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四十三章

作者 : 张振鹏

这个乐观的孩子长大后,凭借乐观的性格,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又到州长,最后当上了总统,他就是美国第四十九届总统里根。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乐观的人就是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看到光明面,并鼓舞自己往好的一面发展;而悲观的人即使生活在蜜罐里,也依然体会不到蜂蜜的甜美。里根之所以能从最初的报童成为一名总统,相信这和他乐观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乐观的人总能看到事情有利的一面,期待更美好的结果。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乐观的人不易患忧郁症,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容易成功。同时,乐观的人身体状况比悲观者更健康。

人生道路上顺境和逆境是相伴的,人一定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缺憾,尽可能接受它,然后找到弥补的措施,如果只是专注于缺失的东西而不能自拔,那么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如今的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经不起打击,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总是想到最糟糕的一面。显然,这种悲观的情绪和处事态度不是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但生活中他却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些令他悲观的事情,如学习成绩差、没有好朋友,等等。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用心温暖孩子的心,引导他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

培养建议

建议一:父母要具备乐观的思维方式

要培养乐观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具备乐观的思维方式。一般父母处理家庭问题、自身问题时的乐观态度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有时,父母对某件事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比如,下雨了,父母说“这该死的天,怎么又下雨了”和“太好了,又下雨了”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对比之下,后面一种态度更能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情。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说:“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恰如其分,对事不对人,也要原谅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

建议二:帮孩子摆月兑悲观情绪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难免会有悲观情绪,如果暂时不能摆月兑困境,那么父母可以教他调节情绪的方法,使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及时化解。比如,当孩子抑郁时,父母要倾听他的诉说。

再过一个月,赵强要参加中考了,3次模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导致他心理压力非常大,他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爸爸看出了他的心事。

一天晚上,爸爸陪赵强一起打篮球。♀父子俩在篮球上疯狂地“决斗”,好像把赵强马上要丧失的斗志全都激发出来了。比赛后,两个人躺在篮球上畅谈着梦想。赵强说出了心中的压力,爸爸则安慰他:“你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都是我的好儿子。”这句话一直让他很感动。后来,赵强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李强的爸爸借着打篮球的机会不仅让他有一个释放压力的过程,也引导他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这种聊天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精神压力。因此,当孩子有消极悲观的情绪时,父母一定要寻求恰当的时机引导他。此外,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父母可以借鉴。

建议三:引导孩子看事物积极的一面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当经历失败时,只有看到有利的一面,才能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孩子辩证地看待问题,即使看起来有害的事物,也要引导他从另一个角度看有益的一面。

肖研月考物理成绩不理想,遭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之后,肖研和妈妈抱怨老师的严厉。妈妈说:“老师的话是有些严厉,但是他为什么这么严厉?”肖研没好气地说:“因为他看我不顺眼。”妈妈摇了摇头,说:“他之所以这样严厉,是因为他对你有很高的期望,而你没发挥好,却让他失望了。”

当孩子对老师存在偏见时,如果不及时摆正心态,那么很可能影响他这门学科的学习。肖研的妈妈正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让她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从而建立起对老师的恭敬心。由此看来,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面对别人的负面评价,父母都要让孩子看积极的一面,进而培养他积极的心态。

建议四:赋予孩子幽默感,提高其受挫能力

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孩子能在失败中运用幽默,心中就会少一分忧愁,多一分轻松和愉快。

9岁的盈盈在语文课上睡着了,被老师发现。老师一气之下,罚她在课上站了一节课。可是盈盈却认为在课上出了丑,不愿意再去上课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用自嘲的方式,和她说起了自己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飞来的粉笔头砸中的经历,引得盈盈大笑不止。

一个很小失败,对于大人来说可能一笑置之,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世界末日”。就像盈盈被罚站的经历让她很难堪一样,而爸爸通过讲述自己出丑的经历,让她感觉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父母自嘲的方式往往比安慰更有效,因此,当孩子出了洋相时,父母不妨用幽默的教育方式,和他一起回忆自己出丑的经历。

建议五: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塑造乐观性格

一般性格悲观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因为他往往在很多人面前比较紧张或者尴尬,甚至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但是,如果孩子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就会失去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朋友也比较少,性格也就会更孤僻。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乐观精神。

王品上初中1年级,性格比较孤僻。暑假期间,班里组织暑期夏令营活动。王品本来不打算参加的,妈妈得知后,询问其原因,王品说:“夏令营没意思。”妈妈说:“也可能会很有意思啊!你不一直希望带上单反相机游玩的吗?夏令营正好是你当摄影师的好机会啊!”

妈妈的一番话说得王品心动了,可是他还是有担心和同学相处不来。妈妈看出了他的心事,继续说:“我希望你能参加,如果半路你觉得没意思的话,可以回家。”

在妈妈的鼓励下,王品参加了夏令营活动,还拍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回来后,王品明显变得开朗了许多,和同学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一般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情绪当中,找不到出口。如果这个时候身边有几个比较乐观的朋友,往往能帮他转换角度看待问题。同时,成功的人际交往能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体会成就感。因此,父母要增加孩子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金玉良言

一些孩子有了一点儿成绩后,就沾沾自喜;遇到一些困难时,又垂头丧气。事实上,这种过于情绪化的性格不利于孩子乐观性格的形成。乐观的性格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加他自我分析的能力。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