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城里 第六十九章

作者 : 康培力

掌声刚落,一位负责生产的元老道,林总素来是个正统人,除了和蔼便是严厉,很少见他与我们这样过,今儿这机会难得,我就先来段吧,好不好笑先没准儿,只为凑兴,我这词儿是讲的过去小孩反儒的事,是一群学生和一个先生发生的事,稍停了下,跟着便道起那笑词儿。♀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

有一年,乡绅把一尚儒的先生(老师,土家人旧时称先生或教书匠)请到院子教私塾。学生们见他出口就是之乎者也,动不动就是仁义道德,嘴头有半点不雅之词便要拐弯抹角想些斯文话出口,心里很是反感,总是边学边暗里想着逆“儒”的调调儿。一日,先生忽然游兴大发,想这么好的春光何不带弟子们外面走走,一来可以新鲜新鲜,二来可以借沿途见闻考考弟子们的“儒”学得怎样了,便携弟子们一路往东出发了。出门不远,便遇一人家在办结婚喜事,先生问弟子结婚场合应该怎称呼,弟子们异口同声说叫“结婚”,先生批评说,叫“结婚”太粗气,该称“锦上红”。没走多远便看到一群猪,先生又问猪该怎样称,弟子们当然说叫“猪”,先生又批评,叫“猪”太蛮,该叫“黑皮虫”,又走一段,遇上一大群人正在出丧,先生又问那该怎称,学生回答叫出丧,先生说“出丧”听上去不文雅,该叫“当当会”,这样顺耳些,再走过一程,遇上有户人家房子着了火,先生又问该怎称,学生说叫“烧屋”,先生说“烧屋”显得不委婉,叫“映山红”好听得多,话音刚落,前面来了个手捧破碗的叫花子,先生又问该怎称,弟子们自然说叫叫花子,先生说那叫法太侮人,该称“捧玉碗”,稍过会儿,前面来了个瘸子,先生又问怎称,弟子们这时称法有点不一样,有的叫“长短脚”,有的叫“跛子”,先生说这些叫法都很伤人,太不得体,该叫“蹦鸡公”好些。腊月间,先生娶儿媳,弟子们全去上供也帮忙,夜里却全都偷偷跑了,第二天一早,先生第一个起床,拉开大门时却傻了眼,只见门上贴着道打油诗,诗的内容道:师家昨日“锦上红”,弟子礼轻再“诗奉”,“儒言婉语”道不来,直愿早添“黑皮虫”,又望常享“当当会”,间还美遇“映山红”,再祝代代“捧玉碗”,代代盛出“蹦鸡公”。

话一落音,一桌人顿笑得直前仰后翻,二强嘴里正嚼着一小块鸡爪,赶快将头偏了桌子外面,笑得直将嘴里东西全都吐了地上,眼角余光见弘强虽也在笑,却没任何一个人笑得厉害,三位高材生直边笑边模泪,因为都是外地人,直说这地方的笑词儿太有味。

笑过一气,一位负责技术的元老突然发话道,我也来段吧,我这词儿只怕没刚才那好笑,只为个高兴,说完便拣了口菜往嘴里对小孙道,小孙啊,我们这儿有个特别称呼,姐妹的丈夫间都相互“姨老儿”相称,最大的叫大姨老儿,后面依次排行。这儿还有个乡风,就是逢喝酒的时候常常兴每人出一句词儿,然后合成一种诗一样的东西来取乐,有时是干脆每人说四句,然后以道理或趣味比谁“将”下谁,这从写文章角度有点像和诗,但这儿的人称它为“讲四言八句”,实际跟和诗是有区别的,因为它一般只讲趣味性,不大考虑诗的讲究,做姨老儿的便常拿它相互斗脑瓜子斗口才,讨丈老儿丈母娘的喜欢,也取笑对手,说完跟着把目光转向大家道,我这词儿是讲的三姨老儿和丈老儿丈母娘的事,只怕有人已经听过,听过的就别笑我肚里没词儿了,稍清了清嗓子便开始讲起那词儿。

某一日,三姨老儿同桌丈老儿家喝酒,桌上炖了整只鸡的鸡肉,丈老儿提出要丈母娘为女婿们敬菜,女婿们则按敬来的菜各说一句合个四言八句,看谁的话最具趣味与文采。大字不识又憨厚老实的大姨老儿,平时总是不是稍懂文墨又滑溜狡诈的两个小姨老儿对手,小两口平时在后家的地位未免便被看轻了些。丈母娘先为二姨老儿敬了个鸡翅膀,二姨老儿跟着道:“此乃两扇风(取象于鸡翅膀扇动时的形态)”,众人一片喝彩,称这词儿极具文风,丈母娘接着又为三姨老儿敬了个鸡头,三姨老儿说“此乃咯的公〈泛指人颈顶至头部的部份,又隐指男性性器)”,又是一片掌声,称这词儿比喻得太好,太具趣味性,紧跟着,丈母娘为大姨老儿敬了个鸡,大姨老儿便直腾腾道:“这不是个鸡吗?”话音一落顿引来一片责备与叹息,说这太土,淡味,笑他没用,稍隔了会儿,丈母娘又为二姨老敬了只鸡爪,为三姨老敬了枚鸡大腿,二人分别称之为“抓钱手”和“擂鼓槌”,接下来,该是将刚才那些词儿合成四言八句的时候,丈老儿一声“一二三”令一发,二姨老儿跟着抢先道:“我手持两扇风。”三姨老儿接着道:“俺双握擂鼓槌。”二姨老儿赶快又道:“咱生就一对抓钱手。”轮到大姨老儿那儿又没了词儿,旁边三姨子便把大姨老儿的抢去答了:“奴是凤角齐天谁能比与飞。”丈母娘见三姨子也来了,跟着也毫不势弱,一抱搂住丈老儿头道:“我夜夜夹个咯的公。”所有人便夸三姨老儿两口子聪明,也夸三姨子了不得,巧将鸡比了凤角,妙!话说这三姨老儿,大姨老儿虽本分,却很安分守己,二姨老儿与三姨老儿虽有点小聪明,品行却不怎样,常干些小偷小模或赌博的事儿,这后来,二姨老儿有次偷别人柴,被人当场抓住掐住脖子白白挨了无数耳光子,三姨老儿有次赌博时耍赖,被人差点打断了手,身上挨了数不清的拳脚点,为给三姨老儿疗手伤,三姨子自作聪明将东瓜叶北瓜叶都当了药用,结果越疗越烂。不久,丈老儿过生日,可到场的却只有大姨老儿,两个小姨老儿因自己丑事不敢露面,只托了大姨老儿带了点情币过去,吃饭时,桌上有人便问起两个小姨老儿的事,问两家怎么没去,丈老儿丈母娘自然不好说,只说真不晓得,问的人便把矛头指向大姨老儿,说几姨老儿的事肯定清楚,硬逼他说,大姨老儿逼得没法,只得道:“有人生来爱眼红,见人柴多想个(自己)用,被人掐住咯的公,满面横扫两扇风,有人想发横财去,赌场失规耍赖皮,差点失了抓钱手,全身又落擂鼓槌,更有鸡股作凤角,也把百菜作良药,世上怪事亲眼见,鸦鹊麻雀巧一窝。”弄得丈老儿丈母娘顿时无地自容。

话一落音,桌上跟着又是一阵爆笑,三位高材生越听越有瘾,直边抹泪边叫还要再来个。

二强嘴里正含着片菠菜,差点又一口吐了出去,待止住笑,跟着便端了杯子起身道,来,感谢大家的热情,也感谢大家的祝贺,更感谢大家带来的愉快和欢乐,干杯!其他人跟着起了身,脸上仍余留着刚才的笑意,除了弘强,二强跟着逐个碰过杯后便将杯子里的酒干了,接着坐下来便喝了口茶,因为酒的度数太高,茶杯刚往桌上,楼梯间一阵“怦怦嘭嘭”脚步声响了上来,紧接着,厨房两个大师傅、小宝、汪木匠老二及小旺还有林志林云从楼梯口走了出来,情形带点鱼贯而入,手里各端着一两碗菜,脸上均带点笑嘻嘻。几个小的是被二强临时叫上,小宝和汪木匠老二去年下半年均分配到县城工作,因小旺已进二强公司做文秘,目前被安排在新公司,两人吃过饭便来小旺这儿玩,刚过来,林志林云也吃完饭一时没事过来玩,二强见食堂人少,开餐又到楼顶,便将几个统统“抓了伕”。

桌上放了菜,两个大师傅跟着又往了楼下,小宝和汪木匠老二便往了围栏去看风景,林志林云两兄弟则挨二强一个左一个右站了下来,似怕人把他老爸灌醉,样子一模一样得直让人难分出你我,看上去直几分帅气,小旺最后一个上桌,放了盘子跟着从碗里抓了块肉送了嘴里。

弘强因正挨着他,遂筷子敲了下他手道,饿了就吃,半玩笑半嗔怪。

小旺带点涎皮道,没饿,下面才吃,边说边转身往了小宝他们那边,把桌上人都逗得一笑。

望了眼小旺,二强便回头问两兄弟,吃得早饿了没,饿了就加点饭。

两兄弟异口同声道,没饿。

二强道,没饿就和小宝哥他们玩会儿去,待会儿坐我车一起回去。新公司虽也修了宿舍楼,二强弘强却仍住在原野菜开发公司那儿,似乎住惯了。

二强刚落音,两人转身往了小宝他们那边。

望了眼两兄弟,小孙对二强道,林总哎,你好福气,两个儿子仙子一般,既漂亮又聪明又活泼,还很乖,让人好羡慕。

另外一个高材生也应了句,那确实,看见他们我老想到哪吒,把桌上人逗得一笑。

二强道,还算可以吧,说完敬了口大家,坐下来后便朝两兄弟望了眼,心里遂又涌起种幸福感,也想到种希望。对这对双胞胎儿子,他一直感到很满意,也钟爱得不一般,两兄弟不仅生得健康活泼,也很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也还不赖,刚上中学,二强便将他们转学城里,跟他住着一起。

随着自己事业的不断壮大,对两兄弟,二强已越来越寄予着更大希望,对俩人将来,特希望一个能当英语翻译,一个能攻读好经济管理来接他的班,然后珠联璧合将他的公司扬名海内外,基于这样,对两人学习,二强总是要求得很严,也想了不少办法,自打进城,除很少让他们溜街闲逛过,还各科都请了家庭教师,为照顾好两人,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学习,自打两人一进城,便专门请了个保姆负责家里卫生茶饭之事。深知弘强那套的利弊,二强便从不叫他对他们如法指点,因为他要求的是一种过硬本领,弘强清楚他的想法,也主动“退避三舍”着。

想让他们今后能出好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刚升学时,二强本打算要把两兄弟送往省里一家贵族学校去读书,结果一打听,都说那学校把名气和赚钱看得太重,教学质量根本不怎样,最终只得休了那想法,林云听说这事,便直和他闹意见,硬要去,认为省城学校无论如何要比小县城里的强得多,除了教学质量,见识上肯定都大不一样,想象那儿的教学设备一定现代化得少有人见过。因为他,二强不得不跑了趟那学校,还把陈雨这个擅长做教研的带了去,要他帮忙作参考,看那学校到底怎样,一番考察,陈雨却认为那学校不过如此,教学上并不见有许多新意与特别,送子女到那儿最多只不过证明自己是个大老板,听他那样,二强只得最终死了心再没考虑那儿,又让林云好久没高兴过。同是双胞胎兄弟,林志却不一样,对这事,他一直很抱种无所谓,认为哪儿读只要认真都会有好成绩。

针对两兄弟这种不同表现,加之性格上的差异,二强有时觉得奇怪,因听说双胞胎只要出生时差不很大,性格一般都差不多,这两兄弟明明差不多落地时间,林志只先了几分钟,但性格上,林云却总是好动,由这性格,二强便决定以后让他做翻译,想必那种脑瓜灵便会有助于做这样,相比这下,林志则比较好静沉稳,又让他想到,作为做企业搞经济的人,凡事能脑子里多打个转总是好事,便决定拿他作自己今后接班人,想必这性格合适些。确定好两人未来方向,二强便打算让林志今后攻理科,多学些实用,以为日后的管理服务,让林云则学文科,重点攻英语,为提前打好打牢他的英语基础,今后作为强项来突破,就在前不久,二强专门给他请了个名牌大学出来的家庭英语辅导老师,那老师是个女孩,县职业中专学校在职教师,名叫苏珊珊。

基于对他们今后的设想,为超前培养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练就一种沉着稳重落落大方的待人处事风格,有时出席公众场合,二强便将两人也带上,除了让多与人交往说话,也注意纠正些不良习惯。由于两弟兄不仅长得几份端正气质,模样也几乎一样,走到哪儿都立刻会成了注目焦点,加之彬彬有礼的教养,也总是深得人们喜欢,爱拿他们问这问那作些逗乐,每逢这样,二强便由着他们海阔天空,只对些失礼失言作些纠正,当然,也难免要遇上些过火玩笑,当他们说些裤腰带以下白话,二强则早提醒他们,遇上这样,不要怒不要骂,陪着笑就是,笑得越开心越好。

从两兄弟那儿收回目光,因为桌上人酒量有大有小,二强拣了块糖醋排骨往嘴里便劝几个酒大的先多喝几杯,不要等他或等大家一同干,然后又提请几位“元老”说了些笑词儿,待那些“元老”说完,三位高材生兴奋之余也不甘示弱,分别来了段,虽也够好笑,内容却“现代”了点,望着桌上一直没停过的热闹,加之二三月的夕阳和不时轻轻撩过的春风,二强心里一直有种惬意。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乡里城里最新章节 | 乡里城里全文阅读 | 乡里城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