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的崛起 第六章

作者 : 李银河

即使在各发达工业国中,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还是偏低。♀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图4显示妇女担任普通取员的比例大大超过做经理的比例:在职员中,女性占到60—70;而在经理中,女性只占30%或更低,最低的还不到10%。在各发达工业国,妇女就业结构的一个特点是,她们当中有相当大一个比例的人集中在文职工作即所谓白领工作中。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中,妇女在文职方面就业的比例平均为38%;其中爱尔兰为31义;丹麦为46%;意大利的女文取人员达到100万人,占文职人员总数的43%。在1981年,美国就业妇女中有65的人从事白领工作。英茵女性的工作也大都集中在办公室和其他服务部门。

第二种模式是**执政和曾由**执政的国家。这类国家妇女就业的特点不仅是就业比例较第一种模式为高,而且就业结构也比第一种模式优越主要表现在科教文卫和管理人员中女性比例较高。

根据1685年的统计,前苏联的妇女就业率居世界之首。在商业和公共饮食部门,女职工占取工总数的82;在教育部门占57%;在文化领域占74;在集体农庄占45%。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占42%。在比工和石油部门占牝。从1962年。到1979年,从事脑力劳动的女性上升为35%。虽然妇女人数增加较快的还是那些比较适合妇女的劳动,如轻工、食品、务和卫生行业,但是妇女人数增长最快的,则是与科学技术革命和城市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经济部门和职业,如机器制遣、化学、电机工程等。在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的专家中,有60以上是妇女,她们在下列职业中的比重分别是:在自动操纵的仅器上工作的妇女占40;在工程师中占58;农艺师、畜牧工作者和兽医中占43%。经济工作者中占87%。会计员中占89%;中小学教师中占73%。文化工作者中占75%。

6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女科学工作者从128700人增加到585200人,占科学工作者总数的40%。其中女科学博士从60年的1100人增至1984年的5800人,占科学博士总数的14%。女科学副博士从28800人增至126100人,占副博士总数的28;女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教授从700人增至3400人,女副教授从6200人增至31600人;一级女科学研究员和助教从13600人增至18100人。

在前苏联,有50多万名妇女担任企业、组织和机关的领导,近100万女性负责车间、工段科室和下属部门的工作。1973年,在工业部门任企业领导人的妇女占同级领导人的任企业领导副职、高级工程师、高级专家的妇女占10%。妇女任车间主任、班长、工段长及其副职的占1983年,妇女任企业和联合企业领导人的占11%。任副职的占1%;任高级工程师及副职的占9%;任车间主任及副职的占12%。

怛是不可否认,尽管前苏联妇女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较西方国家为高,但并没有达到男女平等的目标,妇女还是相对集中在不需要专门训练的职业,例如,妇女在仓库保管员、过磅员、接纳员、资料员中占47%。在捡验员、商品审核员、选种工人中占88;20的女工在公用事业,总务和生活部门工作;在卫生保健部门大部分是初级医务人员。总的看来,2/3的妇女从事的工作属于技术性较低的工作,只有4的妇女从事技术性较高的工作。

在前民德,有470万妇女在职或就学。即4年,从事农业的女职工有88%接受过专业培训。女职工在熟练工中占1/2;在校长中占1/3。古巴妇女在文职人员中占35.7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就业不仅比例很低,而且在就业结构中地位也不高。例如,据1931年江苏省民政厅的调查,该省敉员中的女性占教员总数的。1%。公务员中女性仅占1.06;律师中女性占0鄉;工程师中女性占0.37;会计师中女性占12.71%。医生中女性占3.16%。邮电员中女性占1.97%。另据1945年对重庆19个政府机关的统计,女职员仅占职员总数的4.6;而且职业妇女大都职位低,工资少;不少机关、单位明文规定,不收已婚妇女。

1949年以后,大多数妇女进入就业行列,中国妇女的就业结构也釆取了苏联东欧模式,因此与发达国家的妇女就业模式相比较为优越。♀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科教文卫和女干部比例方面。

1993年,中国有女科技人员809.7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5广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工业国家如美囯和日本:女科技人员在科技人员中所占比例在美国是巧。2%;日本是12.5%。但是我国的这一比例还是略低于苏联东欧国家:前苏联女专业技术人员占541;波兰占44.21匈牙利占41.44.在大学工科毕业生中女性比例为:英国10%。美国中国27%。在专业工程师人数中女性比例为:英国5蛇;美国6—7%。中国女院士学部委员在院士总数中所占比例是:日本0;澳大利亚英国2.9;加拿大3%。法国32义;丹麦4;美国4.15;中国毛8%。

1992年,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0%至41%。具体说,高等院校为中等技术学校为40.4;中等师范学校为36.3;普通中学为33%;职业中学为33;小学为44.5%中国教育界有高级职称的女性比例比大多数西方国家要高。女正副教授占正副教授总人数的比例是:英国3;德国5%。法国9%。美国10%而在中囯,高等院校有女性教授2万人;副教授1.8万人;讲师4.7万人;分别占11、21%和30%。

1992年中菌的女干部人数为1004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0比0年代初期增氏2倍;199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妇女占32.44。全国有女司法人员7万多人,占总数的20;92年,全国有女法官21012名,女律师4512名。

通过1990年人门普查资料可以从行收和职业两个方面看出中国女性就业结构的如下特点:

女性比例最低的行业依次为:第一,建筑业;第二,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第三,国家机关、政觉机关和社会团体。女件比例最高的行业依次为:笫一,卫生、体育和社会塥利事业女性比例超过男性第二,农林牧渔水利业;商业、公共次食业、物质供销和仓储业。其他各行业的情况都是女性比例略低于男性比例。

女性比例最低的职此依次是:第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卓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女性比例最高的职业有:第一,服务性工作人员;第二,农林牧渔劳动者。职业分布比行业分布更清楚地显示岀,尽管中国女性在科教文卫方面的比例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总的看来,女性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与男性相比仍然偏低。

这一点首先表现在农业中女劳动力比例很高。在中国北方农村,大多数妇女传统上是不下田种地的,50年代起,才有大批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到1953年,全国有50—60%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1957年达到60—70%。妇女的劳动工分占工分总数25%。0956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七年内每个农村妇女全劳动力等年至少工作120个工作日。在958—1959年,90%以上的农村妇女被动员出来参加生产,妇女的平均劳动日为250个左右,相当于男劳力的3/4。1961—1965年间,农村妇女的年均劳动日约为180—200个;1966—1978年约为200—250个,

目前,在农林牧渔水利业劳动者中,女性劳动力占半数以上;产棉区的棉田管理大部分由妇女承扭。在1400万农村商业服务业个体从业人员中,女性约占1/3。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商农民中妇女约占1/2。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农村妇女创造的产值占50%至60.90年代初,在菜篮子工程中,蔬菜、蛋、肉类的生产,80—90%是由女劳力承担。全国专业户中有1/3是以妇女为主的。

另一种观察方法是看劳动力在三类产业中的分布情况,各国妇女劳动力1980年在三类产业中的分布可参看。从妇女在三类产业中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如下规律:在美日德这祥的发达国家中,女性在三类产业中的分布以第三产业为最多,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为最少;而在中国,情况完全相反:第一产业最多,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前苏联的模式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妇女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略微超过了第三产业;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则比较接近中国模式:妇女就业的最大比例还是集中在第一产业,但不同的是,妇女在第三产业工作的比例大大超过中国。

据统计,我国一、二、三产业在业人口性别比性别比的定义为:每100女性人口之男性人口数分别为116:165:188。这就是说,离农林牧渔这类第一产业越远的产业,男性所占比重越大。而女性的职业构成较男性低,就表现在对体力要求较高的农林牧渔水利劳动者中,集中了近0义的女性在业人口。农村妇女从事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多;从事复杂劳动和技术性劳动的少。从全国范围看,就业妇女有83%是体力劳动者。

第三,女性在就业结构中地位较低的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现象是,党政机关决策职位和办事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尽管如前所述,在世界范围内,决策职位中女性比例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第一种模式即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的就业模式中,女性在一般文取人员中所占比例颇大,而在中国机关的一般办事人员中,女性比例却相当低。

对中美日三国女性就业结构的比较中显示出以下几种待征:第一,女性就业非常集中、甚至超过男性的职业有办事人员和服务人员,但是其中中国的比例低于美曰两国;第二,女性就业比较集中、接近劳动力半数的职业有专业技术人员、商业人员与农民,但是其中美国女农民是个例外。比例较低;第三,三国程度虽有不同,但在工人中女性的比例都比较低,其中美国最低,中国最高,日本居中;第四,将妇女在各级负责人中所占比例与其他职业相比,所占比例是最低的,三国比较,美国最高,日本最低,中国居中。

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女工的工资少得可怜。纺织女工每星期只能挣八、九先令,比男工要少一半,甚至少2/3。挑花边女工每周只有三先令至三先令六便士。背煤女工只有四先令,拉煤车的女工也只能挣到七先令。

1910年3月5日《商务官报》刊登美画绢业协会对各国织造女工的日劳动时间和日工资同男工工资作的对比,结果表明,女工的工资大约只相当于男工的2/3,。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早斯女工工资普遍低于男工,例如,上世纪末,一般男工的日工资在一角五分到两角,熟练的男工工头可达二角八分;而女工的日工资一般仅在一角至一角六分之间。纱厂和火柴厂女工的日工资更低,一般在五分钱左右。

据国际劳工组织1983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近20年来,尽管西方妇女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在北美洲已从212%增至337;存欧洲从213%增至312%。但是她们的收入却比在同一部门工作的男人低一半。在低工资档次,女性所占比例要比男性高三到四倍。妇女大多从事非熟练、简单和笨重的工作,而旦很少有终身职业。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性权力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