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的崛起 第二十五章

作者 : 李银河

心理分析女权主义

心理分析女权主义认为,解释目前社会中的男女关系,用两性的生理区别来解释是无效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属于心理的范畴,是儿童的社会教化过程造成的。♀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男性对女性的压制不是政治的和经济的,而是心理的,即女性是下等人这一心理的内化。

心理学对女性的思维模式有一套刻板印象,其中包括,它是异性恋的,是被动的,是富亍哺育性的,是忌妒男牲的,是较少伦理观念的,是难以预见的据说是因为女性的荷尔蒙有高低周期、是缺乏理智的。性别主义就像种族主义一样,把女人视作孩童,好像她们都是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的;都是遇事凭直觉而非凭理性判断的;都是接近自然而非文化的;都是无能力而且无竞争力的。

在性的问题上,心理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和性学家埃利斯幻都持有男主动女被动的看法,他们关于男人是活跃的、富于攻击性的,而女人是被动的这一观点一直没有受到过认真的挑战。直到非常晚近的时期,社会调查还在不断重复和肯定这一观点:在我们的社会中,成年人异性恋活动频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男性在这一活动中的活跃程度。对此,女权主义提出的疑问是:那么女人的**到哪里去了呢?

对于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来说,关于女性是否天生有受虐倾向的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如果女性的受虐倾向是天生的,那么男性统治的社会结构就有了心理学的基础6女权主义认为,虐待狂是仇视女性的男权文化的必然表现,是利用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来強化男性的统治,使这一统治看上去是自然的。

―位心理学者为虐恋做了如下的定义:所有那些包含把统治与服从关系化的性实践广她引述了一位女性的故事:从6岁起,她的性幻想中就有盖世太保型的人物。♀他们强迫她很痛苦地身体,使她受窘,羞辱她,伤害她的肢体,高高在上地统治她。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正常,是变态,直到她听到统计资料说,有25%的女性有过被想象,就像《飘》里面的白瑞德对郝斯嘉所橄过的婚内那样,她才改变了对自己的严酷看法。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认为,粗暴地对待女性,似乎能够增加男性的魅力。

美国有虐恋倾向的女性成立了个叫作的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令女权主义者感到震惊和愤怒,因为这个組织是专为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而成立的,并自诩为女同性恋和女权主义的组织。它的宗旨是,积极鼓励那些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让她们不必为此害羞,应当对自己的想象持完全接受的态度,接受这类想象所带来的性满足4它认为,这种以双方协商齿前提的相互给予的快乐是自由和解放的表现;是对资产阶级家庭的性澧德的挑战;是一种典型的不以生殖为目的的性活动;是用人的整个身体的每一根神经去体会人的热情和砍望。

主要理论家是罗宾,她是一位人类学家。她批评美国全国妇女组织双站在了性自由和性越轨者的公民权的对立面,因为这个组织对虐恋、跨代性关系、色惰品和公开场所的性表现持否定态度。罗宾将虐恋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性自由理由如下:寻求性快乐和性自由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女权主义对虐恋的批评则属于性压抑的范畴,是把性神秘化,是压制人的性实践;反对性自由会威胁到妇女运动的前途。

近年来,在妇女运动中产生了关于妇女所受压迫的普遍性与待殊性的争论。女性虽然在各种文化中都是受压迫的,但是她们所受压迫的形式是不同的。在妇女内部,大家的处境和地位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人们所受到的压迫除了性别上的,还有阶级的压迫种族的压迫,民族的压迫以及不同性倾向之间的压迫,例如,异性恋对于同性恋的压迫。♀强调这些差别的人批评了否定这些差别的人,认为妇女运动不应当把自己建立在一个关于妇女受压迫的虚假的普遍性假设之上。

有色人种妇女与第三世界女权主义就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这一女权主义流派猛烈批评过去所有的女权主义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缺失:它们的主要成员是西方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它们关注的问题都是西方中产阶级白人妇女所面临的问题:它们忽略了第三世界妇女、下层妇女和有色人种妇女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而这两大群体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由于妇女运动对于男女两性差异的高度重视和强调,人们忽略了妇女内部的差别,如阶级、种族、民族和性倾向的差别。

黑人女权主义者认为,白种人在社会结构中是优势群体;白种人总要从白种人的立场看他们自己,看他人,看社会;白色种族意味着一整套文化实践,用它来推测其他文化的情况是不正确的。她们主张,女权主义理论应当是有种族意识的。

胡德—出只在其《黑人妇女、白人妇女:不同的解放道路》一文中―探讨了白人妇女与黑人妇女所受压迫的异同。她虽然认为二者都受到为白人男性所建立和操作的父权制的压迫,但仍然认为白人妇女由于其种族所处的有利地位而得到了某些特权。她坚持认为,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会处于分裂状态,除非白人妇女既为根除男人统治又为根除种族主义而斗争。她的观点是作黑人难于作女人。同胡德持相同观点的人们指出:男人压迫女人的父权制概念误解了黑人男子的地位。在白人社会里,黑人男子的权力往往低于白人妇女;而只要种族主义较之男人的统治更牢固,影响更广泛,妇女就会同本种族的男人站在一起,而不是相互建立跨种族的妇女联盟。因此,若不将反对男性统治的斗争同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就将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自从一枇自称卡巴希河打的黑人妇女于19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黑人女权主义者的声明》以来,这篇文章一直被视为黑人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这一声明指出:黑人妇女的生活结构是多层次的,其所受的压迫不仅建立在种族和性别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阶级、年龄和性倾向的基础上。目前的政治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黑人妇女的处境。例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只讲不考虑种族和性别的工人,忽视了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说明不了黑人妇女的真实境况;激进女权主义关于两性冲突的理论也只是以性别为基础分裂人类,忽视了黑人妇女和黑人男子的共同利益。黑人妇女所受压迫的复杂性使其不能认同于任何只强调压迫的一两个側而的群体。她们认为,衡量女权主义理论适用性的唯一最重要的标准应看其能否解释黑人妇女的境况,如果黑人妇女获得了自由,那便意昧着人人都获得了自由,因为我们的自由要求消灭所有的压迫制度。

第三世界女权主义提出了殖民化这一概念,并指出它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强使一个群体屈从于另一个群体,例如强使黑人屈从于白人;第二步,摧毁有抵抗力的文化因索;第三步,建立以种族歧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制度。当然,殖民化的概念已被引申,它不仅指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奴役,而且指称一个社会群体对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压迫,指称前者以强权使后者臣服的过程。

分离主义女权主义

近年来,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日趋公开、活跃,女同性恋分离主义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她们提出多元口号作为对变态这一指责的回应。她们说,我们已经超越了要求**权的阶段,甚至超越了开办女同性恋酒吧、实业和项目的阶段,达到了要求开展广泛的公开讨论的阶段。早在50年代,一小群:同性恋者在迪尔马丁似故如和菲丽丝里昂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女同性恋组织,取名为比利蒂斯的女儿,这个名字来源于由萨福一首诗改写的诗。目前在美国约有600个同性恋者的组织,有大量的出版物。她们经常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活跃在各类传媒上,选举能代表同性恋利益的地方议员和行政长官,争取法律上对同性恋婚姻的认可。80年代,在美军中,女兵将近15万人,有大量的女同性恋者无意中在那里得以聚集,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平民生活中是难以相遇的。无怪乎有人说,曾经不敢道出自己姓名的爱已经变得滔滔不绝了。

有的女同性恋者认为她们的文化被女权主义重新解释了。她们说,女同性恋是实践而女权主义是理论的口号不失为一个好的动员令,但它却歪曲了我们的历史她扪批评保守派,认为她们反对和压制了一切有关性、性别、种族和阶级的严肃讨论。她们认为,性别主义是一切压迫的根源,而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是对男性耱权的威胁,女同性恋者必须组织起自己的运动以反对男性霸权。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猛烈抨击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行为和攻击性性行为。她们还认为,母性是女性的优点,而不是女性的弱点。她们反对异性恋覇权,即那种以为只有异性恋才属正常范畴的。

偏文化女权主义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分离主义的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女性的特质是人类行为的最佳价值和正面价值,它强调有**存在的女性文化,它是建立在女性特征的基础之上的。文化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吉里根亚当斯、庞克斯特等人。亚当斯认为,女性比男性高明,如渠社会能够建立在女性的价值之上,将会变得更加富于生产能力,更加和平,更加公正。庞克斯特则有一个简单明了但相当激烈的观点:女人的利益在于反对异性恋广文化女权主义所主张的解放妇女的战略包括建立妇女文化,从而使男女两性隔离。实际上,最彻底的瀲进女权主义立场最终会与性别分离主义的立场合二为一。

分离主义女权主义招致不少批评,它被批评为仇畀倾向和翻转过来的性别歧视。由于分离主义主张从男性定义的体制、关系和角色活动中完全分离出来,因此还被批评为带有很重的乌托邦色彩。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性权力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