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二:让孩子知道下楼不能拥挤

在学校里,楼梯是比较容易出现意外的地方。+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在楼梯处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屡见不鲜,但是,还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其中的严重性。

曾经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下晚自习时,由于楼梯电灯损坏,加上学生拥挤,大家前推后拥,使一个同学不慎摔倒,结果引起一连串的踩踏事故。那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32人受伤,这是一个真实的血的教训。

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在下楼的时候要缓步靠右行,不要在楼梯上打闹。如果楼梯上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老师反映。比如楼梯上缺少照明设施、护栏坏了等等。

如果真的有急事,可以边走边对前面的人说“请让一让”,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样不至于在匆忙中互相冲撞。而一旦发生拥挤,则要尽量侧过身体,靠向墙面,用背部对着他人。如果已经摔倒,要缩起身子,抱住头部,护住身体重要部位,以免被踩伤。

建议三:提醒孩子注意运动会上的危险

一般学校一年要举办两次运动会,运动会是学校的大型项目,是同学们都盼望的。♀可是运动会中的危险,孩子又知道多少呢?

在某中学的运动会中,一位同学在在没有得到投掷信号的时候,投出了手中的铅球。而此时,另一位同学正要撤出铅球比赛场地。5千克重的铅球不偏不倚砸在了那位同学的头上,造成人家颅骨骨折的悲剧,不得不去做开颅手术。

运动会中项目繁多,一般会分为几个场地,不同的场地会交替进行不同的比赛。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在比赛中,一定要听指挥老师的口令,不能擅自行事。更不能随意穿越比赛场地,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建议四: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他

锻炼是件好事,但是凡事都有个适度。任何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最好不要中途放弃,也不要逞强,只有合理的锻炼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像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父母就要提醒他适度参与类似拔河、掰手腕、长跑等刺激心脏的运动,否则就会影响孩子心肺功能的发育。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父母则要限制他们参加极限运动的次数,因为极限运动会使人处在兴奋的状态之下,对于心脏也是一个挑战。总之,父母要动脑筋,选择对孩子身心都有利的运动,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金玉良言

课外时光很珍贵,是孩子学习知识、历练自己的第二课堂。课外时光精彩与否,不仅仅是在于孩子做了什么,还在于他们是不是真正得从中获益,是否是安全的。所以,父母应该提醒孩子,在孩子激情高涨的课余生活中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切忌没有安全意识地鲁莽行为。

11.校园侵害:让孩子敢于向不良行为说“不”

在人们的印象中,校园是个纯净的地方,同学们应该互帮互助,开心快乐才对。可是,今日的校园并不单纯,一些孩子常常无故遭到个别同学的辱骂甚至殴打。通常欺负人者并不觉得自己不对,受害者则常常因为胆小怕事,从而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强大又不恃强凌弱呢?这值得每一位为人父母者认真思考。

费琳琳今年14岁,正读初中2年级。一天午饭后,她正在和其他同学讨论问题,高年级的两男一女3名同学突然来找她,并把她叫到一个隐蔽的地方。

“你是不是说过你要揍顾芳?”那名女生问费琳琳。顾芳是费琳琳的同班同学,最近她们之间发生过一些矛盾。“说过又怎么了?”费琳琳反问该女生。

“你还挺狂……”那个女生气得不行,当即拿起卷起的书就朝费琳琳的脸上打了两下。费琳琳想反抗但反抗不得,因为同来的两名男生把她的胳膊死死地别着,让她不能动弹。那女生又打了几下,临走前,其中一名男生还狠狠地踹了她一脚。

那3名同学离开后,费琳琳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同时左耳耳鸣,头疼恶心。一位路过的老师看到了她,问明情况后,把费琳琳送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外伤性头痛。费琳琳的妈妈心疼地说:“都是孩子,发生矛盾拌几句嘴就行了,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

事发后,学校找到了那几名肇事的学生,他们都做了检讨,写了检查,也向费琳琳道了歉。而去,他们的父母专门拿着营养品到医院去看望费琳琳,并表达了歉意。

还有些父母因此质问学校,为什么不能杜绝这种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学校也很无奈地解释,因为这种事情事发都比较突然,等到学校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加强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希望这样做可以消除校园暴力的苗头,让同学们更加互助友爱。

孩子都是纯真友爱的,当他们处于成长阶段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们的行为。当他们看到电视上、电影上关于黑帮打斗的镜头,可能会比较兴奋,以为那是讲义气的行为。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学会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美的,哪些行为是丑的,哪些行为是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哪些行为是有害的。不要放任孩子随波逐流,任性发展。

其实,不论是欺负别人的人,还是被欺负的人,在心理上都会留下阴影,严重的甚至会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的发展。欺负人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任性,甚至凶残,如果没有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可能最终会走上不归路;而被欺负的人,则会变得紧张恐惧,消沉抑郁,甚至自残自杀,甚至以牙还牙,做出更为暴力的行为来。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是不是在健康快乐的成长。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偏差,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做父母的责无旁贷。

培养建议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