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五十五章

作者 : 田科钦

2.《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不光要当好监护人,还要做孩子的朋友。♀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是成长。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

我始终记着儿子曾经跟我说过的话:“如果我的看法和妈妈你一样,我就可能该是三十岁,而不是十三岁。”要和孩子做朋友,真正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样成长一次,以幼儿的眼光看待看待三岁的孩子,和他一起过三岁的时光;以童年的眼光看待童年的孩子;以青年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孩子,和他一起走过懵懂的童年、走过躁动的青年时代。不要以为我们妈妈是屈就了,实际上我们是高攀了,很多时候我们的“脑袋”都只有“垫起脚尖儿”才够得着孩子们的思想。

我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要宽厚有爱心。记得有一天放学,儿子一进门就委屈地问我,同学每次向他借东西他都会给,而今天他的橡皮丢了,为什么同学却不借给他。

我并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问:“如果那个同学下次找你借东西你还借给他吗?”孩子想了一下告诉我:“还会借给他,因为自己不能和那个同学犯—样的错误。”我听后欣慰地笑了,告诉他:“你是个好孩子,一定会和所有的同学做好朋友!”而且从那以后我发现孩子总是在铅笔盒里多放一块橡皮。我觉得孩子在逐渐成熟起来,而我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不断成熟。

关于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最首要的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自觉性。首先妈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孩子上学以来,我的家里除了周末,晚上一般不邀请朋友来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尽量保持室内安静,作为妈妈这个时候我们也会看书、看报,在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能增加家庭的学习氛围。从孩子第一天上学起,我就要求他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是写家庭作业,之后才可以看六点至六点半之间的儿童节目。吃过晚饭,我会和他一起坐到字台前复习一天的课程并检查作业,然后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整理课本和书包。这样半学期下来,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二年级以来,他都是**安排在家里的学习和作息。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看报,我发现以后就给他买各种他喜欢的儿童刊物,现在只要在家没事的时候,他总是会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翻阅,甚至于上卫生间他都不会忘记拿上一本书。当然这不算是好习惯,但每次看到孩子专注的表情,我都不忍心去阻止。

孩子的业余生活我们也安排得很丰富,晚上我们会利用一些时间同孩子一起到楼下跳绳、跑步,做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双休日我们会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些他喜欢的书,放长假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孩子去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

看着孩子逐渐成长和进步,作为一名妈妈我觉得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心理分析:

现代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缺憾之一,就是在家庭中没有同龄伙伴,基本上只是同父母交往。加之父母对孩子外出玩耍的限制,这就在客观上使独生子女更加渴望父母成为他们的同龄伙伴。孩子渴望父母像兄弟姐妹、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无论是从本身的义务上,还是从教育的意义上说,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都是必需的。

当儿子还在二、三年级读书的时候,我曾经非常激动地准备了“怎样做好好妈妈和好老师”的演讲稿,但我发现,我无法下笔,因为我做的不够,没有切身体会是怎么也编造不出来稿子的。最后,我决定休息一天,单独和儿子到海滩去。我们玩球、玩贝壳,做一切在海滩上能做的事。一天下来,我已精疲力尽,儿子也累了,但是非常快乐。在回家的路上,他十分突然地说:“妈妈,我今天和你玩的特别高兴。♀告诉你,从现在起,你要求我做任何一件事,我都准备去做。”这就是妈妈与孩子一起游戏的结果。

与孩子相伴,做孩子的朋友对独生子女来说尤其重要。在妈妈与孩子共同的活动中,两代人可以形成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障碍自会排除,隔膜自能打破,最容易建立友好亲密的感情。

?

给妈妈的小建议

大多数妈妈认为自己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妈妈往往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心态大多是“为了孩子,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受多少苦都值得。”还有的妈妈可能“自从有了孩子,我们没有了原来的娱乐和爱好。”我认为这样的心态就是典型的不再学习,不再成长的妈妈心态,有的妈妈不是不想发展自己,而是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前途?不如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更可靠。因此,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和孩子混为一体,以为孩子发展得好,就是自己的荣耀了。

只有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充实与完善,才能跟上学校、社会的教育步伐。

做为妈妈只有和孩子共成长才能体会到孩子的一些切身感受,才能知道孩子的真正想法以及优缺点所在。和孩子共成长不仅能够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指引,也可以带给自己很多欢乐。现在的家庭当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和孩子共成长,孩子会把你当成他的良师益友,一些看似孩子之间的秘密他也会给你分享,因为孩子不仅把你当成了妈妈,孩子还把你当成了好朋友。如果孩子像朋友般的信任你,那你和孩子之间就没有什么行不通的事情了。

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要横加指责,要像朋友一样提出让他能够接受的意见。除此之外,妈妈还要多多关注一下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借孩子的喜好来引导孩子兴趣的发展,并且从中找到你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让孩子主动把你当成朋友。

3.让孩子和你无话不说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时,先对他保证不要生他的气。

——it界名人李开复

你是不是也发现孩子最近怪怪的,好像很不开心,但是无论你怎么问,他都不愿意和你说。

其实孩子的世界虽然简单,但是却还是会有一些烦恼,这些烦恼是他不愿意和妈妈说的。那该怎么办呢?不如换一个角色,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交换心事。

老公的堂姐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叫诗诗,今年刚刚4岁。一次,我到她家做客,我到她们家之后,发现女儿并不是称呼妈妈,而是直呼她的全名。老公的表姐是一个大学老师,我很奇怪,她的孩子怎么直呼妈妈的名字,而她也并不生气,也乐呵呵的直呼女儿的名字。

看到我很迷惑的样子,她告诉我,今天是他们家的儿童日,就是说今天全家人都是儿童,爸爸妈妈把自己变成一个五岁的小孩,和女儿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所以她们今天没有爸爸妈妈和女儿,他们今天只是朋友。

诗诗从小就比较胆小,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敢说出来,小时候上幼儿园,小朋友欺负她,她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告诉妈妈,把所有事都放在心里。直到有一天诗诗的妈妈去接她放学,才发现女儿被同学欺负。

在回家的路上,诗诗的妈妈就问诗诗:“诗诗啊,小朋友欺负你,你怎么都不告诉老师和妈妈呢?”诗诗低着头什么都不说,妈妈接着又问:“你怎么回家什么都不和爸爸妈妈说呢?”诗诗还是沉默不语。诗诗的妈妈知道这样问诗诗一定是不会说的。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她和诗诗说:“诗诗啊,你在幼儿园玩过扮演爸爸妈妈的游戏吗?”“玩过,我都是当妈妈的。”诗诗很认真的回答她。诗诗的妈妈接着说:“那我们在家也玩一个游戏,明天是星期天,我变成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小姑娘,我不再是你的妈妈,我变成你的朋友,我们一起玩玩具,一起吃饭,好不好?”诗诗说:“好啊,我有很多玩具,我们一起玩!”诗诗高兴极了。

第二天,他们开始了儿童日。诗诗的妈妈把自己变成一个五岁的孩子,她们互相称呼对方的姓名,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朋友。诗诗把她最喜欢的维尼熊拿出来,和妈妈说:“我们一起来玩维尼熊吧,它是我最喜欢的,你喜欢吗?”

诗诗妈妈把自己以前最喜欢吃的糖拿出来给诗诗吃,她们就像两个小伙伴一样一起分享着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诗诗高兴极了,她和妈妈说:“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了,你玩我的熊,我吃你的糖。”妈妈知道她成功的变成了诗诗的好朋友,于是就和诗诗说:“我们现在是好朋友,那以后就互相交换彼此的小秘密,好不好?”诗诗想了想,说:“你是我的好朋友,那我就把我的小秘密告诉你,但是你也要告诉我你的小秘密噢。”诗诗妈妈郑重的说:“那是当然了,我会告诉你的!”

于是诗诗把自己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了朋友妈妈:“在幼儿园里面有一个小朋友老是欺负我,但是我觉得我不应该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是大人。”诗诗妈妈又问:“为什么呀?你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他们会帮你,让小朋友不再欺负你了。”诗诗说:“如果我告诉他们,他们会说我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听到以后,忽然明白了诗诗为什么不敢告诉自己小朋友欺负她的事。在诗诗心里,妈妈是高高在上的,所以她希望自己在妈妈眼里是一个很坚强的孩子,但是告诉妈妈以后就表示自己是一个软弱的小朋友,于是她选择了和跟她地位一样的“朋友”妈妈说。

诗诗的妈妈说:“其实你告诉妈妈和老师不表示你就是一个胆小的小朋友,我们要学会用最好的办法保护自己,这样才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诗诗听了以后觉得“朋友”妈妈说的没有错,于是答应朋友妈妈,会把这个事情告诉老师。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都有一天是诗诗和妈妈的儿童日,这一天,她们互相交换彼此的秘密,说着心里话,诗诗的妈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告诉诗诗很多道理和做事的方法,诗诗慢慢的也变得更加活泼、自信、勇敢。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