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九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二:告诉孩子交通工具起火时如何逃生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公交车起火事件,孩子在乘坐汽车外出时,如果遇到车辆起火,该如何自救呢?

父母应告诉孩子,在遇到车辆起火时,如果被困车内,而车门无法正常打开,在临近车门处可以拉开车门上方的红色应急开关,打开车门逃生。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若离车门较远,就看一下车辆的窗口是否有逃生锤,如果有,便用锤子砸碎侧窗玻璃,跳窗而出。如果没有,也可以用女士的高跟鞋、或其他硬物砸侧窗,并记住一定是侧窗,因为挡风玻璃是砸不碎的。若车内烟雾浓重,应用衣物浸水或直接用棉质品浸水掩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物体,然后再伺机逃生。

而乘坐轮船时,如果发生火灾,应听从指挥并向上风方向有序撤离。不过要切记,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弯腰快跑。当需要弃船时,要立即穿好救生衣,按紧急撤离图示方向离船。弃船后尽快远离船舶,防止下沉的船舶造成漩涡,把人卷入。

建议三:教孩子在交通工具落水时的逃生措施

许多人在遇到汽车落水时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自救。父母应告诉孩子,汽车落水通常不会立即沉底,在下沉的过程中仍会有一至两分钟的时间还在水面之上,此时最重要的保持冷静,确定逃生方案。♀

例如,尝试打开车门,若车门打不开,可以从机械式的手摇车窗玻璃处摇下后逃生,如果是电动车窗,又因短路无法打开,可以用尖锐器物敲碎车窗逃生。即使一时无法逃出,也应将面部最大限度贴近高处,保证足够的空气,以争取更多的逃生机会。

通常,刚开始打不开的车门,会在车身入水接近顶部时,因车内外压力相近,而容易打开,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在此时再做一次尝试,试着打开车门,逃至车外,并一边扑打着水面让自己不至于下沉,一边大声呼救,引起人们的注意。

建议四:告诉孩子车辆在野外发生故障时该如何应对

外出时,偶尔会遇到车辆突发故障抛锚在野外的情况。这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即使车辆已经停下来,也不要下车四处走动,以防车辆修好后出发时被遗留在野外。在车辆,尤其是火车抛锚的过程中,如果车门没有打开,要让孩子停留在原位不动,听从乘务员的统一指挥,不要擅自砸窗、敲门,以防引起众人惊慌。

在出门旅行时,即使路程不太远,父母也应该为孩子和自己多准备一些食物和水,这样可以防止车辆在野外发生故障而长时间滞留,致使缺乏饮水或食物而或饥或渴。

金玉良言

遭遇交通意外,人能否在0.75秒内做出逃生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若能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并教给他一些紧急状况的处理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即使不幸发生意外,也能地让孩子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9.课堂安全:给孩子高效学习的45分钟

校园里的课堂并不是从来不发生意外的场所。有时,孩子就会利用课堂的环境以给同学开个小玩笑、作个恶作剧为乐,但往往安全隐患就埋在这些小小的举动中。而有些课程本身就带有不安全因素,比如,体育课、化学实验课……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课堂安全意识,让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人都能获得高效学习的45分钟。

王老师是小学3年级的英语老师,她经常用实物作为教学道具。王老师的教学灵活生动,孩子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英语课。

一次,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学做水果沙拉》。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水果、沙拉、盘子、勺子、叉子等物品外,还需要小型的水果刀。这一次,王老师希望每位同学能通过亲自动手做水果沙拉来掌握英语知识。但是,出于课堂安全考虑,王老师对于是否要安排孩子们自带水果刀犹豫了。

不过,当王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们时,他们都用期待的心情向老师保证会小心操作、不会拿着刀乱玩。于是,王老师趁热打铁,首先让孩子们明确,水果刀是配合课堂学习的工具,不是用来玩耍的玩具,并且把水果刀会带来的隐患一一讲给他们,他们都郑重其事地向老师保证会安全使用。同时,王老师提出了几项要求,比如,所带的水果刀必须是可折叠的、或有帽子的,而且只能用于英语课堂,家长要给老师一个收回水果刀的回复,等等。

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得如火如荼,整个教室弥漫着沙拉的味道,孩子们都在吃与玩中学会了相关的英语知识。英语课安全顺利地结束了,孩子们和老师都从中获得了乐趣。

王老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当其他老师知道她的教学方式后,都对她说:“你胆子太大了,万一孩子们出什么事,能承担得起吗?”王老师都会说:“首先,我了解我的学生;其次,我会先建立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只要孩子们知道了安全的严重性,都会很听话。”

王老师并没有因为会发生隐患而改变教学方式,而是提前让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学生们都明确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学自然是顺利而成功的。

有许多父母和老师在安全隐患发生之前很少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旦事故发生了才来教育孩子,给孩子定规矩、立规则。有的父母为了使孩子远离安全隐患,干脆不让孩子参与某些教学活动。这样,都不是最有效的办法。

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有前瞻性,应该尽早地帮助孩子建立课堂安全意识,不要让孩子在隐患面前不知所措,或者根本察觉不到什么是隐患。如果父母做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就不会面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尴尬情形了。

培养建议

建议一:别让孩子在起立时开玩笑

很多孩子都喜欢在同学起立时,开个小小的玩笑,比如:把同学的凳子抽掉,或者在凳子上放上东西。当同学一下子坐在地上,或被凳子上的异物刺痛时,就会引发其他同学的笑声。恐怕大多数父母在上学的时候都有过被摔或捉弄别人的经历,而在这个小小的玩笑中隐藏着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5年级的小祥从小就调皮捣蛋。一次数学课上,趁着前排的小玲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悄悄把白玲的凳子往后挪了挪。毫不知情的白玲回答问题后,往下一坐,“扑通”一声,坐了个空,倒在了地上,周围的同学笑得东倒西歪。

在数学老师的呵斥声中,隐约听到白玲喊痛,并且无法站起来。这下周冰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数学老师和几个同学赶快把白玲扶了起来,送到医院检查。经过拍片检查,白玲的腰椎骨折了,虽然不需要手术治疗,但需要卧床休养两三个月。

从这之后,全班同学不敢再和其他同学开类似的玩笑了。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开始参加集体生活时,就把类似的事情讲给孩子听,教导孩子不和同学开类似的玩笑。同时,为了避免同学给自己开玩笑,让孩子养成入座时回头看一下以确认凳子位置的好习惯。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