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五十章

作者 : 田科钦

第十三章

《是妈妈,也是理财家——高财商的孩子更有竞争力》

在中国,大部分妈妈都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孩子的成绩,甚至为孩子创造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条件,她们也向往精英教育,但是却少有妈妈意识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

多数妈妈会认为,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再来和孩子谈谈理财问题,似乎让孩子太早接触金钱不是件好事。

其实这是过于守旧的想法,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懂得理财的人能更好的运用手中所拥有的财富,参与社会竞争。

我在这里强调财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造就富翁”、“培养未来ceo”,这完全不符合我的初衷。我的目的是告诉妈妈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理财、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美国,“理财教育”被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美国妈妈认为理财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确价值观。目前国外对儿童的理财商数fq(financialquotient的缩写)越来越重视,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形成理财观念,打下财富基础。不过,十三岁前是黄金教育时期,妈妈最好及早做好准备。

其实我认为理财教育更是一门生活教育。金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妈妈既是开展理财教育最早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会在生活中受到妈妈的言传“身教”。理财教育不能依赖知识的传播和信息,而是依靠妈妈的重视和耐心来完成的教育。

学习理财一定要从孩子抓起,在孩子学会“赚钱”之前通常都是先学会了“花钱”,而理财的智慧也在花钱中慢慢积累。作为妈妈,我们就是孩子的理财专家,把我们的理财智慧教给孩子,让他们受用一生。下面我会借助“与钱有关的四件事情”——赚钱、消费、借钱、让钱增值,为妈妈示范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与价值观。

1.《和孩子谈谈“钱”是什么吧,“理财盲”比“电脑盲”可怕的多》

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英国著名史学家卡莱尔

“恭喜发财!”这样的吉祥话随处可以听到,然而中国的妈妈们却认为与和孩子谈论金钱,是件令人尴尬和不恰当的事。晚饭时,妈妈会仔细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很多事情,但是很少有妈妈会和孩子谈起金钱这个话题。如果孩子在妈妈面前提起关于钱的问题,妈妈往往会斥责:“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妈妈向别人炫耀:“我的孩子从不过问钱。”以此自豪。

看完了中国妈妈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发达国家的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在美国,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三岁时能辨认硬币和纸币,六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十三岁开始打工赚钱,学习如何运用基金与股票等投资工具理财。在法国,早在儿童三至四岁时,妈妈们便展开家庭理财课程,教育基本的货币观念。约莫十岁左右,法国妈妈就开始为小孩设立**的银行账户,积极培养孩子理财观。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希望以后孩子们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不希望他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钱能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好处,我们自然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金钱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让孩子去懂得“钱”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

我的一个学生家里特别有钱,他有一个小弟弟叫帅帅,我见过几次。帅帅是家里的老幺,自然更得他妈妈的心疼,因在还在上小学的帅帅零花钱就特别多,他妈妈也对帅帅用钱毫无顾忌,给多少用多少,有多少给多少。

我儿子和帅帅在同一个学校,帅帅比我儿子低一年级。在学校里,帅帅算是个有名的“冤大头”了。有几次听儿子说起帅帅,说他零用钱很多,经常请朋友吃小零食,还经常借钱给同学,但是有些同学常用“不借钱就不和他玩“威胁他。当然,大部分的时候借出的钱是有去无还的,背地里几乎都把他当银行了。说起来帅帅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在他”“慷慨”的份儿上和他一起玩而已。

我一直都教育儿子不要随便向别人借钱,也不要随便借人钱。那天儿子回来突然跟我说:“妈妈,今天上课看到一句话,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但是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怎么会是万恶之源呢?”我突然觉得,也是时候该让儿子懂得金钱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了。

“孩子,那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关于‘钱’这种东西吧。钱可以买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钱还可以帮助到别人,所以钱并不是一个坏的东西。

“首先,你要明白,金钱不能买到好朋友,金钱不能买到别人对你的尊敬。金钱只是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物质。但我们不能为了这种工具而放弃生活中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比如友谊,比如理想。

“其次,你也要知道,我们不能没有这种工具,更不能肆意挥霍。你看,像你跟妈妈说的帅帅,他们家特别有钱,这让他可以拥有很多很多的玩具还有漂亮的衣服,这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却挥霍了金钱,不把钱当回事儿,他浪费了他爸爸妈妈挣的辛苦钱。他的零花钱这么多,结果他‘买’到朋友,买到尊敬了吗?大家都当他是自己的提款机。现在他挥霍的是家长的钱,要是家长没有钱了,他又该怎么办呢?

“最后,妈妈送你一句古话,你要好好记住,要用正当的方式来挣钱,觉得钱是好东西是没有错的,但是不能为了钱出卖自己的尊严和灵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取得财富。”

儿子听的很认真,我也不确定他是否都能懂。但我相信,这些话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慢慢理解的很透彻。

孩子心理分析:

发展心理学大师皮亚杰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分为:从出生到2岁的“感觉动作期”、2-7岁间属“思想动作前期”、7-11岁则处于“具体思想运作期”、11-15岁就进入“形式思想运作期”。从“思想动作前期”开始,儿童已逐渐掌握逻辑思考方法,例如事物的因果、归类,加上此时也都具备基本的数学、买卖交易概念,正是切入学习理财的好时机。

说到金钱,妈妈们更多的时候总是告诉孩子们,要节俭,不能挥霍。或者告诉孩子们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该买。而对于金钱到底是什么,妈妈们几乎从来没想过去告诉孩子。其实,让孩子们对金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孩子们日后的理财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金钱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目的。如果孩子们只是知道,金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就非常容易对金钱产生一种膜拜。但是如果不告诉孩子,孩子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钱,像帅帅那样,可能认为钱只是跟衣服一样的东西,找妈妈要就好了,根本不知道钱的价值、挣钱的辛苦,很容易就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看似是大方,其实却是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财产。

可能妈妈们也很迷茫,不知道如何进行理财教育。

其实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和孩子开诚布公,坦然地谈论金钱。

美国著名的财务顾问瑞克·爱德曼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调查题目是“你们接受到的最早的理财教育方式是什么?”实验对象则是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的5000名客户。结果很快就找到一个原因,就是在父母会在餐桌上和子女讨论有关金钱的问题。

看来,越是事业有成的人,越会和孩子谈论有关金钱的话题。作为妈妈,你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教育必定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帮助。《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过:“如果父母不愿意在晚餐时与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

不要因为有关金钱的话题比较敏感便索性不提,或许你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金钱的意义,但那只是妈妈单方面的错觉。孩子都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学会“金钱”的知识,不管你有没有对孩子进行有关金钱的教育。妈妈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和孩子坦然聊聊有关金钱的话题,这些点点滴滴的累积,都将在日后成为孩子获得美好生活和稳健财务的基础。

如果妈妈从早、常常地和孩子讨论有关金钱的话题,孩子在长大后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金钱。

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得衣食无忧,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孩子。孩子长大成人后,金钱就会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不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开始进行理财教育,在孩子的未来,理财将会成为一件艰难痛苦的事情。

别再回避金钱问题,现在就和孩子好好聊聊什么叫做“钱”,让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今后就能学会**过好生活。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