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第一章安全意识更重要

对于每个人来说,安全都是无比重要的。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尤其是今天这个危机和灾难日益频繁和增多的时代,安全显得越发重要了,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安全技巧,但是比安全技巧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儒家经典《左传》中曾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孩子只有把安全意识提起来了,他才会重视安全,才会注意学习安全技巧,而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千差万别,防不胜防,再细心的家长也不可能教会孩子所有的安全技巧,只有孩子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并有效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与灾难。

1.安全意识比技巧更重要

孩子是否能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巧妙应用安全技巧来保护自己,完全要看孩子是否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孩子没有防范意识,即使掌握了再好的技巧也是徒劳的。而孩子的安全意识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父母在生活中对安全的重视和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李瀚的妈妈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很注重对儿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次,上小学2年级的李瀚傍晚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明天早上同学王楠的爷爷要用三轮车送王楠上学,正好顺路过来稍上自己。♀妈妈听了后,并没有立刻回应他。而是找到前几天的一张报纸,并把一则因三轮车载人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报道念给李瀚听。在那篇报道的最后,记者明确强调:三轮车是拉货工具,并不是载人工具,所以载人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特别提醒广大家长不要用三轮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当妈妈念完这段报道后,李瀚就知道了妈妈的用意,也明白了三轮车载人的危险性。接着,李瀚说:“妈妈,我想把这个报道告诉王楠,也不要让他爷爷用三轮车送他了。”母亲欣慰地笑了……

妈妈与其告诉李瀚如何安全地乘坐三轮车,不如把三轮车载人有危险的隐患告诉李瀚。当李瀚有了这个安全意识,就用不着知道乘坐三轮车的安全技巧,因为,妈妈已经把“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植入了李瀚的脑中。

相信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远离危险,或者能在不可避免的危险中自保。而孩子是否能远离危险,就看孩子是否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如果孩子意识到了,自然会做出远离的行为;如果没有意识到,“接近危险”就在所难免了。因此,意识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决定了结果。

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白:只有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培养建议

建议一:明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当孩子身处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学会一些安全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的思维意识里早已判断出危险的话,选择远离危险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瑞的右眼角有个很深的伤疤。那是他5岁时的一天,小伙伴们邀他去钢窗厂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小瑞不小心摔倒,钢铁划破眼角,后来去医院缝了七八针。最终疤痕成为小瑞此次经历的永久性“标志”。小瑞回忆说:“当时,看门的大爷不让我们进去,但是我们还是偷偷的从后门进去玩了。如果要是有谁告诉我,进去玩的危险性,我想我的眼角也不会有这样的‘纪念’。”

很多时候,当孩子远离了父母的视线时,父母会说:“玩的时候,当心点。”那么,具体让孩子当心什么呢?又有时候,看大门的大爷呵斥孩子们远离,但却没有把其中的危险和隐患讲给孩子们听。

因此,作为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安全的环境成长。正如儒家经典《弟子规》提到的“斗闹场,绝勿近”,其中暗含意思就是:“斗闹场中隐藏着危险,为了身心的安全,一定要远离。”老祖宗的教诲中都在提醒子孙要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可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建议二:提升发现安全隐患的敏感度

一个人什么时候察觉到潜在的隐患,什么时候才会提起安全防范意识。当孩子感觉处于安全中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意识去保护自己,更谈不上用使用安全技巧了。因此,孩子对环境有敏锐的感知力,是提起安全意识的前提。而父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会影响孩子的敏锐度。

一个年轻的母亲和5岁的女儿一共坐公车。上车之后,母女俩一起坐在了同一个座位上。母亲抱着女儿,女儿离前面的扶手近一些。此时,年轻的母亲并未发现女儿在公车上有什么危险。突然一个刹车,公车上所有的人都往前冲了一下,母女俩也不例外。因为冲力太大,孩子的脸离前面的扶手又很近,这样的一个刹车使孩子的嘴碰到了前排座位的扶手上,当时,孩子的两颗门牙就掉了,还流了很多血。

孩子的母亲就是因为没有察觉到公共车上这个特殊环境潜在的危险,才没有提起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致使孩子的身体受到了损害。因此,父母如果能敏锐地察觉安全隐患,不仅能够使孩子远离危险,这样久而久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建议三:父母应加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要想把安全意识培植在孩子的脑子里,父母首先要重视自身的安全。一个对自身安全不重视的父母,也不会敏锐地察觉出孩子的危险处境。正如,有的父母为了赶时间,拉着孩子闯红灯。在他闯红灯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和孩子的安危置之度外了。爱闯红灯的父母看到孩子闯红灯时,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举动,当然不会告诉孩子一个重要的安全意识:红灯停,绿灯行。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行为的楷模,父母对安全重视的程度会潜移默化地通过言行影响孩子。因此,当父母帮助孩子提升安全意识之前,请加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建议四:不要忽略孩子学习相应的安全技巧

我们说安全意识比技巧更重要,不是要忽略孩子安全技巧的培养。因为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无法通过意识去判断的,比如,当非人力可以左右的自然灾害来临时,如果孩子能够应用一些安全防护技巧,可能就会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因此,父母在帮助孩子提升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让孩子学习相关的安全防护技巧。

金玉良言

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成长环境,而不同的环境都会有隐藏潜在的危险。孩子是否能远离危险,或者是否能在危险中月兑身,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能意识到危险隐患,只有提起安全意识,才能应用安全技巧。没有意识,就没有执行力。因为安全意识比安全技巧更重要。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