了提醒父亲要远离毒品。看来,李先生的这次教育效果很好。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毒品贸易额达8000—10000亿,仅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就有200多万。而毒品不仅仅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导致家庭破裂和其他类型的社会犯罪。而青少年又是接触毒品的高危人群,因为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社会经验少,如果再接触一些有不良嗜好的同伴,就很容易沾染毒品了。

因此,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把好关,千万不要让孩子的一生毁于毒品。如果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一些温暖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安全而快乐地成长。

培养建议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